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80后腐败现象”不宜标签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1 04:49 来源: 深圳商报

  □ 王传涛

  一直以来,职务犯罪多集中在掌握较大权力、处在较高位置的中年人或临近退休人员身上,多数单位把廉政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59岁现象”、“45岁现象”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近一两年来已审结的“80后”为犯罪主体的案件进行调研。在审理公职犯罪案件中,发现低龄化趋势明显,“80后”为犯罪主体的案件犯罪金额合计达2000万。

  公职犯罪呈现“80后现象”,是一个新的社会命题。常理来讲,“80后”年轻,有知识、有文化、有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80后”初入社会,一腔热血,本该凭借优势建功立业,不料却与社会期待完全相左,出现大量腐败案例,令人扼腕。对于反腐与纪检部门来讲,如何预防“80后”官员的职务犯罪,显然成了当务之急。

  可是,公职犯罪呈现“80后现象”,应该算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吗?在笔者看来,如果整个权力结构之中出现了“80后腐败现象”,在10年之后会不会出现“90后腐败现象”、在20年后会不会出现“00后腐败现象”呢?而当所有的年代标签都贴上“腐败”二字时,我们又该去哪里寻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民公仆呢?

  客观说,“80后”一代的工作与生活并不幸运。这并非是矫情,学校乱收费、大学大跃进、高房价、高物价和高失业都让“80后”给赶上了。因此,生活不易成了许多“80后”官员贪腐的理由与借口。去年8月份,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机关党委办公室的业务助理、“80后”周某因父亲病重欠下医药费,自己又急需钱买房结婚,便打起了贪污购书款的主意。他虚报钱款用途贪污138万元。可以看到,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一些“80后”官员,贪污腐败已经成了弥补家用的最主要手段。“80后”,这个所谓的学历高、有独立思想的群体,也就随着而立之年进入“泯然众人”了。

  可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幸与不幸。工作生活的艰辛,根本不足以成为腐败的理由和借口。之前的“60后”、“70后”如此,之后的“90后”、“00后”更是如此。而作为反腐部门,也不应该在腐败与年龄阶段之间做简单的连线题。可以肯定,如果绝对的权力仍然得不到有效的约束与监督,如果不把权力这只老虎关进笼子,腐败就会成为必然。腐败的必然,与年代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学历无关,与理想无关。无论是“59岁现象”,还是“45岁现象”,还是“80后现象”,都不足以成为一个特殊而个别的现象。在反腐领域之中,年龄阶段上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无法掩盖权力运行现状中的沉疴和痼疾。

  《杯中窥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些“君子固穷”的人写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可是倘若这些骂官忽得官位,弄不好会和李白一样要引官为荣。显然,小学生也好,“80后”也罢,喜欢做官的原因不在于这一代人的思想与品德出了问题,而在于附着于权力上的利益太多太多,对权力的把持者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因此,反腐要做的事就不应该只是在年代标签上贴上“治腐”二字,而应该剔除掉附着于权力上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