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CPI数据应与居民感受接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06: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魏文彪

  如果CPI数据与多数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切身感受相差太远,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科学性,不利于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因为政府科学决策而得到改善与提高。

  9月20日,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举办“统计开放日”。有网友咨询,为什么发布的CPI的涨幅那么低,而生活中很多东西的涨幅都很高,比如猪肉的价格涨得很快。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解释说,CPI是综合了8大类别的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数字;而普通市民印象深刻的一般是生活必需品中单个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再加上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都可能对CPI数据的感受有所不同。

  由于每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不同,所以每个家庭的消费能力不同,因而对于CPI数据的感受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那些高收入家庭来说,猪肉价格上涨对其生活可能就没有多大影响,所以这些家庭对猪肉价格上涨可能就不会像中低收入家庭反应那么敏感。不过与此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在我国当前,毕竟是中低收入家庭占大多数,大多数家庭收入水平都不很高,所以多数家庭都会对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反应敏感。而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前不单是城市低收入家庭,许多白领家庭实际上都已切实感受到了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对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少白领家庭已经开始节衣缩食过紧日子。可见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对猪肉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有较深的感受,“消费能力不同”并不能改变当前多数家庭生活都已受到CPI上涨过快影响的事实。

  由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能力不同,所以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这确实是事实。比如对于少数高收入家庭来说,就可能不会太过关注猪肉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因为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其生活影响不大。不过,对于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来说,由于其收入的大部分都要用于日常生活,包括购买猪肉与蔬菜,所以其也就会更多地关注猪肉以及蔬菜等价格的上涨。尽管像衣着、电器等价格也会对中低收入家庭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由于这些商品并不属于日常性消费,所以中低收入家庭对这些价格关注相对较少。而由于当前中低收入家庭占大多数,所以可以说大多数家庭都会非常关注猪肉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对猪肉与蔬菜价格上涨反应敏感。

  CPI数据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变动指标,而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情况与多数民众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所以按理说,CPI数据应当尽量接近多数民众的切身感受,而不应因为“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而离大多数居民的切身感受太远。而且统计部门公布的CPI数据将会作为政府部门进行相关政策决策的参照与依据,所以唯有CPI数据与大多数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切身感受相接近,统计与公布CPI数据才会对政府部门进行相关决策起到有益的参照作用。反之,如果CPI数据与多数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切身感受相差太远,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部门进行相关决策的科学性,不利于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因为政府科学决策而得到改善与提高。

  也正因为如此,一方面统计部门在进行CPI数据统计时,应当更加注重相关类别的分类与指标权重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量使相关类别分类与指标权重分配与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相贴近,并由此而使统计出来的CPI数据与大多数民众的切身感受相接近,而不是屡屡让民众感觉与切身感受相差太远。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不应假借“每个人关注点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理由,有意无意地掩盖当前包括猪肉在内生活必需品上涨已对多数民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事实。有关方面应当正视当前包括猪肉在内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已经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事实,通过采取有力调控措施,尽快实现包括生活必需品在内整体物价的稳定,以切实有效地稳定多数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