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慈善邂逅创投

2011年07月22日 13:32 来源:《中国慈善家》

  做慈善也能获得“风险投资”?你没听错,当前就正在悄然崛起这样一股慈善新势力。

  “VenturePhilanthropy”(VP),国内一般译作“公益创投”,照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慈善和公益领域的创业投资,是由企业或基金会为创业过程中的公益组织、社会企业捐赠或投资,助其成长与发展,并借此间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在运作方式上,公益创投与商业投资非常类似,但又与之有着本质区别,其对公益价值的重视,要大于对经济回报的关注。

  显然,这与传统慈善的发展有着截然相异的思路。传统慈善倾向于无私捐赠,并未将慈善的运营效率放在第一位;而公益创投模式,则可带来专业管理技能、各种急需的咨询服务和高度透明性,使慈善的效率与效果并举,从而对慈善价值最大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LGT公益创投基金会中国区投资经理肖晗认为,公益创投的意义在于,“建设更创新、更智慧、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慈善新模式,这必将推动整个慈善业发展。”

  与传统资助方式相比,公益创投有望孵化出一个高效的社会创新细分市场

  文  |  本刊记者 鲁宁

  Facebook正向千亿美元市值的大关稳步迈进,中国互联网界也在经历着一波来势汹涌的上市潮。而这些昔日资本宠儿们的今非昔比,也让许多风险投资机构蠢蠢欲动起来,忙于寻找下一个“猎物”。然而,与此同时,世界上有另一群投资者,他们追求的不是丰盛的投资回报,而是高度的影响力、美誉度以及巨大的社会价值。他们被称作“公益创投”。

  截至2008年底,欧洲至少有41家公益创投机构,而进入投资阶段的慈善项目至少达400个。其中英国最为活跃,是公益投资核心的来源地和目标地。

  作为新生事物,公益创投在国外也仅有十几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则始于2007年12月NPP公益创投基金的启动,几天后,联想集团也启动了其第一期公益创投计划,为初创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提供创业及发展资助。与汽车、科技等行业相比,公益创投可以说是中外在起点上最接近的一项事业了。

  缓解资金难题

  最近十年来,中国的个人公共服务需求年均增长幅度,已超过此前50年的总体增幅,而后续潜力仍然巨大。

  然而同时,巨大潜力也面临非常困境。来自麦肯锡的分析称,在中国慈善系统中,约800家官方或半官方慈善机构享有慈善资金来源的80%,而中国民间15余万家慈善公益机构却仅占20%。

  “资金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民间慈善发展的一大难题。”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长期致力于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的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发展助理主任彭艳妮,一针见血地指出。

  而公益创投的未来发展,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公益组织对资金的渴望。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的慈善捐赠相比,公益创投在资金上更注重长期性和杠杆效应,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在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上,以期实现潜在的、更大的社会效益。

  以LGT公益创投基金会为例,其单个项目投资额度为20万至100万美元,足以支付发展所需的人员工资、运营和市场费用,并以被投资组织提升的慈善能力为支点,撬动更多的基金会或政府等支持资源。同时,作为公益创投机构,通常会选择那些自身能通过“商业化的慈善模式”达到盈亏平衡或盈利,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的组织项目。

  公益创投的出现,不仅使一批公益组织有望缓解发展早期的资金困境,也将通过恰当的商业模式筛选,解决其后期成长壮大的问题。公益创投的本质在于,“通过支持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公益商业模式的自身运转和复制推广,创造更大的慈善力量。”LGT公益创投基金会中国区投资经理肖晗表示。

  突破人才瓶颈

  如果说,资金的匮乏,仅仅是限制慈善公益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么,人才的匮乏,则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另一制约因素。

  据《2010年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44.8%的公益组织的专职人员在3人以下,其中还有10%并没有专职人员,而专职人员超过10人的还不到20%。

  阻碍人才进入公益组织的障碍固然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公益组织待遇低下。上述《报告》显示,37.7%的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社会保障,88.5%的人员收入在5000元以下,其中还有超过10%的人员并没有固定的收入。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公益组织的人才流失也尤为严重,近8成的人离开公益领域,其中有43.1%是因为薪酬待遇过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英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公益组织工作,与其他行业(银行金融业除外)薪酬并无太大差距;在美国,公益从业者平均年薪为3.5万美元,国际型公益组织高管人员则高达16万美元。“公益慈善组织自我造血能力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待遇问题,进而造成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彭艳妮分析道。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指出,“行业资源的瓶颈,造成人才缺乏;而人才的缺乏,又使行业获取资源的能力更缺、更弱。人才缺乏原本是一个果,但是现在又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因。”这正是目前中国慈善公益组织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真实写照。

