2011年07月07日 07:52 来源:时代周报
猪肉价格飞涨,菜篮子问题事关民生大计,不容小觑。
本报记者 严友良 发自上海
“见过猪跑,吃过猪肉,但没见过如此贵的猪肉。”7月5日,瞥了一眼肉摊上方的价目牌后,前来上海万安路三角地菜场买菜的陈健不无感慨。“纯精肉 18元/斤,肋排26元/斤,带皮夹心17.5元/斤,带皮腿肉17元/斤,里脊肉20元/斤……” 在这家金锣冷鲜肉黄底黑字的价目牌上被涂改多次的数字十分醒目。
“目前的价格已经超过2008年2月的水平了。” 这家摊主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猪肉每公斤22.88元的价格“十年最高”,他“没想到这一纪录这么快就被超过,而且是在夏季这个对猪肉来说本是销售淡季的时刻”。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涨势。”商务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检测到的数据也证明猪肉价格“涨声一片”。“5月前两周全国的平均猪肉价格为 20.24元/公斤,同比(比去年同期)上升48.25%,环比(比上月同期)上升1.80%。6月20-26日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再涨4.5%,比去年同期大涨68%。6月25日-7月1日猪肉价格为25.37元/公斤,上涨0.85元/公斤,环比涨幅为3.5%。和6月初22.43元/公斤的价格相比,一个月内上涨达13%。”
从过往经验看,猪肉价格对CPI影响较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此轮猪肉价格快速上涨?事实上,随着猪价的不断走高,山东、吉林、湖北等生猪产区开始出现“抢猪”现象,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心价格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再次上演。
产业“周期律”
看着猪场内空空荡荡的情形,江苏省宿迁市万顺太湖猪场的负责人王文胜对时代周报记者直叹“自己命不好”。
原来,万顺太湖猪场有200多头母猪和数千头肉猪,可是在上一轮猪肉降价过程中他们不得不杀死了绝大部分的母猪,只留下了20多头母猪和少量猪仔。
“2008、2009年猪价下跌得厉害,养得越多赔得越多,实在撑不下去了。没办法2010年初只好把大部分的母猪和仔猪都处理掉了,实在是养不起呀。真的没想到今年的猪价行情这么好,我算是两头落空了。”王文胜说。
当时处理母猪不是“个例”。时代周报记者发现,2010年6月前后,四川、吉林和江西等省因猪肉价格持续跌破成本价,苦熬多时的养猪大户无奈之下纷纷杀猪避险。
“这次肉价上涨属于猪肉周期性价格波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畜牧分析师王晓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去年同期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最低价,这是因为2008年时猪肉价格上升态势非常好,加上国家还有经济补贴鼓励养母猪,导致那时候养母猪的人特多。而2008年补充的母猪,一般出栏会有两到三胎的猪仔,增加的生猪存栏就直接体现在去年的生猪出栏量上了。所以生猪供大于求,去年的猪肉价格才会特别低,由此,才有很多农户亏损严重而放弃养猪的局面出现,这直接导致今年年中出现明显的生猪缺口。”
同王晓悦一样,中国生猪预警网总经理、首席分析师冯永辉也认为一年之间“猪肉价格冰火两重天”的首要原因是受猪肉价格周期律影响的“供求关系”。
“全国肉价波动期一般为3年,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猪价处于上升期,养猪盈利较多;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处于回落期,养猪略盈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处于低谷期,养猪亏损严重;2010年6月开始,猪价止跌回升,现正处于上升期。”冯永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而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生猪疫病问题则加剧了“供求关系”的不均衡。原来,春节前后出现的流行性腹泻,对生产仔猪是毁灭性的打击。一般母猪产崽达十多头,但结果却产生了少见的“独生子”或者“双胞胎”现象,这直接影响了现在的猪肉供应。
有数据显示,疫病直接导致养猪大省山东出栏数量今年以来呈现逐月下降趋势:1月份生猪出栏量为724.78万头,2月份为650.62万头,3月份为646.45万头,4月份为626.29万头。本来就减少了的生猪存栏量,经此打击之后出栏就更少了。毫无疑问,这对抬高猪肉的市场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6年以前,猪肉市场有周期性的波动但一直比较平稳,正是因为过去猪病比较少。而从2006年到现在,猪肉价格总会有一些起伏,主要因素都是疫病。有了疫病,直接影响生猪存栏结构,影响到了市场供应量,从而抬高了市场价格。”冯永辉指出,“疫情是点源猪肉价格严重偏离人们预期的关键。”
通胀的猪肉样本
“算了,还是不买猪肉了。”7月5日,记者发现猪肉价格的高企让陈健选择了其他肉类。
然而,江苏省宿迁市诚德良种猪场的仲建华则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并没有挣到什么钱。“尽管今年的行情不错,算是把前两年的亏欠补上了。但是,实话实说我们真的没有赚到什么钱。”仲建华说。
一边是城里人喊吃不起猪肉,另一边是养猪户也抱怨“其实并没有挣到什么钱”。
原来,除了周期性的供求关系变化之外,猪肉价格的“疯狂”还同整个社会通胀的大背景相关,后者直接导致了养猪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不仅养猪户吃掉了利润中很大的一块,而且也影响到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猪肉价格上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本的上涨。”冯永辉指出,“养猪的饲料中玉米占有最大的比重,后者的价格今年有了不小的上涨。除此之外,人力和运输成本方面也有不少的上涨。”按照冯永辉的计算,去年这个时候养猪的成本在每斤4元左右,而今年这一数字被直接推高到了6.5元。
