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夏斌:稳健货币政策护航实体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4 01:01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夏欣

  “明年中国仍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相较GDP(国内生产总值)8%~9%的增幅,应保持合理的信贷投放,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随时微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2011产业中国年会”上表示。

  夏斌表示,真正做好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大的原则。“一年12个月,一年365天,世界情况随时在发生变化,中国国内情况也在变化。因此,央行应该前瞻、动态地把握好货币政策的精确度,这是非常复杂的。”

  货币政策稳健但比2010年偏紧

  2012年,中国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欧美经济恢复缓慢,外需减少;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也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如何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要求的“稳中有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而非量的目标实现?

  夏斌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发展的逻辑没有变,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要趋缓。因此,我们就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他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做了进一步解释。“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是确保实体经济,保持GDP在8%~9%的合理速度的货币供应。”

  相对于危机前,中国的外需在减少,高投资水平不能够持续,而且已经形成了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平台亦隐藏着风险。夏斌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比前两年而言必须相对紧缩银根。“相对于2009年、2010年的货币政策,明年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但保持实体经济平稳增长的正常货币供应不应该减少。”

  夏斌特别强调,目前市场关心的微调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放松银根,也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方向扭转,而是针对中国金融市场融资效率不高,在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同时,调控贷款规模、社会融资总量等。

  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例,夏斌建议,要加强结构性的调整,加强微调,向中小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

  “要真正做好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大的原则。”夏斌表示,即使再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的动作,也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变化。

  积极财政+开放市场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这是今年中央精神工作会议的主基调。其中,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被赋予了更主动的含义。

  而且,在现行融资体系和银行体系改革不到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更需要其他政策措施进行配合和协调。

  在夏斌看来,2012年,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在结构调整。而结构调整能否成功,关键在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这轮宏观调控能不能坚持下去的关键,也是结构调整的关键。”

  基于中国目前的财政赤字状况,夏斌认为仍然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余地和空间。比如,加快财政结构支出制度的改革,加快结构性紧缩的步伐,向战略型行业倾斜,特别是向小微企业倾斜,向有助于扩大消费型的各种资助体系,包括社保、医疗、教育等体系的倾斜。同时,必须向结构调整和价格改革补贴支出倾斜。

  夏斌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方向仍坚持不变:稳定房价,坚持房地产以消费品为主导,继续打击投机炒房。能不能调控好房地产市场,是明年宏观调控的关键和难点,而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新政策对旧有政策的替换显得尤为关键。

  “可以择机出台高额累计交易税逐步替换限购政策,遏制炒房。此外,出台租房指导价格,保护租房者利益。同时还应该加大力度推动保障房建设。”夏斌表示。

  夏斌强调,经济稳步增长,还必须加快国务院关于新“非公36条”的全面落实。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支持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全面进入中国各个产业投资,亦被称为“新非公36条”。

  “在外需急剧减少,房地产投资明年会下降的情况下,稳定增长必须要有新思路,必须开放市场。必须依靠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教育、医疗、金融、能源、铁路等各项领域投资,以填补政府投资不足。”夏斌说。

  此外,国家应该拿出战略勇气促进消费,以此迅速培育中国的大消费市场,真正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明年的外部环境更加不乐观,投资又受机制的影响,要保持稳定的增长,要保持高就业率,必须扩大消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