  公益创投的出现,也有望为此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公益创投,公益组织可快速复制其慈善模式,有效促进慈善项目的成长。而这种成长,又将为从业者提升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带来机会,从而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

  比如英国著名的公平贸易社会企业Cafedirect(咖啡直达),其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手法快速扩大规模,最终成功上市,创造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道德公股发售。如此一来,既冲破了传统公益组织发展空间的限制,也解决了从业者的激励问题,有利于吸引到更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进而促进公益组织更快成长。

  而公益组织的快速成长,也将为公益创投机构带来更为良性的财务和社会回报,并助其吸引到更多的专业人才。“如果说公益组织缺少专业人员,那么懂得公益创投的专业人才更加稀缺。”肖晗表示,“目前,大部分专业人士更有意愿选择回报率更高的商业风投。”

  求解效益平衡

  传统观点认为,做慈善就是发扬爱心,不涉及盈利问题。在这种观念之下,慈善组织资金往往大部分源自捐赠,即使获得捐赠的组织,有很多也是艰难维持的状况。且中国大多数民间公益组织公信力不足,难以募到款,机构发展陷入极大困境,从业者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夸张一点说,去做慈善的人,很可能最后也需要别人来救济。这使愿意从事慈善事业的人越来越少,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肖晗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慈善和社会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善心来透支,而是需要找到更加专业的人,创建更智慧、更可持续的社会服务性机构,以自身的能力建设进行自我造血,将商业智慧与慈善事业完美结合。而“公益创投”正是将其结合的最好方式。

  民政部慈善司前司长王振耀曾表示,NGO不仅可以盈利,而且必须盈利。他强调,“只要不分红,盈利还是用于公益事业皆可以。”

  可以看到,与传统慈善不同的是,公益创投需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掌握一个平衡。但其本质依然是为发展公益,而非将利润放在第一位,这是公益创投的根本出发点。

  对于如何把握这一平衡,肖晗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首先公益还是要放在第一位,努力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慈善公益辐射效应,通过复制和扩张惠及更多的人;其次是可持续性,要有自我持续甚至产生盈利的可能。毕竟,在慈善公益领域内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公益创投对整个行业的主要价值之一。

  无论慈善还是商业,投资就是投人。对慈善项目来说,主要看团队是否真心热爱公益慈善,同时也看在商业运作上是否专业,能否应对公益和商业的复杂环境和市场变化。

  只不过,公益创投对所投公益组织的盈利要求比较低,且一般会持续投入3至8年,以保证投资回报最大化,这与商业风投需要企业快速做大做强、进行上市套现有着很大的区别。当然,“尽管需要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掌握平衡,但依然会偏重于其社会效益。这是由公益创投的行业定位和历史价值决定的。”肖晗强调——而也正因如此,慈善的投资蓝海里,没有虚幻的泡沫。

  案例1

  将公益领域定位为“产业”,引入风险创投的模式,输入企业界在资金和管理方面的各种资源。这迥异于过去企业界单纯向公益界提供捐赠的传统慈善模式

  NPP:寻路中国

  文  |  本刊记者 石江龙

  从青海省西宁市驱车7个小时,便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6月末的拉加镇,已是一片金色海洋,性急绽放的油菜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不愧“果洛小江南”之美誉,而现在,这个小镇却因一所学校——吉美坚赞福利学校为人们所熟知。

  1994年,一名普通的出家僧人吉美坚赞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青海省第一所民办学校——吉美坚赞福利学校,旨在为贫困的适龄和超龄牧民子女及年轻僧人提供免费教育。由于学校后来获得NPP公益创投基金(以下简称NPP)的支持,使其在同类公益性学校中显得颇为突出。

  在吉美坚赞福利学校项目上,NPP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理事会组建和学校教学模式总结,到教材开发和创新收入模式发展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支持。他们不仅帮助学校建立牦牛奶酪厂,还帮助他们招聘职业经理人、支付工资,奶酪厂的所有盈利则全部投入学校教育当中。NPP还认真研究了吉美坚赞福利学校的教材,并将其向其他藏区推广。

