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平:保障房信贷政策设计上考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7:26 来源: 金融时报记者 胡萍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记者胡萍报道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在就金融参与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回答相关询问时表示,金融参与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需考虑两个原则,第一要防范金融和地方债务风险,第二要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围绕这些原则,在保障房信贷政策的具体设计上,考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大致可以把保障性住房分为四类:第一类,廉租住房。根据政策,在建成之后由政府按照回购协议把这部分房子回收,政府在收购的时候,这部分资金要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第二类,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这部分住房在向保障对象销售的时候,销售收入也是要归还银行贷款。保障对象在购房的时候,还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居民可以用其未来收入归还银行贷款本息。这部分资金安全也是有保证的。第三类,涉及棚户区改造。因为有土地整理、土地价格的升值,所以在建设、销售、回款后,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资金,也能够归还银行贷款本息。
从前一段实践来看,这部分资金的安全性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第四类,公租房。这个量比较大,资金需要也比较多。在设计贷款政策的时候,可以用公租房的租金收入归还银行贷款,还有一些配套性的商业设施,如果将来这些设施出卖也好,用作经营有收入也好,都可以用作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如果再不够的话,恐怕就涉及到地方政府要给予补贴,可以保证归还银行贷款。
关于可持续性的融资机制设计问题,郭庆平表示,现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合格的政府融资平台应该继续运用,这种情况下,能够多渠道筹集资金,也能够保证银行贷款及时收回本金。第二,对于公租房,我们在政策设计方面把贷款期限拉长,原则上不超过十五年,期限长了,每年还款的份额就少了。资金的运筹及安全将能得到保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回答委员询问时表示,“十二五”末以后,中国住房保障方式将逐步转到货币补贴为主。
姜伟新说,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保障的范围、方式、机制、目标和原则,这几年确实都是在不断地完善着。住房保障范围就是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的,没有房子住的和住房困难的。住房困难的包括不成套、几百人共用一个卫生间的,等等。方式还是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这两年实物保障多一点,“十二五”末以后,逐步转到货币补贴为主。
姜伟新表示,实物保障又分为租和售。机制上主要是两个机制,一个是投入机制,一个是建设管理分配运营机制,这两方面也在不断地完善着。保障目标是到2020年末,应该是绝大多数的城镇居民都能住上成套的符合文明、健康要求的房子,到“十二五”末,根据现在初步测算,保障率达到户数的20%左右。保障的原则是满足基本住房需求,小户型、功能全、质量好。
关于保障房建设的投资问题,姜伟新说,以今年为例,就需要1.3万亿元,1.3万亿元对应1000万套房,是对应到结构完成。事实上,我们现在的要求是,三分之一达到结构完成,三分之一出地面,三分之一做到基础浇铸混凝土。因此,以今年为例的话,1.3万亿元不一定全部到位了才能全部开工。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今年下大工夫了,到现在为止已经安排了1520多亿元。地方财政今年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今年财政部代地方发了地方政府债券,中央要求他们大部分要用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这解决了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此外,据姜伟新介绍,包括基本住房制度建设和有关的顶层设计正加快建立。关于住房保障这项工作的顶层设计,第一位的是基本保障制度的问题,即我们国家究竟住房保障的范围是什么、方式是什么、机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