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日报福布斯掐架中国是否税负过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14:10 来源: 新闻晚报

  记者 王毅鹏 制图 任萍

  国人税负全球第二?这个“骇人听闻”的论断随着福布斯与人民日报的掐架正愈发引起公众的热切关注。当然,各国税负比较牵涉到多个不同复杂系统的统计学原理,老百姓显然无从辨别,因此也只能从纳税人的实际感受出发,从而发出“人民日报不信,中国老百姓信了”的呼声。

  多位专家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谁的税负统计更为科学更为合理,这是统计学家们讨论的事情。有关部门更应关切百姓对于税负如此关注背后所隐藏的民意。更多国人显然是希望能够更多分享30年改革的成果,并参与GDP快速增长后的分配话语权。

  ■争论焦点统计方法不科学?

  据悉,《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雇主社会保险、雇员社会保险和增值税(或销售税)的最高法定税率进行加总,得出的总分为税收痛苦指数。

  有观点认为,该统计方法在反映税负高低问题上有几个重大缺陷。简单地说,按照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的统计方法,各税种都选用最高的边际税率来计算痛苦指数,例如,2009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为25%,则相应的痛苦指数为25;同样,个人所得税痛苦指数为45,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痛苦指数为49,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痛苦指数为23,增值税的痛苦指数为17,财产税的痛苦指数为0,直接加总得出中国大陆的税收痛苦指数为159,次于法国的167.9,名列全球第二。

  经济学者马光远对此评论称,在他看来,诸如福布斯杂志等关于税负痛苦指数的国际排名是否科学问题,本身就根本没有任何讨论的学术价值,机构也好,杂志也好,设置一些指标,搞一些排名,不管如何设置指标,都难免挂一漏万,有不科学之处。

  但不可否认,“税负痛苦指数”这个指数本身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其一方面可以说明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一个国家财政支出有多少用于社会福利等民生领域,并非一无是处。

  “就中国本身而言,即使福布斯2009年关于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排名第二并不科学,但可以通过中国宏观税负的真实情况以及社会福利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对民众感知的税负痛苦程度进行衡量。 ”

  ■疑问待解为何财政收入远超GDP增长?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则似乎佐证了 “中国宏观税负确实不低”。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 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确实增长过快,减税势在必行。

  从上半年相关数据来看,中国居民税负呈现上升局势,与世界其他国家呈现的减税趋势背道而驰。根据2011年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年报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同时,上半年财政收入 (其中90%以上是税收收入)也达到5.6万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28%左右。

  很显然,税收收入增幅远大于GDP增幅,更大于居民收入增幅。上半年,我国GDP增幅为9.6%,但税收收入增幅达到31.2%,其中个税收入增幅达到35%,税收收入增幅是GDP增幅的3.25倍。根据各地年初制定的居民收入不低于GDP增幅的目标,居民收入增幅最多在10%,远低于税收增幅。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的税负,都呈下降趋势,就连债务缠身的美国,也通过减税让利刺激经济。

  同时,财政部2010年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65%的个人所得税来自工薪阶层。反观新加坡,同期,占人口总数20%的新加坡富人,贡献了93%的个人所得税。这就是说,由于税收公平性被破坏,本应负担重税的中国富人却没有足额负担,而让工薪阶层负担,中国个税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资税。

  世界银行曾依据国家收入水平提出过税负平均值划分标准,比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而宏观税负水平已超过了中上等收入国家21.59%的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玉栋教授也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还是有些高,主要表现在我国主体税种的最高边际税率相对较高,法定税率水平相比发达国家相应税种也是不低的。而且除主体税种以外,我国还有消费税和其他地方税等,使税收负担的名义水平较高。 ”

  ■核心问题:能否“用之于民”才是关键

  有经济学者指出,从理论上说,“税负”高,不一定“税负痛苦指数”就高。因为“税负”与“税负痛苦指数”是不同的概念。税负的本质,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 “价格”。税负痛苦指数反映的是“公共服务”的性价比。比如北欧的大政府在全球是出了名的,但北欧的公共服务和政府清廉程度也是出了名的。而目前之所以许多人相信福布斯的税负排行,就在于能感受到公共服务提供不够。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也认为,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财政支出过多地用于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甚至是三公消费,挤占了民生的支出。从纳税人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来看,中国的税负“痛感”确实是很高的。

  公开数据显示,以小口径宏观税负 (税收收入占GDP比例)为例,2009年的数值为17.46%,这个数值与发达国家的相关数值相当接近。需要反问的是,公共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服务,哪些能赶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有人直言,政府在住房、医疗、上学、就业、劳保、交通、环境保护等基本生活方面“用之于民”还未达到纳税人的期望,不少费用都需要百姓自己承担。如果税收不能为纳税人的生、老、病、死带来保障,反而被“三公消费”所挥霍,被贪官污吏所侵占,那么再低的税负都会产生很高的税负痛苦指数。此外,征税成本也令人担心。学者李炜光测算,中国税务征收的成本高达5-6%,是美国十倍,日本的5-6倍。这样的成本,自然会转嫁给纳税人。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是有很大的缺陷,不过仅仅指责这些缺陷无济于事。公众在承担了较高的税负后,难以得到与之匹配的公共服务,这才是“痛苦”的根源所在。

  ■应对之法结构性减税

  事实上,福布斯榜单称中国内地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的这则新闻,消息本身没有引起国人太大关注,反而是《人民日报》撰写的辟谣文章掀起中国纳税人的“围观热情”。其折射的是国人对于税收使用透明化以及结构性减税的呼声越来越大。

  中国居民感觉税负重,这与国内税收支出的公开程度、纳税人税款使用的合理性等有莫大关系。在目前“三公经费”居高不下、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度差等情况下,谈税负轻,只能招致国人反感。

  “税负痛苦指数”榜单本是福布斯两年半前推出的榜单,如今却引发一场论战,福布斯总编辑周健工认为,之所以该话题如此受关注,一是因为今年原本个税改革等话题就很火热。而深层原因是纳税人意识的觉醒。当我们交税的时候,关心税收用到了哪里,政府是否有效利用、管理税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如何,税收支出的结构、细节是否透明,这些都是纳税人意识觉醒后很自然会去关注的内容。他认为,财税制度是一国核心制度,体现政府的基本价值观。财税制度在任何国家都是会被激烈争论的制度,没有任何一国的财税制度会让所有人满意。他认为,眼下关键是要有一个透明的、程序化的、通过财税制度的方式来表达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的方式。这在中国是欠缺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