  在NPP的全面支持下,吉美坚赞福利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此成就,NPP执行董事兼执行长陈宇廷对《中国慈善家》表示,“NPP正是要帮助公益事业进行产业基础建设,吉美坚赞福利学校模式则是有扩展性、可被学习与复制的典型公益组织。”

  公益创投的中国萌芽

  2006年11月,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诺华公司、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君合律师事务所、摩托罗拉公司等国内外一流企业,联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权威公益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NPP公益伙伴(详情参见本刊2011年第5期《陈宇廷的善缘》一文)。2007年12月10日,NPP公益伙伴正式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成立了“NPP公益创投基金”,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公益创投机构。

  因专业背景的不同,NPP的理事公司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麦肯锡负责策略建议和制定执行计划;奥美负责品牌推广和募款策略;德勤负责财务会计的事务,协助开发、执行、培训和推广适用于公益产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工具,保证财务透明度,提高公益组织的公信力;诺华以及摩托罗拉等公司主要提供资金和物资捐赠,同时提供管理经验;而君合律师事务所则负责法律咨询服务。

  除了这些大名鼎鼎的“幕后”理事会成员之外,负责一线运作的NPP管理团队的7位成员也全都来自商界。比如陈宇廷就曾任麦肯锡公司大中华区资深顾问。

  与直接从事各种慈善事业的公益组织所不同的是,NPP的服务对象是民间公益组织,其宗旨是以“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和“营运管理支持中心”的理念,结合国内外一流企业和大型基金会的财力和专业服务领域的资源,协助一批具有拓展潜力的民间公益组织快速和健康地成长,使其成为运作能力完善、具有公信力基础的高效组织,从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业健康发展。

  作为国内公益创投的开路先锋,NPP深知,既是创投就有风险。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NPP自有一套理念。“首先是看预期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其经验在未来能够被其他公益组织分享和复制;第二是看公益组织领导人的心态、人员专业化程度等;最后是看双方是否有默契,我们能否帮得上忙。”陈宇延进一步解释说,“很多公益项目并不比公司项目更简单。NPP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挖掘有发展潜力的公益组织,结合不同企业的智力和优势资源给其支持,并在援助的过程中,发挥并拓展企业团队成员的才能。”

  创新性的慈善探索

  实际上,公益创投这种被誉为“创新性的慈善”,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广泛存在。与一般公益组织不同的是,公益创投和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的方式相仿,它并不直接执行公益项目,而是为其他公益组织提供资金以及专业咨询与培训,从而提高其软能力,以帮助其发展成为可复制的高效率的组织机构。

  基于对中国公益行业的深入研究,陈宇廷认为,目前在中国,由政府发起的一些大型公益组织已经相对完善,而民间的自发性公益组织中,虽有一部分营运良好,且对社会已有相当贡献,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必要的经营管理能力,尚难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然而民间公益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公益事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NPP旨在针对整个公益产业的症结,透过提供管理、财务、营销、人力培训等多方面的能力支持,有效提升民间公益机构的运行绩效,包括其管理运营能力和资金筹措能力。

  2006年,NPP的最初发起方之一 ——麦肯锡公司曾对300多个NGO进行了深入访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公益产业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产业标准;缺乏专业管理支持;缺乏针对公益组织能力及组织建设的资金,导致公益界缺乏兼具善心与能力的公益人才。

  “中国目前缺少的并不是善心,而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陈宇廷表示,NPP希望在几年内协助建立和推广具有公信力的公益“产业”标准,同时,协助20至25家民间公益组织成为模范机构,使其无论在管理运作还是资金有效运用方面,都能达到最佳效益,成为捐助人最信赖的公益组织。

  NPP的价值

  由于中国的草根公益组织目前还相对弱小,这也要求专业支持必须更全方位,因此,NPP在具体做法上与欧美公益创投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NPP核心团队保持较小的规模,不仅由团队直接服务于公益组织,而且透过理事会成员企业的专业及独特资源,以协助公益组织发展。

