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汽:与菲亚特绑腿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9 01:48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余跃

  自主围城之案例二

  样本意义

  广汽迫在眉睫的使命,就是证明其自主战略在中国市场的生命力。找到了菲亚特这个愿意在广汽发展自主品牌方面提供帮助的合资伙伴,广汽自然需要把自己和菲亚特牢牢“捆在一起”。

  依托菲亚特的技术实力,广汽正在大张旗鼓地发力自主品牌。

  日前,来自广汽乘用车公司的消息称,其第二款全新自主品牌车型——传祺SUV将亮相于2011年广州国际车展。据了解,这是一款基于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166车型平台打造的新车型,主攻大尺寸高端SUV市场。

  在前一个十年的“合资时代”,广汽已经依托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合资企业赢得了一些掌声,而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自主导向”时期,广汽迫在眉睫的使命,就是证明传祺及其自主战略在中国市场的生命力。

  自主战略

  “传祺SUV是广汽概念车X-power的量产车型。”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SUV车型的导入,一方面弥补了广汽乘用车在车型种类上的弱项,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广汽切入国内日渐增长的SUV市场的计划。

  吴松认为,目前,主流城市型SUV的轴距都在2.7米以下,轴距在2.7米以上的SUV也就只有广汽丰田汉兰达等寥寥两三款。但在市场销量上,大尺寸SUV的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今年前三季度,汉兰达等大尺寸SUV的销量同比增幅基本都在10%以上,而东风本田CR-V等其他SUV的销量同比增幅基本在5%以下),很多厂家都对这块蛋糕跃跃欲试,“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大尺寸SUV市场将大有作为”。

  3年前,广汽才确定自己的自主品牌发展思路,这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主流车企。对于广汽而言,缺少自主品牌是其一直以来的短板。对于广汽而言,在接下来的这个“自主十年”,需要的不是战术调整,而是配合整个自主进程的战略调整。

  捆绑效应

  围绕“本土资源”的收纳问题,广汽自始至终就没间断过——从自主品牌基地奠基(2007年11月)到与菲亚特的合作、合资,捏在广汽手中的“本土资源”已经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广汽将有更多的资源和条件来实现其自主战略。

  菲亚特是全球小车专家,十多年前就曾进入中国市场。但2007年,因南京菲亚特解体,菲亚特几乎消逝在中国消费者的视线。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期间,菲亚特宣布了在华的重振计划,以进口车的形式恢复在华业务,同时加快新合资公司的建设。

  不过,记者了解到,受销售渠道和产品定价等因素影响,菲亚特的进口车业务一直不温不火。

  一个是百废待兴的外资品牌,一个是自主创新的中国后来者,两者相加如何实现双方增值?

  从时间上来说,广汽与菲亚特技术合作在先,合资在后(2007年9月,广汽与菲亚特进行技术合作,引入发动机技术;2010年3月,广汽菲亚特合资公司正式成立)。而在与菲亚特搞技术合作的两年时间里,广汽即对阿尔法·罗密欧进行了深度解剖和研究。不仅如此,在广汽与菲亚特合资后,新的公司还有望获得阿尔法·罗密欧的销售权,进而获得该车型的生产资源,这无疑会使广汽自主多一个力量支点。

  利用菲亚特对于中国市场的渴求,广汽不仅找到了新的“技术支点”,还希望开拓一个新的局面——除了前期基于阿尔法·罗密欧开发的传祺轿车及传祺SUV车型外,后续菲亚特的小型发动机也将为广汽后续自主车型的开发提供帮助。“广汽自主品牌的车型开发思路,是从中高级车切入,进而往下延伸。”广汽一位高层表示,未来菲亚特在小型车方面的经验和发动机等技术都将为广汽自主品牌提供支持。

  找到了菲亚特这个愿意在广汽发展自主品牌方面提供帮助的合资伙伴,广汽自然需要把自己和菲亚特牢牢“捆在一起”。不过,此时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广汽要想在发展自主品牌道路上走得更远,除了“捆绑”菲亚特之外,一定不能放弃与合资伙伴丰田和本田合作开发自主品牌车型的努力,“相比菲亚特,丰田和本田的技术地位在中国更有说服力,如何将这两者的核心技术为我所用,广汽还要拿出更多的智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