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7日 07:53 来源:时代周报
2011年7月5日,卷尺显示扬州维扬路某路段积水深近90公分。
本报记者 吴晓蕾 发自北京
7月5日凌晨起,江苏扬州降暴雨,5小时内降水达101毫米,成为今年最大一场急暴雨。一些低洼路段严重积水,造成部分路段交通瘫痪。
每次出现城市内涝的消息,各大门户网站基本都会将其顶至首页。而在某个城市“看海”,也成为网民们近一个月来最热衷讨论的话题。
类似“到武汉大学去看海”和“到北京地铁观瀑布”的各种调侃层出不穷,在这些调侃背后,就是这些昔日外表光鲜的城市,缘何在暴雨突袭下显得如此狼狈不堪?
逢雨必涝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昼如暗夜,75岁的刘维新已在北京生活近60年,他从未见过北京有这么大、这么急的雨。
这场大暴雨,不仅让北京多个路段因严重积水陷入瘫痪、部分地铁线路被迫关闭,还有两名青年也因下车推雨中熄火的汽车掉入污水井中瞬间丧命。
刘维新说的是6月23日下午的那场大暴雨。
“这样的天气实在罕见,也难怪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刘维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尽管在城市经济的研究领域享有盛誉,但他仍然无法理解,为何一向干旱缺水的北京会突然遭遇如此强烈的大暴雨。
但暴雨倾城,北京绝非孤例。
今年1-5月,长江中下游多省市遭遇干旱,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但从6月起,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突现强降水,接连数轮降水过程的降水量创下近60年历史同期的最高值,使得不少旱区转眼间成为涝区。
连日来,中国多个城市遭遇强降雨天气,武汉、杭州、南昌、北京、长沙、成都等地先后发生严重内涝,纷纷化身“东方威尼斯”,多个城市的防汛部门也因此进入高度紧张状态。
网民“张小圈”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说:“连日大雨让南昌陷入了内涝,号称耗资20亿元改造的城市五大排水系统在如此密集的降水面前不堪一击。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南昌不久前打出的宣传口号‘中国水都’终于实至名归。”
大雨所至,几乎每个城市都发生内涝。到武大“游泳”,到西湖“看海”;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的南昌,终于如愿成了“中国水都”……
中国去年也曾有百余城市发生内涝,仅广州市因内涝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亿元,当时广州市长万庆良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都曾公开向群众道歉。
而今年,在内涝比较严重的武汉,市长唐良智也在第一时间道歉,并承诺及时解决城市积水问题。
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很多大城市的通病。
疏于规划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在接受时代周报专访时称,城市普遍内涝,关键在于城市原有的排水设计没跟上城市发展速度。”
面对这种突发性暴雨,任何城市都可能受涝。刘维新也表达了和周玉文类似的观点,“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较差,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存在着一个长期的历史原因。
事实上,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国内的其他城市,除极少数城市的排水管网建于解放以前,大多数城市的排水系统均为1949年以后修建的。
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政府都面临技术低下、资金短缺等困难,加之当时城市规模仍相对较小、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等现实因素,政府相关部门对包括下水道在内的许多基础市政工程,原本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都比较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规划所所长谢映霞表示,以北京为例,老北京城1949年的排水设计标准往往只能应付一年一遇的强降水标准,在某些地段甚至只有0.3年一遇。“也就是说,一年淹两三次也是正常的。”
尽管此后北京市也曾多次对排水管网进行改造,但随着城市扩张,北京的排水设施仍然比较落后。
“这里面涉及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周玉文对此表示无奈。“最直观的就是城市化进程太快,但老城区还用老管网,原有的设施已无法承担起现在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经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对“老北京”而言,以前所谓的“北京城”大概只有老四区(即二环内)。可随着中心城区不断外扩,对现在的北京人来说,“北京城”这一概念已变为五环内。
资料记载,1949年解放前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03.1万,其中城区人口164.9万,农村人口38.2万。但根据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上显示的数据,截至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1755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1069人/平方公里。
“作为首都,有着众多外来人口的北京也许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特例。但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轨迹都极其类似: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周玉文表示,城市化过程,不仅对原来地表径流的条件施以改变,也使得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城市聚集。但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城市集中的人口和财富越多,抗灾能力反而越弱。
周玉文表示,“以前下雨可能把自行车一扛就过去了,但现在汽车泡水就会损失很大。遗憾的是,许多城市当时在设计排水系统时,根本未考虑若干年后的今天,马路上会有这么多汽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城市内涝其实就是我们国家城市的‘富贵病’。”
