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品牌立国:中国向德国制造学什么

2011年07月15日 23:22 来源:华夏时报

  李光斗

   2010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出炉,遍览其榜还是寻不出一个中国品牌,不觉叫人扼腕兴叹。美国毫无疑问地位列榜首,而位列第二位的却是二战中的最大输家——德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足足比英国晚了近80年。而“德国制造”更是被当时的“世界工厂”嗤之以鼻。二战结束至今也不过60余年,德意志民族在之后的岁月里,凭着自身严谨的态度,创造出了无数知名品牌。如此短时间内德国崛起的速度之快简直叫人瞠目。

  品质至上,不打价格战

   固执的德国人不会轻易在任何方面低头,对于产品的价格,更是显得“一毛不拔”。价格高居不下,是德国产品的一大特点。1899年,是Carl Miele和Reinhard Zinkann相遇的一年,也是德国美诺(Miele)诞生的一年。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带着相同的理念“追求极致 永不妥协”,创立了家族企业德国美诺。“追求极致 永不妥协”这八字箴言成为德国美诺的公司哲学,被传承了112年。

   美诺作为德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真正地映射出了德国制造行业的严谨和对高品质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只有保证质量,才有资格对价格下滑说“NO”。

  制造业才是王道

   而当下中国房价逐年猛涨,很多制造企业纷纷投身房地产事业,房地产的暴利让微利的工业制造企业无心恋战,这样一来,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渐失,这就是房地产暴利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但是在德国,情况迥然不同。在德国,房地产不是暴利行业,制造业才是王道。

   德国人虽然收入颇高,但是德国首都柏林房价却远远不及中国的北、上、广、深。数据表明,在过去的十几年,德国房价每年平均上涨1%,而物价水平每年平均上涨2%,相比之下,德国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自1977年以来,德国平均房价上涨60%,而个人收入增长已超过了3倍。德国土地实行私有制,各级政府对土地的使用都有明确限制,商业区和住宅区划分明确,而房地产价格也取决于市场,而不是房地产商说了算。同时,德国的每笔房屋售卖交易和房屋租赁交易都会记录在案,以便统计出该区域租售房屋的平均价格,超过这一价格的将被重罚。

   如此遏制房地产商投机取巧,拒绝商家暴利,使得在德国炒房根本无利可图,也使的德国企业深知制造业才是王道,从此安心从事研发制造,杜绝了一夜暴富的念头。

  幸福企业,幸福员工

   只有幸福员工才有幸福的企业,数据表明,中国90%的质量问题都是员工的有心之失,而非无心之失,虽然无法统计员工工资被拖欠程度和产品品质之间的关系,但员工不幸福,是无法在质量上精益求精的。相比之下,德国的员工却很幸福,所以才有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德国制造才有高品质的保证。德国制造业在全国经济的比重为27.9%,是七大工业国中最高的。

   为保证德国制造的品质,德国制定了一个特殊的“学徒制”教育体系。“学徒制”即为选择职业教育的16岁学生必须当3-4年的学徒,其中一半的时间在企业“学徒实习”,一半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工会在450个行业里也有严格的规定:必须通过学徒制才能被企业聘用。一旦成为了企业的技术员工,薪水也相当可观:德国的蓝领工人平均工资远高于英、法、美、日等国。工人高水准的工资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比如美国的福特早在多年前就印证了这个事实。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在高工资的激发下,在车间到处都是工人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而劳动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而从外在的数据上来看此举更是大获全胜,实施这一制度后,1916年的年利润比1914年整个翻了一番,达到6000万美元。福特的百年基业,就此奠定。

  取长补短,品牌立国

   德意志是个伟大的民族,战败后,凭着强大的意志力,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洗刷了自己的耻辱,又重回世界强国之列,他们所倚仗的,就是那些作为行业翘楚存在的本国品牌。回想华夏五千年文化的辉煌,而如今全球品牌100强中居然没有中华品牌的身影,着实让人反思。

   如今的中国品牌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出口下滑,产品质量受到国际质疑,企业以赚钱为目的而忽略品牌建设,工人工资占GDP比重过低,这些德国曾经的危机在中国随处可见。想要做出一个好品牌,一个让世界承认的品牌,中国企业应虚心向德国制造学习。

   第一,加强产品监管力度,保证产品质量;第二,适应微利时代;第三,提高品牌价值,让人认可中国制造;第四,遏制房地产暴利,回归制造业;第五,善待员工,提高员工工资待遇,使员工感到幸福,培养大批优秀技工;第六,重视中小企业。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不光要做出口大国,还要做出口强国,做品牌强国。品牌立国才是我国企业发展之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