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不达标专业将停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4:19 来源: 深圳商报主持人:胡 蓉
据报道,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教育部昨日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办大学不是种土豆
吴睿鸫:教育部出台这项公共政策,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高校教育发展,实则迎合的是功利化的就业率。如果各个高校都按照“随行就市”思路设置专业,等到四年或若干年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即便都是“火热”的专业,照样也会“供过于求”,到头一样会面临就业难。这一阵,总看到电视上说土豆难卖,原因就是去年土豆太抢手,大家都来种,结果就难卖了。难道我们办大学也要像种土豆这样干吗?
更为重要的是,以绝对数字化主义设置大学的专业,试图使其“随行就市”,这种做法无疑是天真可笑的。按照这种逻辑,像马列主义、哲学、考古等“冷门”专业,就业率一直不高,那么是否应该全部取消呢?当下流行的高尔夫、博彩等时髦专业,是不是应该变成高校的“主打”或“首席”专业呢?不好就业的专业,大都是基础性的学科,是“根基”。有些高校明明是教育与现实脱节,教学假大空,却把罪过全推给了不会说话的“专业”,这与把责任推给“临时工”有何两样?
高校专业设置到底谁说了算
丁慎毅:规范学校扩专业错了吗?看上去,没错!比如在我国,已有近300所高等院校开设主持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1万多名“主持人”,就是每个电视台年年换主持人也用不了。而在主持人的故乡美国,根本没有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教育,而且世界上多数传媒大国都没有这个专业。但是,教育部用就业率规范高校专业设置,其中的弊端已毋庸赘言。
因此,专业的设置不能由教育部来规范,而是让高校自己规范。这就需要推动高校的自治,让高校在权力上去行政化,办学资金要靠社会募集,信息要公开化,这也是很多世界名校的通行做法。当资金靠社会募集、业绩靠公众监督的时候,“乱扩招”和“被就业”问题不说迎刃而解,至少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行政化手段规范高校专业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而推动高校自治则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