然而,在众多城市规划设计师的眼中,城市内涝则更加凸显了中国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不足的问题。
7月4日,一场暴雨让成都也陷入瘫痪状态。成都水利专家陈渭忠表示,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地面硬化,柏油路、水泥路无法渗水,也是内涝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懿更公开表示:“强降雨带来的严重内涝,不仅显示城市排水应急系统的脆弱,还揭示了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上、轻地下’的弊病。”
对于这一点,城市规划师、《城市中国》杂志总监杨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到,国内很多城市建设都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现象,重面子工程,忽略地下设施。
杨偲认为,地上设施越多,地下设施的建设成本越高,所以投入越晚,财政越紧张,如此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律法空白
住建部2010年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一次城市调研,了解各地是否存在内涝的现象。是次调研结果显示,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
在一些发达国家,防止城市内涝的问题早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譬如美国,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制度对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规定得相当详尽。其中,佛罗里达州就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在日本,甚至还有《下水道法》,对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和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严格规定。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中国也有一部《防洪法》,但在防城市内涝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让周玉文痛心的是,由于相关部门对于城市排水管网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的流失问题也已逐渐暴露出来,并且日趋严重。
在周玉文看来,以前不少大学都曾在本科设有给排水专业,但由于近年环保事业蒸蒸日上,许多原来读给排水专业的人都转行去做污水处理,还有大批人才流失国外。
许多高校甚至还取消了给排水的本科专业设置,以致目前全国真正能培养排水管网专业人才的学校已寥寥无几。周玉文表示,“一到出了问题,才发现能解决问题的人太少了。”
周玉文把自己的专业领域形容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似乎真的像城市脚下的下水道,很有些寂寞清冷的味道。
但社会有这样的需求。周玉文警告称,一旦发生严重内涝,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周玉文呼吁政府和公众应重视排水管网事业,“现在总有人说巴黎模式好,说德国人在青岛修的排水系统好,那是因为人家城市设计建设的理念就是百年大计”。
“如果说当时我们的经济条件有限,那么我们现在经济发达,技术也不落后”,周玉文认为“我们有必要给百年以后的城市留点什么” 。
公共排涝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写道:“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
在众多城市遭遇“水浸街”后,这句话被多家媒体数次引用,用以再次向世人介绍那个连下水道都仿佛承载着文化的巴黎。
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从1851年一个名为欧仁尼?贝尔格兰的工程师首次为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起,一直到1999年,巴黎才完成对这个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完善,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
这样的市政工程初期投资巨大,但后期使用过程却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即便在多雨季节,巴黎仍旧畅行无阻,地铁通道上不会挂“瀑布”,车子也不会变成“潜水艇”。
那么,国内的下水道工程是否可借鉴这种看似完美的巴黎模式?
作为欧盟水信息项目的特聘专家,周玉文领导的给排水系统研究室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广泛的合作关系,他认为巴黎模式并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可能性。
“巴黎的特殊性在于:首先巴黎城中就有条塞纳河,方便排水;其次是设计标准高,而我们的城市却有诸多历史原因,不可能再重新建一个巴黎。”周玉文说。
在中国的城市马路下,密密麻麻分布着雨水管、污水管、燃气、电力、电信等各种管网。由于在初期规划并未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速度,各种管网铺设往往是反复开挖,各自为政。
而出于各种安全考虑,不同管道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隔。例如,为防止污染,污水管与给水管不能离得太近;而为了防止漏电导电,电力管又不能与水管离得太近。
因此,如果要扩大原来的排水管口径,周围的其他管线位置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把地下所有的设施都重建一遍。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在现有条件下,怎样才能进一步改善、完善我们城市的排水系统?”周玉文说,在业内人看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最值得国内城市学习的东西。
事实上,周玉文已不止一次发出尽快建一套公共排涝系统的呼吁了。在研究和总结了许多国家的排水经验后,他认为建立两套排水系统的做法似乎更适合中国国情。
在周玉文看来,“一大一小两套排水系统的好处是,小排水系统可沿用城市现有排水管网,而当排水标准超过现在管网负荷能力时,就可同时启用大排水系统,例如可利用马路、运动场、停车场和公园绿灯等场地,人为地组织超标准的水到这些地方去暂时存水,也可以像芝加哥一样在地下修建一些大的雨水调节池,然后再慢慢排走。”
这样不仅可让城市免遭大面积水淹,也能让政府和公众知道哪里会先淹。周玉文认为,而不是像现在被动地等着雨后哪里出问题了才去治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