  总体来看,NPP更强调利用其拥有的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单纯通过资金为NGO提供服务。“企业和公益组织在管理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丰富的管理经验正是NPP的优势所在。如何有效地开会,如何拓展人际关系,如何提高管理能力、谈判技巧,如何提升领导力、沟通能力,甚至如何上网寻找资料,这些培训我们都能提供。”陈宇廷说。

  此外,与政府部门面向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相比,NPP更多的是从捐赠者和市场机制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陈宇廷特别指出,将公益领域定位为“产业”,引入风险创投的模式,并输入企业界在资金和管理方面的各种资源,也大大不同于过去企业界单纯向公益界提供捐赠的传统慈善模式。而NPP要做的,不只是在资金链上与NGO建立联系,更意在介入NGO能力建设和自律规范,以改进公益产业的“生态环境”,从而“让慈善更有力量”。

  除了青海吉美坚赞福利学校之外,NPP还与其他两家机构展开了实质性合作,旨在为农村妇女提供职业培训和介绍的社会企业——上海妙心家政,也获得了NPP在策略规划、人力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同时,NPP也与NPO信息咨询中心合作开发行业自律标准,并已进入测试阶段。

  案例2

  尽管尚处于“试验阶段”,却代表着零点在公益创投领域迈出了一大步

  零点:“黑苹果”试验

  文  |  本刊记者  张琼文

  最近,零点咨询研究集团(以下简称“零点”)网站上贴出了一则2011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广告,其中有两条要求颇引人注目:其一是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懂得塑造个人魅力;其二是优秀的“黑苹果”青年优先考虑。

  零点认为,宅在“象牙塔”中远离社会纷扰的大学生就像“青苹果”,而高社会化的大学生则像“黑苹果”。“黑苹果”是界于成熟的“红苹果”与青涩的“青苹果”之间的一个少数群体,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比如强调社会意识,更有“普世”情怀,组织能力出众,也兼具公益人格。因此,这些“黑苹果”正是公益创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一旦具备合适的时机,他们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的“公益创业先锋”。

  为找到更多具有“黑苹果”特质的青年人,2010年,零点青年公益发展中心(YES)发起了“黑苹果青年计划”,致力于推动青年社会参与(YouthSocial Engagement),培养大学生公益创业人才。目前,“黑苹果”群体正在以不可小觑之势发展壮大着。

  寻找“黑苹果”

  公益创业在国内还属于一个新概念,很多人将之简单地理解为在“创业”前加上“公益”二字;同时,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益创业,但该领域的人才仍比较缺乏。对此,零点咨询研究集团董事长袁岳对《中国慈善家》表示(详情参见本刊2011年第5期《“黑苹果”袁岳》一文),大学生事实上应当是实践公益创业的主要群体,但他们普遍缺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和机会。基于此,零点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舞台,并开展了很多相关活动。

  零点“黑苹果青年计划”的诞生也是源于零点早期开展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和实习联盟等项目。2011年,“黑苹果青年计划”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立定了未来3年“三千万”的目标,即三年内产生1000个黑苹果青年公益化社团组织,10000名青年通过社会参与成为社会团体的积极分子与领导者。

  该计划通过凝聚社会资源,将在全国各大高校内全面推广包含公益创业、校外实习、概念设计、社会访问、高管一日助理等在内的各类多元化社会实践性活动,与此同时,还将引导和推动大学生自主策划并实施社会实践项目,帮助大学生扩展社会参与的途径,并真正有效地提高其社会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

  据介绍,报名学生只要提交两页报名表,并拟定详细的公益项目计划书后,就可获得一个“中标”机会。针对投标的项目计划书,零点会选择性地资助其中10%,这10%是由零点内部与外聘专家组从公益性、社会性、创新性、可执行性等六个维度遴选出来的。

  譬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e点团队就曾以深入社区教授老年人及外来务工人员电脑,以及通过编写教材和志愿者的“一对一”教授,帮助老年人掌握基本电脑操作的“数字生活方便你我他”项目计划,顺利通过了层层考核。此外,“黑苹果青年计划”采取了淘汰制,但项目落选并不意味着“全盘皆输”,还有可能作为“联系项目”,先将项目试运行后,由零点帮助完善,优先申报下一期的资助。

