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6日 00:5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张愎
哈佛捐赠基金2009财年缩水27.3%,亏损110亿美元,是成立以来最惨淡的一年,但临危受命的曼迪罗无意指责前任投资官的高风险策略,而致力于带领基金摆脱困境
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现任首席投资官简·曼迪罗(Jane Mendillo)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捐赠基金经理中的翘楚。在管理哈佛捐赠基金(Harvard Endowment)之前,她曾任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首席投资官,2002~2008年为该校捐赠基金获得了13.5%的年均收益率(扣除管理费后)。
但这一成绩却没能在哈佛得到延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刚刚上任的曼迪罗就遇到了麻烦,近几年她一直在困境中探索前行。2009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榜单中,曼迪罗名列第37位。
危机中上任
哈佛管理公司运营的哈佛捐赠基金是目前全美资产规模最大的一只大学捐赠基金。该公司1974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骄人的业绩。在1988~2008年的20年间,哈佛捐赠基金获得了14.2%的年均回报率,尤其是在2007财年(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投资回报率更达到23%,资产管理规模升至350亿美元。
然而自2005年起,这一巨型基金的管理职位3年间几次易主。自投资大师杰克·梅耶(Jack Meyer)离职去成立对冲基金后,继任的穆罕默德·埃尔·艾里安(Monhammed El-Erian)也在任职不到两年后选择重回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Pimco)。随后因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人选,基金便由哈佛商学院教授、高盛前副主席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临时打理。
2008年3月底,哈佛大学最终相中了曼迪罗。梅耶作为曼迪罗的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他认为:“曼迪罗最大的优势就是她对每一种资产都非常熟悉。她非常聪明、专注,而且处乱不惊。”
7月份,曼迪罗走马上任。当时市场已经显露出崩溃的迹象,但哈佛管理公司2008财年还是获得了8.6%的收益率,基金规模则达到创纪录的370亿美元,同期标普500指数下跌了13%。
接下来一年,整个资本市场一团糟,金融危机的狂风暴雨踩着曼迪罗的脚跟席卷了哈佛,一切快得令她猝不及防。哈佛捐赠基金2009财年缩水27.3%,亏损额达到110亿美元,成了成立以来最惨淡的一年。
曼迪罗在2009年5月底接受哈佛大学校报(Gazette)采访时这样解释:“我们主动管理资产,每天交易,与市场息息相通,但市场矫枉过正得太快、太深。在这段时间里,市场动荡的幅度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有分析人士认为,哈佛捐赠基金遭受重创的原因在于此前借贷和杠杆应用过多。此外,还过分偏重于投资私募基金以及大宗商品。曾令基金收益颇丰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下滑速度要远远大于市场的整体水平,而且亏损幅度难以预计。
“在过去几年,哈佛管理公司的资产分布得很好,但在熊市中,这两方面的确带给我们不少负面影响。”曼迪罗这样表示。
也有人指出,曼迪罗其实是在替艾里安等前任投资官的高风险策略“背黑锅”,但她却没有过多指责别人。她认为:“无论是投资的地理位置还是投资的渠道、类型,基金的投资非常分散。分散风险是好事,但并不能保证回报率永远是正的。尤其是当所有资产类别都在贬值的时候,分散风险也无济于事。”
应对困境
与艾里安和卡普兰喜欢与下属交流的作风相比,曼迪罗并不喜欢和下属的投资组合经理交流日常的买入和卖出交易,而是更专注于那些宏观策略的制定。
雷厉风行的性格使她在发现问题后就开始马上着手处理。虽然未能阻止资产出现巨额亏损,但她一直在尝试令基金摆脱困境。
曼迪罗的第一个举动是以高达40%的平均折价率卖掉10亿~1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当时有人指责她这么做非常荒唐,但她认为折价幅度之所以这样高是因为这部分资产的估值已经高得离谱。在危机面前,增加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另根据哈佛捐赠基金2009财年年报,她还降低了所有流动性差的资产的配置比例。比如转让或放弃净投资比例尚未超过5%的私募基金投资,降低锁定期较长的房地产领域投资,退出明显高估的市场转向价格低估的资产,将更多资金投向固定收益证券投资领域等等。
在去杠杆化的道路上,曼迪罗也不留余力地贯彻其预先制定的目标。2009年年报显示,基金的现金比例从2008年的-5%提高到了-3%,到了2010年,现金比例则提高到了2%。
