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的大地与流动的政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04:2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王中忱
——对3·11之后日本社会与政治走向的观察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东部的地震和海啸,不仅给受灾地区带来巨大创伤,也深刻影响到日本整个社会,其后果,也许要到若干年后才能清楚显现出来。
但巨大的灾变犹如强烈的闪电,会使那些隐而不显但实际牵涉到社会整体结构的环节和因素突然呈现在人们面前,以此为线索进行追踪考察,则有可能对日本社会与政治的基本结构与未来走向做出清醒的分析和判断。
驻日美军的“友人作战”行动
在2012年3月11日举行的“东日本大震灾一周年追悼式”上,现任首相野田佳彦代表日本政府的致辞里,对“来自海外的温暖援助”表示了感谢。那么,究竟哪些提供援助的国家或地区给日本国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按日本官方辞令和提供的数据为线索去考察,可以断言是美国。
这是有调查数据可以佐证的。据日本内阁府2011年12月3日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受访者中回答说对美国抱有亲近感的人达到82%,是自1978年实施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点。日本内阁府此项调查的负责人分析说:在东日本大地震救助活动中,美军通过“友人作战”所表示出来的献身精神,让日本国民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连带感,这是导致对美亲近的原因之一。(《朝日新闻》电子版2011年12月4日)
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军的“友人作战”。这项广泛影响到日本国民对美感情的行动,在中文媒体里似乎很少被提及,人们记忆更多的,可能是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之后,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发布的信息杂乱暧昧,把危险区域划定在该核电站半径20公里之内;而美国政府则在3月16日发出“劝告在日美国公民立即实施避难”的决定,并把避难范围划定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半径80公里之外。日、美政府各自划定的避难范围相差如此悬殊,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相当大的恐慌和混乱,是不言而喻的,但直到4月14日,美国政府的避难劝告还在继续(《朝日新闻》电子版2011年4月15日)。不过,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实际上,在地震发生当天,美国政府就迅速做出反应,随即以太平洋战区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为总指挥,以驻日美军为主体,展开了救助行动。到4月7日,美军投入参与“搜索、救助、物资运输”等方面的人力近6000人,最多时甚至达到2万人,出动航空机100架(最多时160架),以及包括核动力航空母舰在内的多艘军舰。同时,为了应对核电站的泄漏事故,美军还专门派遣一支应对NBC武器即核武器、生化武器的专业特种部队来到日本(参见《读卖新闻》电子版2011年4月7日报道《米軍トモダチ作戦、原発対応·復興支援に軸足》)。在此过程中,日本自卫队当然是积极配合,联合行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既是面对巨大自然灾难所展开的一场救助活动,又是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在日本国内和近海海域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陆海空三军综合立体的军事行动。
美日同盟的再确认
但这场行动又不仅仅限于一般的救灾,其实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周密的政治、文化的战略性考量。据最近透露出的信息说,设于夏威夷的美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在接到政府援助日本的指令后,即在司令部内征询适合这次行动的命名,时在司令部东北亚政策课负责日本事务的职员保尔·威尔克库斯提出“友人(TOMODACHI)作战”计划的议案,得到威拉德将军的认可。威尔克库斯是一位退役军人,曾在美军设置在日本的空军基地服役,他解释说,他的提议是从《圣经》里的格言“危难时刻的朋友才是真正朋友”联想而来的,希望日本国民能够从这样的意义理解美国的行动(参见《读卖新闻》电子版2011年5月20日《まさかの友こそ真の友…モダチ作戦命名秘話》)。而在大规模的救灾活动结束后,“友人作战”的行动并没有停止,甚至扩大到民间的体育、教育等层面,当然,“作战”的表述开始淡化,逐渐被改换为“运动”。据《朝日新闻》的报道,2011年11月8日,美国驻日大使曾宣布,作为“友人(TOMODACHI)”运动的一环,向受灾地区少年棒球队赠送运动用具、运动服等(参见《朝日新闻》电子版2011年11月8日报道《少年野球に「トモダチ」支援 道具など提供 米大使発表》)。这一系列活动都表明,“友人(TOMODACHI)作战”行动其实包含着硬软两面,而软的一面将会持续得更为长久。