  尽管目前“黑苹果青年计划”尚处于试验阶段,但它却代表着零点在公益创投领域迈出了一大步。然而,正如每一个“黑苹果”的炼成都不简单,公益创投的“成熟”同样尚需时日。

  “苹果”如何落地

  公益创业如何才能成功?袁岳认为,除了项目需要具备公益性,还应遵循投入、产出的商业法则,尤其需要引入商业工具与可持续的理念。而无论是对于创业者还是项目来说,行动都比空想更可贵。

  因此,早在草拟计划书阶段,“黑苹果青年计划”就要求创业者从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创意者,转变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派。尤其是对于核心团队来说,不仅要对项目“胸有韬略”,更要学会面对“柴米油盐”之类的实际问题。从场地由谁提供、电脑等办公资源如何供给,到计划外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棘手问题,比如跨校合作、志愿者召集等,事无巨细,均需事先充分考量。随后,创业者团队将接受两到三天的集中培训,通过各团队之间的讨论沟通或专家解答等互相碰撞,做好创业前的预热。

  有调查显示,具有“创业人格”的大学生仅占5%的比例,创业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由是观之,零点作为公益界的一个“天使投资者”,虽然选择了以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公益人才的培养对象,但其“成功率”并没有定数。而实际上,这也正是零点与其他创业投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零点看来,创业过程的“含金量”远比项目成败更重要。

  “我们更希望为在校学生提供一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历。”参与过四届零点公益创业项目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研究员何帆,曾亲眼见证了很多项目的解散或存活,“公益创业团队的发起人一般是在校内成立公益组织或社团,即便遇到换届,也可保证有新成员继续开展活动。而在零点的投资期过后,公益创业团队就必须凭借自身积累的资源与人脉寻找到下一家投资方,这样才能实现项目的持续运转进而盈利。”

  袁岳向本刊介绍,创业大赛项目的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零点会根据项目的进展不同分别进行评估,对项目的资金投入也不是一次性“出手”,而是分三期划拨,首款15%、中款50%、尾款35%。“当零点完成资助后,项目仍旧可持续,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农家学舍”为例,该项目汇集了湖南各大学的志愿者,在龙洞村的一农家为留守孩子讲解《三字经》、《论语》等国学课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注,引导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后来,湖南大学的一名老师带领学生继续开发该项目,使之得以顺利发展,并获得了来自第二家投资者的30万元资助。

  今年5月开始,“黑苹果青年计划”逐渐向都市白领阶层延伸,以帮助那些懂生活、爱社交、有品位、乐公益的白领“黑苹果”,摆脱社交青涩,走向社交成熟,目前已有30个白领团队通过义卖及竞争资助开始了公益“黑苹果”之路。

  从大学生“黑苹果”到白领“黑苹果”,零点始终鼓励“发展型”公益,并逐渐摸索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又适合自身特色的路径,最终打造出与创业者互动的“零点模式”。

  通过“黑苹果青年计划”的成功实践,目前,公益创业的社会效应也正逐渐显现。据零点对国内3000个大学生进行的一项公益人才调查显示,只有16%的大学生表示愿将公益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在参加了“黑苹果青年计划”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中,有高达35%的人表达了这种意愿。“只有真正热爱公益,并按照公益行业要求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符合NGO的用人标准。”何帆对《中国慈善家》表示。

  案例3

  通过投资有潜力的公益组织,并为其提供配套的服务,联想打造中国公益组织孵化器的愿景已初具雏形

  联想:因公益更美好

  文  |  本刊记者 石江龙

  这场关于智慧的角逐已越来越激烈——2009年,联想公益创投收到计划书10469份,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8000份,但最终,只有10个项目能获得联想资助。

  这样的成绩已远远超出了联想当初对这个项目的预估。“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数量的增加,更能凸显中国公益创意者的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联想CSR部高级经理傅琳对《中国慈善家》说。

  2007年,联想提出了公益创投的概念。从与国际公益组织在亚非拉地区合作实施“创业希望计划”,到旨在缩小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电脑下乡项目;从制定明确战略和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到成功实施两届“青年公益创业”计划,联想在公益之路上越走越远。

  公益摇篮

  以授之以渔的方式支持公益组织,并为这些公益组织提供源头活水,使公益活动达到涟漪式的扩散效果——公益创投,正是联想集团在公益领域做出的一种创新性探索。

  目前,对绝大多数的公益组织来说,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以及品牌推广和财务规范等方面都能获得支持。基于此,联想很好的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将企业自身的管理优势嫁接到公益组织身上,帮助公益组织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从而提高其运作效率、管理能力和募捐能力。

