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东部对普通务工者的吸引力在下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0 02:52 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春节还没过完,沿海不少地区的企业就开始高喊招工难,“用工荒”,今年“为什么荒”得这么早?“用工荒”的现象真的越来越严重了?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用工荒”的现象?请看《今日观察》分析。

  问1:今年荒得是不是更厉害?

  张鸿:(《今日观察》评论员)现在四川、安徽这些地方已经开始留农民工,比如说他们会分解到县,争取留下多少农民工来,因为当地也要招商引资,也有一些企业来了。这些地区凭什么有勇气或者有底气来沿海挖人?对于很多外出打工者来说,他要算这个机会成本。过去可能我就是少种点地,少收点粮食,那么我就到这边来多挣点钱。但是现在家里的收益开始增加,那么我放弃的这个机会成本就开始加大。我们在人力市场做了一个调查,收入预期基本在两千到四千左右,但东莞或者深圳的这些企业不大能接受。所以现在招工很难了,就出现了暗暗的抢人,如果这个事态再持续下去,可能就要开始公开抢人了。现在看来,东部对普通务工者的吸引力在下降。

  张车伟:(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我们的“用工荒”已经是一个常态化的趋势了,这种常态化不仅是过去春节才有的“用工荒”,现在是常年“用工荒”。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各地都有“用工荒”,过去都是东部沿海,尤其是经济集中的地方,比方说珠三角、长三角这样的地方“用工荒”。过去是输出人的中西部地区,现在也是“用工荒”。这种常态化从时间的层面来看,然后从这种横截面的区域层面来看,都表现为“用工荒”,这确实是一种常态化的趋势。

  问2:“用工荒”局面如何求解?

  张车伟:所谓的“用工荒”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来说的,对务工人员来讲就不是“荒”,是好事。路径实际上也很清楚,要么我用比较好的条件、好的工资来留住工人,或者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实在不行,那么只有到一个更高的产业层次当中去,然后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一些产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个“用工荒”会逼迫着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它是必然的一种出路。

  张鸿:我手上拿着这样一个卡,这张卡是一个人才市场的进门卡,这是月卡。这个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是十块钱一张票,一张票在一个星期内,你可以随便进。30块钱是月卡,如果是50块钱的,那么就是可以三个月之内不断地来。后来他们跟我说,这是因为他想不断地来挑工作,所以这个时候企业这个甲方相对来说,已经处在一个被挑选的位置。在这个时候,不能把整个经济升级的压力全让企业来扛,我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也罢,中央政府也罢,都应该做一些事情来分担企业的压力,比如减税,还有金融环境等等,有没有金融企业愿意给微小的企业一些帮助?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应对这个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