“我们需要有更多现金在手中,这样才能更具流动性,更灵活。”曼迪罗这样说道。
随后,曼迪罗又对投资管理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哈佛管理公司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内部投资(自己决定投资去向)和外部投资(选择外部投资管理人进行投资)相结合。而曼迪罗认为内部投资管理人的投资业绩并不比外部管理人差,因此她大大提高了内部人管理的资产比例,这样不仅更加透明,而且降低了成本,
与此同时,曼迪罗为精简机构还对内部管理团队进行了改组。在她入主之前,哈佛管理公司拥有超过200名内部投资经理,到2009年6月,削减到了150人。
此外,在经历过雷曼公司破产这样的突发事件后,她还认识到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开始强调尾部风险对冲的重要性。这一策略能让基金在市场发生小概率事件时,总体投资回报不至于太糟糕。
看好大宗商品
经过一年多的修复,基金的情况已经大有改善。在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2010财年,哈佛捐赠基金增长了11%。
曼迪罗说:“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市场在下周或下个月的走向,所以尽量不要把投资过度集中地安排在一种假设的条件下。我们要在能够承受的波动下,力争长期的平均年回报率为正。如果能够根据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原理,寻找市场错误定价且具有增长潜力的资产,那么长期走势会非常良好。”
曼迪罗预计金融危机过后的三到五年中,不同投资领域都会出现投资机会,例如房地产和自然资源。股票市场也会有一些吸引人的机会,一些股票会因为实体经济的增长而具有增长潜力。而个别公司也会因为信贷市场的复苏而恢复增长势头。债务市场也是一样。不过,她也指出,哈佛捐赠基金的回报率很难再重现此前20年的高水平。
根据曼迪罗公布的哈佛管理公司2010年财报,她将所有资产的13%投入到了美国国内股市中,而美国国外的股票市场、新兴国家股票市场和私募股权的投资各占总基金的11%。这一部分权益类投资占总资产的46%,其中投入美国股市的资产较前两年有所增加,私募股权投资有所下降。
而她对实物资产的投资呈大幅下降趋势,除了大宗商品的投资从前两年的8%升至14%。但她清空了所有在林场和农场的投资。由此看出,她看好大宗商品的未来,但对林业、农业不抱乐观态度。另一部分投资就是固定收益类的投资,这一部分资产目前占总基金的13%,较2009年有所增加。
从年报中还能发现,曼迪罗对新兴市场的投资也有所增加。在2011年3月底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她指出,作为一个全球化的投资者,哈佛管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尤其是在传统市场以外的地方。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在哈佛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而她也正在不断寻找更为有效的中国投资策略。
Related 曼迪罗小档案
1959年,曼迪罗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新不列颠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文森·曼迪罗(Vincent Mendillo)曾是飞利浦北美分支机构飞利浦超声波公司的主席。
1980年,曼迪罗从耶鲁大学毕业。1984年又获得该校管理学院的MBA学位。随后她曾在耶鲁捐赠基金短期任职,随后加入贝恩咨询公司。1986年,曼迪罗与拉夫·厄尔(Ralph Earle)在耶鲁大学的德怀特礼拜堂(Dwight Chapel)完婚。厄尔是曼迪罗研究生阶段的同学,当时是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执行董事。
1987年,曼迪罗进入哈佛管理公司。在哈佛管理公司任职的15年中,从高级投资官员步步晋升到主管外部投资的副主席。她当时管理的资产就达到了70亿美元。1997年,她建议哈佛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木材,从1997年到2008年,这笔投资获得了13.9%的年化收益率。
2002年2月起,曼迪罗被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学院聘任为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她上任后将整个基金重新布局、重新管理,输入了很多哈佛捐赠基金的管理方法和投资模式。到2008年离任时,该大学捐赠基金的规模从10亿美元增长到17亿美元。她因此而蜚声捐赠基金行业,同时也受到了哈佛大学管理层的青睐。
曼迪罗与厄尔育有一子一女,一家人目前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康科德市(Concord)。(张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