据王文胜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每头猪的饲养成本上涨了大概180元。其中,玉米饲料的价格现在为每公斤2.34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大约0.45元。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玉米价格同比上涨了9.8%,养殖企业玉米平均进价也上涨了9.8%。
至于人力成本方面,直接的反映是物价的上涨导致工人工资的提升。“原来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在1800元左右,现在要2200元了。”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还有隐形的影响—导致猪肉价格市场上发挥缓解器作用的散养户大量退出。就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畜牧经济室主任王济民特别作了说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全国各地相继发生民工荒,这意味着农民工、特别是年轻劳动力处于吃紧状态,原来养猪的农民面临外出打工还是继续养猪的选择。由于去年猪肉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这使部分散养户选择退出养猪市场进城打工,导致了生猪供应量的减少。”
“通胀的形势下,什么东西都在涨,指望猪肉价格维持稳定不太现实。”王晓悦说。难怪,中金公司6月20日的一份报告直接认为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除了当前讨论较多的供给因素之外,还受货币超发导致的猪肉需求上涨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在该报告中写道:2010年底生猪存栏量下降幅度大约3%。而截至5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48%,生猪价格则飙升了近70%。“很难相信 3%的降幅会导致价格上涨50%以上”。“我们认为这一轮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除了供给因素,也反映了2009-2010年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报告称。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猪肉价格的上涨本身就有可能带来CPI的高涨。有机构就指出,与6月初相比,猪肉价格一个月内上涨达13%。因此“虽然水果价格有所下跌,但是蔬菜、水产品、肉类价格在6月份持续上涨,当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6.5%”。
调控求解
“最近猪肉价格这么高,买肉的人明显少了。”上述金锣冷鲜肉摊主说。面对高价,无论是批发商还是零售小贩,都和市民一样笑不出来。“我们的利润减半了,成本却上升了。 ”
下游产业同样不轻松。记者就注意到,餐厅通过直接提价或减少肉菜来规避猪肉涨价。事实上,就是那些在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中获益颇多的养猪户也是喜忧参半。“我们实在是被这种 ‘过山车’的行情吓怕了。”王文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就此,王晓悦指出,考虑到生猪市场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自我调节,而政府也不是完全不能对生猪市场进行调控,但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然而作为国家发改委咨询的业内专家,冯永辉却对政府的调节不怎么看好。“纵观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调整猪肉价格上采取的措施,会发现有‘越调越乱’的窘境。”
冯永辉特别提到,2007年8月,为了应付猪价上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此后一年间,财政部还连续出台十项政策扶持生猪养殖。
按照《意见》,生猪扩繁场、养鸡场最高可获中央财政补助100万元,每养一头母猪,每年可获国家直接补贴100元,养殖母猪还有保险,每头母猪保险费60元,若母猪中途死亡,可以获得1000元的补偿。商品猪补偿标准则为500元。即便是这60元的保费,养殖企业也只需出12元,其余由政府代缴。此外,养猪还有高效设施补贴,规模化注射补贴。在信贷上也有很大的扶持,饲料贷款审批宽松,而且有全额补贴。不仅如此,政府还为养殖企业提供土地。
“多年以来,主管部门坚定地认为,导致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较低。他们希望效法美国,因为后者的经验表明: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肉价格就会趋于稳定,产业风险也将可控。对此我表示理解。但是,当时猪肉价格上涨本身已经会刺激养猪户增加生产了,可政府还急于推出一系列鼓励措施增强养猪户的积极性,结果造成短时间内生猪生产能力大幅增加,随后表现为价格急速下降。” 冯永辉指出。
王晓悦也指出,高盛、德意志银行以及国内不少的民营资本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养猪行业的。原来,2008年,外资投行高盛中国也加入到养猪大军的行列,在生猪养殖的“特区”湖南、福建全资收购十余家专业养猪场。有趣的是,一些人士认为,这次猪肉价格的“疯狂”即是高盛等投行炒作的结果。
“对生猪生产进行调控并不是消除波动,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由于过度波动造成资源浪费和产业损害。”冯永辉指出,“相比较于强力推行规模化,政府更应该提供生猪预警信息,更应该做好的是生猪的疫病防护。”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