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林采宜:存款搬家倒逼利率市场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1:1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林采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1月中旬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0月人民币个人存款净下降7272亿元。与此同时,面对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头寸紧张的银行不断扩大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存款流入,2011年前三季度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超过1.7万个,期限从一两天到一年以上不等,发行总规模逾13万亿元。

  银行大规模发行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通过利率竞争抢存款,看起来仿佛是拆邻居的墙补自家的洞,之后邻居们也如法效仿,变成相互拆墙,最后的格局就是银行集体在那里拆东墙补西墙,左右手互搏,把资金从存款科目一把一把地挖到理财项下的同业往来里去。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通胀率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长达21个月。一些资金尤其是个人存款通过不停“搬家”,在不同的银行、不同的理财产品中流窜,寻求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

  理财综合征愈演愈烈,其病根很简单,那就是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

  从1996年到现在,人民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了15年,到目前为止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只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仍受央行的上下限管制。

  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经济的合理结构和长期增长,而引导要素资源有效配置的是价格,行政干预导致价格信号失灵,进而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中国经济高能耗、低效率的野蛮生长模式在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中慢慢走向悬崖,资源价格的制度改革成为唯一可行的勒马缰绳。

  在各种生产要素中,资金(资本)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经济的血液。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使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扭曲和失效,利率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尤其是在通胀环境下。而且,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人为压低了人民币存款的利率,并通过利率传导机制,不同程度地导致Shibor、回购利率、央票发行利率、国债利率等基准利率被压低,从最底层影响资金这一核心生产要素的价格,造成资金价格的系统性扭曲。

  此外,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下,处于资金卖方市场地位的各商业银行仅凭存贷差而坐享其利,乃是中国银行业在经营管理上长期为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价格竞争从来都是市场竞争的核心手段之一,利率上限管理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大型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进而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低下。

  最后,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还会造成事实上的利率双轨制。大至银行理财产品,小至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资金的实际利率早已和银行存款利率脱钩。

  30年的市场经济实践证明,价格双轨制是权力寻租的温床,资金价格也是如此,在利率双轨制下,温州民间信贷危机里面有多少个资金倒爷的黑手?

  从目前存款搬家的趋势来看,利率双轨制正在引导资金脱媒,大量存款流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流向“理财产品”,而理财产品现在恰恰又是在整体监管环境方面监控比较薄弱的一环。资金进了理财渠道之后,到底跑到哪里?如何去运用?怎样产生收益?没有一个非常系统的管理模式。

  众多“理财产品”背后,是越来越大的影子银行,由于正规的银行信贷放松不能泽被众生,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催生了国企与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的繁荣,形成了中国版的“影子银行”。借用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估算,中国“影子银行”信贷的总规模在12万亿元,其中地下信贷的规模约在4万~4.5万亿元。

  新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银监会经济金融分析会上叫停了一个月内期限的理财产品。在笔者看来,废除利率管制外的其他任何管制,都不过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导致存款搬家的原因是利益驱动,而不是什么期限结构。“叫停”只能让一个月期限内的理财产品技术性地调整一下期限,往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以及不定期的各种理财产品归类。

  如果说温州危机昭示着民间地下信贷是一颗随时引爆的地雷,那么,十几万亿元理财产品所涌入的“影子银行”则是一片浩瀚的汪洋。疏还是堵?这已经不是智慧和判断力的问题,是决策的思维方式。

  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他们在放松管制和不断的产品创新浪潮中被迫取消了名存实亡的Q条例,使利率彻底市场化。但愿这次尚主席的叫停,只是权宜之计。

  金融是百业之母。理财产品的汹涌澎湃、温州高利贷者的前赴后继,实际上是对存款利率管制在特定经济背景下的一种过激反应,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已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必解之扣。

  (作者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研究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