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民生”润泽民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1 06: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现在,我们农民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科技知识和文化娱乐。我们不缺米、不缺面,需要的是送部科教片。”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开封县电影放映公司经理郭建华说,“让农民看一场科技电影,就能学一门致富技术,也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郭建华代表给农民放了38年电影,最了解农民的需要。2010年,她提交了《关于在农村推广科教影视放映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给农民放映科技电影的经费列入了县财政预算,“一年解决30万元,让农民看了6000场科技电影,还放映故事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农民也看上国产大片了!”
郭建华代表的期待道出了基层群众的心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加强烈。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0.4以下,居民生活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文化需求呈现井喷之势。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变化,把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送到基层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等快速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但总体上,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代表委员们呼吁,要确立保障“文化民生”的理念,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抓物质民生一样抓“文化民生”;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眼睛向下、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要让更多文化产品的创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基层吸取营养,在一线激发灵感,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目的,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创作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要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切实改变“上百元看一场电影”、“上千元看一场演出”的现状,回应群众对“票价高”、“图书贵”的呼声,让更多人能进入艺术的殿堂;
要科学布局文化设施,在投资建设大剧院、大广场、大书城的同时,关注小剧场、小公园、小书店,在村镇、社区中投入更多资源,织就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文化的高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文化的品位,决定国家的品位。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并且强调,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只有推动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基层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