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哈药:警钟为谁鸣

2011年07月22日 13:25 来源:《中国慈善家》

  哈药“怪味门”再次向我们提出了拷问:在企业绿色发展与政府财政收入的平衡博弈中,国有企业究竟应当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文  |  本刊记者 徐赫

  2011年6月10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的一则新闻震惊了整个哈尔滨。据央视记者报道,哈药总厂附近的何家沟地区,厂内产生的废水直接顺着河流排放,本来清澈的河水已被染为黄色,激起触目惊心的黑色浪花,河水所散发出的刺鼻恶臭在两公里外的高校皆可闻到。报道过后,哈药股价连跌三日,比曝光前下跌了16.2%。

  几天后,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厂长吴志军和厂内的环保部门负责人匆忙前往北京,借助中国经济网向公众公开道歉,并宣读道歉信,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处罚。

  但吴志军的道歉似乎并没有得到公众的原谅。有微博(http://weibo.com)网友质疑称,哈药总厂超标排放污水引发的怪味已存在长达十年之久,为何现在才为天下所知?更令人失望的是,通过《中国慈善家》现场勘察发现,尽管目前哈药总厂附近的刺鼻气味已有所减少,但河水质量依然不容乐观。

  难以消散的“怪味”

  哈药总厂超标排放污水事件曝光半个月后,本刊重返哈药总厂,在药厂后院,那条“臭”名昭著的何家沟虽然怪味已有所减少,但水的颜色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哈药周围的几所高校学生均表示,每天早上的刺鼻怪味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大家早上起来很少敢开窗户。”一名黑龙江大学的学生对《中国慈善家》说,“最近味道倒是小了很多,但还是能闻到。”“还能怎么办?”哈药周边的一位小卖部店主更是十分无奈地说。

  近期以来,紫金矿业污染阴影尚未完全消散,哈药“怪味”事件又迅速跟进,随着“国字头”企业负面新闻的频发,民众讨伐之声也日盛,而公众最想问的是,究竟谁该为这些企业的环境污染事件埋单?

  以下数据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提示:据哈尔滨市政府2009年的财政收入显示,国有资本的财政收入达14.46亿人民币。另自2007年哈药年报显示,哈药集团35%的股权由国家持有,就2009年哈药集团的利润总数来说,在其67亿元的营业利润中,当年政府可分红的利润就有23亿之多,外加企业的税收收入,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哈药集团是哈尔滨地方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其每年的营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的资金收入。在如此紧密的战略关系下,若下猛药治理哈药“怪味”事件,对政府来年的财政必将形成不小的挑战。之所以“十年来多次整顿但却未见效果”,症结也许就在此。

  2010年,紫金矿业被爆“污染门”,随后,其主要领导和当地环保局长先后辞职,国家也对紫金矿业发出了巨额罚单。表面看来,事件的相关当事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这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已使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面对这些类似案例,我们不禁要问:在企业绿色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平衡博弈中,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究竟应当如何履行?

  国企CSR困局

  如今,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CSR(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80%以上的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都设立了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部。而相形之下,对“身负重任”的国有企业而言,CSR却显得颇为陌生。

  出于特殊的背景,国有企业一直非常注重企业形象的建立与维护。曾有媒体调查指出,2010年,哈药集团的广告费用达到5.4亿元,而当年的环保投入仅为1960万元。以上数字的准确程度也许有待核实,但哈药集团的广告费用与环保投入相差悬殊,已是不争的事实。

  宁愿花费数亿元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却不愿用更多资金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显而易见,一些国企正陷入一种认识误区,片面地将CSR理解为形象工程的打造。实际上,这正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结果,而其典型表现就是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忽视与漠视。

  “中国国有企业就像是带有先天‘缺陷’的儿童,这种‘缺陷’体现于对所在行业的垄断,而垄断往往又是国企的生存之道。”著名经济学教授郎咸平先生曾这样对国企进行点评。

  从哈药“怪味门”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的核心支柱,不但肩负着解决就业和GDP增长的社会重任,同时还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经济形象。国企一旦出现亏损,不但会使自身面临倒闭的危险,也将会大大连累地方经济发展,这正是很多地方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但如此一来,“盈利”就成为了国有企业的一项“死任务”。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些国有企业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创收。然而,顾此失彼的发展方式却造成了过度的资源开发,有些企业为减少运营开支,干脆就对污染问题听之任之;而每当有企业遇到污染事件时,当地政府却都表示并不知情,企业方则宣称问题已经上报,但整改需要时间。这种“踢皮球”式的解决方式,不仅伤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更是大大降低了政府与企业在群众心中的信任度。殊不知,一旦失去了民众信任,企业经营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便如“无源之水”。

  针对这种现象,给国企“减压”,放缓经济发展脚步,或许不失为一个可行方法。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应该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创收的同时努力减污减排,不但关乎企业形象,更是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可喜的是,不少中国国有企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CSR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起来。据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理事长王基铭介绍,从2006年至2008年,中国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的公司由69家增至190多家,其中,国企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更有一些国企在发展与环境之间找到了合适的平衡点,由此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2009年,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因在水下施工中首次采用污泥围栏技术,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荣获沙特阿拉伯政府通令嘉奖。这是中国海外工程承包商首次获得外国政府颁发的环境类嘉奖,而以往中国海外工程企业通常获得的是工程质量奖或友谊奖。

  有专家介绍指出,在进行港口疏浚、桥梁建设时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周边水域污染,海内外企业一直都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绝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对此并无强制性规定,因此,中港公司的做法完全是出于一种强烈的环保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感。

  无独有偶,中国建材集团日前在京发布了《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已是中国建材集团第二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从市场绩效、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员工关爱和企业公民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建材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措施和成效,总结了中国建材集团履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具体实践。“中国建材集团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优秀企业公民,将不断追求企业与自然、与社会、与竞争者、与员工的和谐发展。”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强调。

  事实证明,国有企业只有在做大做好的同时,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重视社会责任的具体履行,并辅以创新技术完善环保措施,唯此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和长期发展。而作为政府方,环保部门理应担负起国有企业的主要监督人和负责人角色,大力协助企业完善环保措施与机制,并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管的方式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如果企业能真正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落到实处,政府也能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监管做到位,一种共赢的局面必将指日可待,企业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也会再次重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中国慈善家》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