如果放长时段进行多侧面考察,则可以看到,美军“友人作战”行动及其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偶然灾变导致的偶然结果,而是美日同盟的结构性产物。如所周知,自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以来,1950年代确立的美日同盟应该怎样调整,便成了一个问题。“脱冷战”的社会要求和加固美日同盟的政治操作相互冲突斗争,几乎成为日本政治的难解之结。2009年8月民主党在大选中获胜,当时担任首相的鸠山由纪夫既强调加强日美同盟,又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且承诺把普天间美军基地迁移到冲绳县外,最后终因无法兑现承诺而不得不辞职下台。就此而言,美军在东日本大地震中的“友人作战”行动,实在是恰当地抓住并充分利用了震灾这一契机,实现了对美日同盟的再加固,是对美国强势回到亚太地区有力的呼应和配合。
当然,对此进行反对和抵抗的社会运动是存在的,特别是冲绳岛上的众多住民,强烈要求美军基地迁离,即使在“友人作战”的氛围里,也对日本政府对驻日美军的赞美性评价提出了尖锐质疑(参见《朝日新闻》电子版2011年6月2日《「米軍の意義」に沖縄県が異議》),但这些声音在主流媒体上形不成话题,很难引发广泛的社会回响。在此脉络上再看前面引述的日本内阁府《外交舆论调查》,将之作为“友人作战”的措施之一解读,似乎也不为过。
“桥下维新”与大都市问鼎国政
包括首相在内的政府首脑频繁更迭,是近年日本政治的一个特点。短命内阁在应对危机时的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在此次东日本大地震中暴露无遗,遭到了社会各方的批判;与此同时,一种渴望出现“政治强人”的思潮迅速滋长,并伴随着近年不断涌动的地方自治运动,在地方首长的选举中发挥效用。本来已经连任三届无望续任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大地震发生不久再次顺利当选,显然是利用了震灾及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公众“惊愕”,也表明众多选民渴望政治强人心态的另一侧面,即在无意识中停止或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
按照日本现行选举制度,首相由大选获胜的政党推举,是间接选举的产物;而地方首长则由选民直接选举,这使得其个人魅力更成为关注点。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地方首长,应该是新任大阪市长桥下彻。
桥下出身平民,少年时代曾历经生活艰辛,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从事律师工作,2007年宣布参加大阪府知事选举,正式投身政治。2008年1月,桥下以183.2857万票当选,就任后立即发表“财政紧急状态宣言”,大幅度削减大阪府财政预算,把政府的人事经费、行政经费作为主要削减对象,并从自己做起,把府知事的退休金削减一半,从而获得市民的广泛支持,也吸引了媒体的持续关注,上任后始终人气不衰。2011年,桥下提出“大阪都”构想,希望改变现行的大阪府与大阪市分立的局面,把大阪组建为类似东京都的府、市一体化的地方自治体。桥下的构想遭到时任大阪市市长的平松邦夫的激烈反对,为此,2011年11月,桥下在大阪府知事任期届满的三个月之前宣布辞职,参加大阪市市长选举,最终以20万张票之差击败平松,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先当选府知事后当选市长的人物。
由于桥下的盟友顺利接任了大阪府知事,按说在桥下就任大阪市长后,可以推行他的府、市一体化的“大阪都”构想了,但由于大阪市是直属中央政府的所谓“政令市”,地方政府的体制改变,与国家的现行法律法规发生抵触,于是,桥下宣布他率领的地方政党“大阪维新会”准备参加下一届众议院选举,决心问鼎国政,并模仿明治维新时期的志士坂本龙马,制定题名为“船中八策”的选举公约,并把地方政府体制和“首相公选”作为选举的讨论焦点,主张改现行的首相间接选举为直接选举。在日本现在的政党政治疲软无力的状况下,“桥下维新”的这些举措,都成了吸引人眼球的媒体话题。
桥下出身草根阶层,善于体恤民情,敢于挑战现存政党体制和官僚体制,并能够向自己开刀,就任大阪市长后,再次宣布降低市长退休金额度,而他参加市长选举所用经费,仅为他的对手的三分之一,据说是过去20年间市长选举中所用最少的一位。这些都给人一种清新的印象。但桥下政治立场保守,先后在大阪府、市推动“教育基本条例案”的通过和实施,甚至以行政方式,强制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入学式和毕业式上起立齐唱日本国歌,限制大阪府职员工会的活动,遭到了进步的知识人的批判。“桥下维新”问鼎国政,将给日本政治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会是牵动日本政治发生结构变化的力量,还是稳固不动的日本政治结构上面飘过的一阵旋风?还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