  从2007年12月首期“公益创投计划”启动以来,联想已为16家民间公益组织提供了总共300万元资金以及综合能力建设等各方面的帮助。在第一期公益创投计划中,“多背一公斤”、“山水自然”、“红丹丹”等公益组织成功入选,并从中受益。以“多背一公斤”为例,5年来,在联想的支持下,其近万名志愿者已走进700所偏远地区小学,为10万名孩子送去了书籍和文具,现在,“多背一公斤”项目不仅员工翻倍,能力建设水平也大大提升。

  在首期公益创投计划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联想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也锁定了目标:聚焦环保领域。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当天,联想公布了入选第二期公益创投计划的16家公益组织名单,其中环保组织9家。自活动展开两年来,通过提供公益专家资源、创业资金、宣传公益组织品牌等方式,联想共支持了近30家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

  作为联想集团的一种创新性公益实践,公益创投已成为联想集团展示公益价值主张、承载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为中国企业的公益模式创新探索做出了良好表率。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企业天生具备注重效率、结果导向的发展机制,在这一点上,公益组织要向企业学习,要用企业家精神经营非营利组织。联想在国内率先应用公益创投这一机制,是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创新。”

  孵化梦想

  从最初的实物捐赠,到借重大公共事件带动CSR战略,再到创新性的“公益创投”,联想的CSR之路更像是其自身的产业演进之路一样,具有逐步升级的特征。目前,在原有的CSR战略基础上开始走向纵深,并借助整个生态系统,在延伸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公益梦想。

  2010年,联想“公益创投”模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沿袭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将目光重点聚焦于“青年公益创业计划”。

  提及创业,人们更多的理解为商业创业,但联想发现,在商业创业之外,公益创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新天地”,如果借助公益创投这一模式为年轻人打开一片新的发展空间,前景将更加广阔。

  2009年秋,在联想启动“青年公益创业计划”以来,一个月内就收到公益创业提案1万多件。2010年4月,联想将活动推向全国120个高校,约320万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共递交创业提案18000份。历经半年之久的选拔,10支团队最终胜出,各自获得了联想集团提供的10万元创业资金,并将得到联想公益专家团的持续跟踪指导,以及专业的孵化支持。2009年联想青年公创大赛的全国10强之一 ——中山大学SIFE团队,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SIFE是一个全球性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商业实践社团,在全球45个国家共2000所大学拥有独立运行的学生团队,中山大学SIFE团队成员就是这个庞大组织的一员。他们通过9大高校创意达人的设计,以及28人团队5600小时的努力,造就了明日珠海那洲布艺小镇,用创意带动了100名妇女的生活改善,以及一个古村落的复兴。

  对联想而言,“青年公益创业计划”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一个适合自己的模式,同时,它也是打造中国公益组织孵化器的有效手段之一。从2007年开始,联想发起了一系列“公益孵化器”行动。除公益创投之外,在全球有“创业希望计划”,在中国有“联想之星”。

  而对于那些受惠于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的青年创业者来说,联想的帮助不仅体现于提供了IT技术、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志愿者资金、财务管理和品牌营销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使其逐渐成长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效率机构,更在于释放了他们的社会创业热情,使其公益组织在能力建设和运作效率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联想之道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联想不仅满足于商业的成功,更追求在业绩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更好的平衡。为此,联想不仅在中国市场的大本营坚持践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随着国际化业务的拓展,联想还在全球范围内聚焦于“缩小数字鸿沟、环保、教育、扶贫赈灾”四大领域开展社会投资,在促进当地社区进步发展的同时,也为联想营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傅琳指出,从创建到今,联想一直致力于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让世界因联想更美好”是联想的愿景。正基于此,长期以来,联想一方面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员工、领导等各个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也积极回报社会。

  如果说充分借鉴成熟市场的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环境绩效,是联想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公民的“应有之义”的话,那么,联想近年来在国内持续推动的公益创投计划,体现出的则是一家负责任的社会企业致力于以创新的公益模式履行社会责任的前瞻性眼光,更以对新型社会企业市场的培育,催生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公民实践方式。

