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恐惧投资减速 百亿资金退潮

2011年07月30日 02:01 来源:中国经营报

  卢远香

  犹如天空中闪过的一道“雷电”,“7·23”温州动车事故击中了A股的心脏。

  7月25日,高铁事故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暴跌82点,以一根大阴线报收2688.75点,成交量比前一日大幅放量四成,达到1209亿元。当天,沪深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高达302.5亿元,27个行业全线资金净流出。Wind数据显示,7月25日至7月28日,沪深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达271.6亿元。7月以来,两市资金流出已近千亿元。

  但动车事故对A股的冲击,并不仅仅是一根82点的大阴线。事故爆发后,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担忧此次事故将导致以高铁为主的基建投资减速,影响钢铁、水泥、煤炭等重化工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经济下滑的风险。

  不过,在A股深陷“7·23”动车追尾事故影响之时,航空股却一枝独秀,集体放量上涨,成为投资者普遍看好的一大板块。

  “目前航空估值处于低位,市盈率才10倍左右。高铁事故的发生,中短期内会促进民航需求的进一步回升,这将构成股价上涨催化剂。”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注意到,高铁事件爆发后,不少航线的客座率大幅提升,机票折扣价格亦提高至8.5折以上。他预计,航空业的短期收益将会提升。

  恐投资减速

  7月25日,铁路板块成为A股市场首当其冲的暴跌行业。除此以外,机械、基础化工、建材等也是暴跌的重灾区,当日上述行业资金流出均超过20亿元。

  “今天下午(7月25日)抛盘压力很大。沪指2704点是短线投资的支撑点位,不能击穿。午盘这个点位击穿后,原来看多的资金进行技术性止损,都撤出去了。”深圳一位陈姓阳光私募老总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圈内普遍认为动车事故带来的冲击,短期需要通过空间来消化,纷纷选择降低仓位。

  公募基金也在这天做出反应。这天上午,上海一位管理资金规模20亿元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李峰向交易员下达了降低仓位的指令,卖出对象除了少量持有的高铁板块,还包括有色、钢铁、金融、煤炭、建材等周期性投资品种。

  “动车事故是高铁行业发展过快的风险释放,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必然有所减缓,投资增速将下降。这意味着高铁的设备订单将会减少,维持了几年的高铁产业高增长格局将被改变。”李峰判断,一旦以高铁为主的基建投资减速,将直接影响到钢铁、水泥、煤炭等重工行业的发展,其业绩增速也会放缓。

  据记者采访了解,不少基金经理都跟李峰一样,对周期板块持谨慎态度。“前期高铁建设在4万亿投资拉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动车事故的爆发,相当于否决了大规模基建投资,投资产业链的相关板块都会受到冲击。”沪上某合资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7月底以来,不少机构在减持强周期品种。

  如果高铁投资减速,将对重化工行业有多大影响?卖方研究机构银泰证券做了一个统计:“基建投资占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如果高铁投资缩减,将会影响固定投资规模显著下降。另外,7000亿元的铁路投资要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4亿吨,而铁路运输一直占据全国一半以上的物流总量和80%的煤炭运输,影响之大不可忽视。”

  忧经济下滑

  机构投资者之所以对投资规模下降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关键在于他们担心这会引发经济下滑的风险。

  “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欧债危机和美国债务问题,让出口增长面临不确定性;高通胀下,消费表现比较平庸;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但如今,房地产政策调控难见松动,投资主要依靠铁路、保障房及水利这三块。而动车事故爆发后,铁路投资增速放缓,经济很难保持高速运行状态。”前述沪上投资总监对经济下滑颇为担忧。

  龙赢富泽总经理童第轶也担心高铁事件的连锁反应。“我国对GDP的信心主要来自对投资的信心,高铁事件后,会出现连锁反应,会降低投资的节奏,如高铁、水利等。而其他方面投资又不具备可替代性,如房地产还处于调控阶段,市场对经济增长出现很大的疑虑。”童第轶认为,这是短期市场下跌、资金不断外逃的深层次原因。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动车事故是引发市场对经济担忧情绪的导火索。在此之前,经济下滑迹象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7月21日,就在动车事故爆发前两天,汇丰银行公布的7月PMI数值只有48.9,跌破了50这一荣枯分界线,并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低,让机构投资者开始担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高铁事故的爆发,更产生了叠加的效果,放大了经济下滑的隐忧。”杨德龙透露,7月以来反弹过程中,基金一直在减仓,就是判断经济形势不明朗,对反弹高度没有信心。

  调仓非周期避险

  伴随着对经济下行的担忧,投资者对市场的情绪亦由前期的中性偏乐观急速向谨慎转变,避险、防御成为机构投资者三季度的关键词。

  悲观的投资者选择了迅速撤退。“经济下滑会造成企业盈利增速下降,市场会根据实际业绩适度下调2011年业绩预期,市场估值也要下调,三季度市场可能还会面临二次探底风险,再探2600点底部。”前述陈姓私募老总认为,在当前风险暴露的前提下,“躲”是一上策。

  Wind 数据显示,不少资金选择了暂时撤退。截至7月27日,7月两市资金流出777亿元。

  不过,更多场内资金采取的是防御策略。其中,私募基金选择降低仓位、积极寻找短线的交易机会。而公募基金也在小幅减仓,并将持仓结构由周期品转为非周期的防御策略。

  “主要是减持跟经济周期直接相关的强周期品种,如钢铁、机械、化工等,持仓结构向估值合理的成长股、大消费集中。”上海某合资公司混合型基金经理解释说,投资增速下降,机械等行业的销量降低,资产收益率也会大幅下降,估值受到市场冲击,必须要回避。而消费和成长股属于非周期品种,是机构近期普遍增持的对象,浮盈小,抛压也会小,适合用来抱团防御。

  不少基金经理采取相似的配置思路。广发基金投资总监、广发聚丰基金经理易阳方除了看好品牌消费品、中高端食品饮料、商业、龙头中药外,还关注政策变化对某些行业的影响,比如保障房、水利、战略新兴产业和军工产业等主题投资机会。

  大成基金专户投资经理刘庆亦向记者表示,在宏观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周期类个股的波动会较大,而行业前景看好、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高成长板块以及增长确定、下跌凸显估值优势的消费类板块是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