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银行三年25万亿信贷热衷垒大户 中小企业仍缺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01:4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章文贡

  自去年以来,中小企业主普遍遇到这样一个困惑: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激增,按理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有所缓解,但实际情况却是中小企业“缺钱”问题越发严峻。

  原因无他,银行的信贷结构出了问题。

  大量中长期项目在过去几年迅速上马,吞噬了25万亿信贷中的绝大部分。根据审计署的数据,2010年末,地方债务规模达10.7万亿,其中相当部分是在2009年以后形成的。

  因此,从宏观层面看,银行信贷规模增大似乎便利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但从微观层面考量,银行却变得更倾向于垒大户,信贷结构的这种变化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凸显。

  银行业一家独大

  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各类金融业态中,银行业素来一家独大。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07.9万亿元。

  而与此同时,近日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149%。

  这意味着,银行业总资产在中国金融业总资产中的占比高达90%。

  “中国的金融业由银行主导,这种结构导致了实体经济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渠道。”业内人士表示,但与银行信贷相比,债券等直接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且一直是监管层倡导的发展方向。

  回过头去看,由于政策层面的推动,过去几年,债券、保险、信托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业态也确实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突破4万亿元、5万亿元和6万亿元关口,2011年达到6.01万亿。与此同时,去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也逼近5万亿元大关,达到4.8万亿元。

  但与银行业总资产增速相比,上述金融机构的资产增长可谓小巫见大巫。从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间,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超过25万亿元,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快速攀升。

  截至200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52.6万亿元。到了2011年末,银行业总资产更是增长到111.5万亿,四年间的增幅接近100%,相当于年均增长14.7万亿。

  从增量上看,银行每年增加的资产规模超过了其他金融业态增加的总和,这也意味着,银行业在金融业总资产中的占比在过去几年仍在上升。

  中小企业缺血

  银行业信贷规模快速增长,按理来说,实体经济获得银行贷款将相对容易。但对于诸多的中小企业来讲,实际感受却并非如此。

  以2010年为例,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增加1.72万亿元,而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元。换句话说,新增小企业贷款仅占全部贷款比重的21.6%,但小企业数量远远多于大中型企业。

  “在过去三年,有相当部分的银行信贷投向了政府的中长期项目。目前,这些在建项目规模巨大,一定的投资惯性下需要银行信贷持续投入。”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称,这种背景下,央行如果放松信贷,结果可能是大量贷款资源被新老项目吞噬,私人部门依然难以融资。

  从2009年以后的实际情况来看,2010年、2011年,信贷规模控制严格。为了保证在建项目的顺利进行,银行大规模的信贷资金配置在这些项目上,素来不受重视的中小企业更难以获得信贷资金。

  “此消彼长,这也是去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此突出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表示,此外,信贷资金大量投向大项目,垒大户现象加剧,银行贷款集中度也在快速攀升。

  事实上,对于贷款集中度的问题,监管机构近日已发出警示,多家大型银行对铁道部贷款余额均已超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15%的监管红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