  “尽管企业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诠释‘社会责任’四个字,但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应当只把‘公益’看作头顶上的光环,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去行动,以创新和创造性的方法去实践公益,这才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事。”原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绍鹏如是说。

  此外,联想的CSR理念也体现在其与合作伙伴的分享模式中,并在创新生态系统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2010年,联想成立了一个新的事业部——大联想事业部,这也意味着,联想将不再单纯将合作多年的渠道伙伴视为联想产品与服务的传递者,更要依托联想平台,充分挖掘渠道伙伴自身各种产品与服务资源,建立一种商业平台,在为自己带来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能为合作伙伴自身业务的成长创造空间。

  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所言:“帮助社会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积极参与解决世界所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将有助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案例4

  对于拥有较成熟的公益组织运作经验的南都基金会来说,相比资助与培养公益人才,如何发现公益人才则更为困难

  银杏计划:搜索公益基因

  文  |  本刊记者 熊静如

  如果你有一种要为社会做点什么的冲动,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南都公益基金会正在全力搜索的目标。

  “目前,国外专业公益投资机构找到一个好的被投资者,这个过程所需成本是投入到此人身上的四倍。”南都公益基金会“银杏伙伴成长计划”(以下简称“银杏计划”)项目官员林红对《中国慈善家》说。

  对于一个好的被资助者,林红认为,他们应当是“天生就有着对人、对社会不可遏制的责任感,同时又有思考和执行能力的人,是具有一种‘公益基因’的人。”

  “银杏计划”被誉为中国“NGO孵化器”,实际上,它就像全球著名公益创投机构“阿育王”(详情参见本刊2011年第5期《“王”者之心》一文)一样,长期以来致力于寻找和培养带有“公益基因”的个人,并将其培养为公益机构的优质领袖,从而推动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

  2010年9月15日,“银杏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主要试点地区为北京、四川、云南三地,计划以三年为试验期,逐步扩大,通过挑选、评审,遴选出“胸怀天下、踏实做事”的年轻人,将他们培养成为独立创业的NGO领导人、较成熟NGO机构领导人的中层人员,以及知识界和传媒界的工作者等。

  对于已经拥有较成熟的公益组织运作经验的南都基金会来说,相比资助与培养公益人才,如何发现这些携带有“公益基因”的人才则更为困难。因此,南都基金会对于“伙伴”的筛选,可谓“宽进严出”:全国各地20到24岁,有两年以上公益实践并准备继续投身公益事业的青年人,均可成为“银杏伙伴”候选人,但接下来,这些青年人必须经历申请期、考察期和评审期后,才能被确认为“伙伴”,最终进入支持期。

  与通常的项目资助申请流程不同,“银杏计划”采取推荐人制度,而非由申请人自行向南都公益基金会申请。推荐人一般为各界资深的NGO,或者学术、商业和媒体界的民间人士,他们必须对被提名人的道德、品质、能力和潜力都有直接和深入的了解,在提名候选人的同时,还要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和推荐书。

  项目官员在进行背景调查后,会邀请被提名人参加,并对其进行考察。林红坦言,对于项目及被提名人的评估,目前整个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可以量化的标准,“银杏计划”更多的是基于资料分析和个人经验做出判断。

  而对于评审,“银杏计划”以往采取答辩形式,今年则稍作改动,改为“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个人品行和能力。评委则尽量多元化,三位评审中至少有一位有商业背景,这也充分表明,“银杏伙伴”不同于单纯的资助,更注重创办人的潜在增值能力。

  目前,首期通过评审的“银杏伙伴”共有5位:瓷娃娃创办人王亦鸥、“北京工友之家”创办人孙恒、NGO发展交流网创办人陆非、昆明真善美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曾世逸、昆明环保科普协会创办人梅念蜀。

  “银杏计划”为受助人提供每年10万元的资金资助,给予其基本生活保障和系统的培训,而在此过程中,其带给“伙伴们”的还有行业经验、导师和同伴,使他们能在三年内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领导力,在5至10年内成为其领域的骨干或引领性人物。

