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荣朝和:减速降价能救高铁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17:54 来源: 财新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标志着中国高铁战略将有根本调整,铁路建设亟待拨乱反正

  【背景】8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已经批准但尚未开工的铁路建设项目,重新组织系统的安全评估;“暂停审批新的铁路建设项目”。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既有时速提高至200公里的线路按时速160公里开行。同时,票价随之下调。据业内专家分析,预计将有60%的客运专线受降速影响。

  这是2011年内铁路第二次降速。2011年7月1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原350公里设计时速改为300公里和250公里混跑。同样降速的还有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高铁。但京津城际铁路和沪杭高铁等仍保持350公里时速。

  问题在于,降速、减价,能否让高铁走出困境?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荣朝和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高铁降速、降价,是完全必要的审慎之举。以此种形式纠正和制止一个行业部门的重大决策失误,相当罕见,这标志着决策者将对“跨越式”发展的高铁战略做出根本调整。

  荣朝和指出,以往铁路部门总是试图让人们相信,如果高速铁路的技术可靠,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那么建设高铁最大的风险不过是客座率低,只是在短期内有经济问题。而近期频繁发生的事故已经证明,高铁不但经济上亏损,在技术和安全性上也令人担忧。

  他指出,前一阶段,中国高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蛮干。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铁路建设项目重新深入论证,合理确定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方案,以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些要求若被有效执行,铁路建设应有一次必要的关、停、并、转过程。

  荣朝和认为,高铁安全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但安全问题只是高铁建设一系列弊端中的很小一部分。随着对高铁建设的深入调查、论证和反思,其他诸多严重的问题也会很快暴露出来,而且处理起来难度更大,有些甚至可能无解。

  比如,高铁票价过高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中西部很多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根本无法支撑高铁,而停开相应普通列车又致使民怨升腾;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未来高铁的维修和备件更新成本会很快攀升;因采用无砟轨道,难以应对几乎肯定会出现的线路沉降问题;众多高铁和“城际铁路”功能混淆,可能造成恶性竞争;高铁能力闲置,但由于其线路的“专用性”,无法承载货运和普通客运列车。

  铁道部正在或规划修建的绝大多数高铁线路,不仅建设标准与造价过高,而且“专用性”太强。由于高铁线路的曲线半径、超高和轨道承载力等标准都与普通铁路不同,因此只能运行相应速度的客运动车组,不但不能当做普通铁路使用,丧失了铁路本应具备的运输密度经济,甚至列车降速过多都会引发行车事故。

  更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高铁项目运营严重亏损,铁路债务已高达数万亿元并将持续增长,不但债务难以偿还,就连利息支付都会成为大问题。他估计,由于过度负债和亏损加剧,铁道部目前已经开始靠借债付息。不用很久,整个铁路行业就会失去财务自生能力,只能仰赖巨额财政资金救助。

  荣朝和更是指出,高铁建设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部省协议”和投融资模式,这可能造成诸多铁路项目在运营、管理与产权方面的纠纷;同时,目前铁路建设已出现巨额工程欠款和设备欠款,大量施工及供货企业深受拖累。而这些年超常规的建设也明显给未来铁路改革造成巨大障碍。

  在他看来,由于高铁建设前期决策的草率、鲁莽,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和检验程序,造成了一系列尖锐问题。如今要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已相当大。中国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代价高昂,但却不那么实用、不那么友好、甚至不那么可靠,可能后患无穷的高铁系统。

  荣朝和认为,尽管不应全盘否定铁路建设的成果,但应该看到,因为铁道部原主要领导自我膨胀,信心太满,步子走得太快,摊子铺得太大,结果造成严重的动车伤亡事故和多方面隐患。事实上,铁路系统又经历了一次不该有的大折腾,亟待拨乱反正。

  他指出,高铁降速,回归常态,这是极为必要的,在需要退的地方,必须退够。而且,不光要尽可能降低已有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更必须认真总结教训,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杜绝同类错误。

  “本来,高铁项目建设问题多多,存在很多低级错误,此前也有人明确提出不同意见,但为何还能闯过重重关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装行业在长达数年内追求的目标,甚至还想被纳入国家战略?”

  荣朝和指出,应该检讨的是,少数人甚至某个人的政治-技术偏好如何影响铁路产业的发展?一个行业部门的主管,如何能轻易“绑架”整个铁路行业,甚至是银行系统、上级领导、地方大员乃至全国人民?高铁建设暴露的诸多体制弊端发人深思。■

  (财新记者 刘志洁 采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