  就在今年6月,第一批拥有“公益基因”的“银杏伙伴们”刚刚飞赴英国,开始了与这个有着悠久慈善文化和现代公益运作经验的国家的亲密接触。

  不可否认,既是投资就会追求“收益”,那么,如何对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银杏计划”的投资进行效果评估?林红认为,商业经验虽然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把公益项目的社会效益产出完全量化,并非最好的做法。“第三部门应该更注重直觉,如果单纯以机构规模和服务对象的范围、数目等量化、标准化的指标来计算回报,很容易造成机构畸形发展的恶果。‘银杏计划’的评审不同于评奖,应该更着眼于被提名人的内在潜力和未来发展,而不是其已有的成绩。”

  洞见

  在项目选择上,公益创投与商业投资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谈到项目收益,公益创投却似乎有些“违反”风投的游戏规则

  风投眼中的公益创投

  文  |  本刊记者 熊静如

  想象一下,你刚刚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益机构,万事俱备只欠资金,想要申请募款却因为初创不久经验不足,拿不出像样的项目案例,难以得到大财团和大型基金会的青睐,怎么办?给你支一招:找风投。

  在一般人眼中,风险投资家就好像追逐利益的“疯狂赌徒”,为了追求潜在的高收益不惜铤而走“险”,与公益机构天然绝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以风险投资家的犀利眼光来选择和扶持公益项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很多基金会的投资和公益是分开进行的。比较常见的公益运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基金会出钱,由具备良好项目策划执行能力的NGO去实施;还有一种是一些富人或基金会把钱投资在自己感兴趣的公益项目上,并亲自参与实施管理。

  然而,风险投资不同于一般性的资金注入,商业领域的风险投资对于融资企业来说非常“昂贵”——它是一种权益资本(Equity),而不是借贷资本(Debt)。风险投资为风险企业投入的权益资本一般占该企业资本总额的20%以上,目标瞄准价值增值、实现收益。那么,当风险投资进入到非营利的公益领域,其所不同于单纯资金资助的特色又如何体现?

  在拥有多年商业领域成功运作经验的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看来,天使投资是最好的“公益启蒙”,风险投资基于项目的严格筛选和及时严谨的效果评估,能对公益机构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据介绍,北极光创投自2008年开始支持清华大学的学生创业大赛,一年后将其调整为“公益创业实践赛”,在创意遴选上,参评项目的公益性和可持续性是首要标准。大赛从清华起步,试点范围逐渐扩大,今年已经扩展到全国43所高等院校,收到大量年轻人充满激情的公益创业计划。

  “其实,公益创投也要担一定的风险。”作为公益创业实践赛的发起人,邓锋向《中国慈善家》坦言,“有些公益项目的商业计划书仅仅只是纸上谈兵。”

  因此,从管理项目风险的角度出发,公益创业大赛鼓励学生们扎扎实实做小点的项目,例如家乡的水源系统改造、太阳能灶或灾后重建工程中某个具体环节等周期短且实际的项目。北极光创投则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项目,提供几万元的种子基金,帮助项目自行生长。待公益项目成长到一定阶段,就有机会申请到基金会和大企业的资助。

  近日,公益创业大赛获奖项目“阳光计划”已利用公益大赛上获得的资金做出了太阳能加热设备,并计划于今年夏天将其装配到青海西宁的小学。该项目负责人之一张达告诉本刊,随着项目的落实,他们将继续寻找其他融资渠道。

  由此可见,在项目选择上,公益创投与商业投资有异曲同工之处——注重可操作性和发展潜力。但是谈到项目收益,公益创投却似乎有些“违反”风投的游戏规则——目前所进行的公益创投并没有在项目成熟后回收本金。这一点也得到了公益投资者邓锋和公益创业者张达的确认:“阳光计划”本可收取一定费用,但张达出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最终还是放弃了;而投资者邓锋则认为,初期进行资助,待项目成熟、自负盈亏的时候再回收资金甚至适当获利这种模式,应该是以后公益创投发展的方向。

  与商业领域的风投相异的,还不只资金回收与盈利这一点,有关项目所产生的效益,也尚未形成一套可行的评估方法。那么,这种情况下又如何量化投资收益?目前对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项目来说,可操作、可持续,就是项目成功与否的两个最基本判断标准。因此,面对长达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公益创业计划书,风投专家所积累的选择判断能力,就成为了公益创投成功与否的关键。

  难怪“试水”公益创投的邓锋会感叹:“做好公益创投,不容易。”

  邓锋 /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中国慈善家》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