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扩内需的重担: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流通革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11:23 来源: 《中国商界》杂志

  在我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迫切需求下,开展一场自上而下的 “流通革命”,从而建立起真正基于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将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实行积极的流通体制改革,提高民众的消费“底气”,在这个时候,正当其时。

  在全国“两会”上,肩负扩内需重任的流通业受到各界人士的多方关注,流通体制改革成为包括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财政报告中都提及的重点。

  全国十一届政协经济委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政协会议上也专门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流通应纳入先导性国家战略”的主题发言,建议把流通业先导性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张志刚表示,之所以提出把消费流通视为先导性发展战略,主要因为消费流通业战略地位还没有被很多人认识,甚至未被一些地方部门领导认识。

  的确,流通作为生产通往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其规模影响着消费的实现程度,而且其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物质技术设施、网点布局等都影响着消费的实现。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结构和速度,直接影响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的升级。

  现阶段,无论是消费结构、消费成本,还是消费模式,都对我国流通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急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流通结构和组织模式。

  消费结构升级的先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逐渐被激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成为消费者消费需求演进的趋势。

  众所周知,消费需求的升级,对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由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由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的转变,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这些都是消费升级的明显特征,这种转变将为流通业创造出新的机遇与发展空间。

  事实上,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同的经营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便利店以靠近顾客、方便购买为特点;专业店以专营某一品牌商品、满足消费者品牌需求为特点;折扣商店则以廉价商品吸引消费者;百货商店以经营范围广、经营品种多为特点;购物中心以“一站式”购物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特点。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不同的业态具有各自的定位和特色,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多种业态优势互补和合理化社会化的商业网络,将不断拉动和促进消费的升级。

  另据洪涛介绍,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消费升级需要流通产业来提供,这对流通业的新业态、新的经营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我国商品流通主体中,中小流通企业占绝大多数,较小的流通企业显然难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规模经济效应,不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虽然我国流通业在企业数量增长、店铺建设等方面较为突出,但是在流通组织化、规模化发展方面比较滞后,这不但阻碍了流通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而且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从国外流通业的发展来看,大企业为主导的格局是流通业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据了解,截至2011年12月31日,家乐福中国内地门店总数为203家,2012年新开店计划将达30家。截至今年2月1日,沃尔玛已经在全国21个省、4个直辖市的140个城市开设了370多家商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我国行业内既缺乏全国性的大型流通企业,更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流通企业。因此,只有对业态结构进行调整创新或引进新型业态,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要。

  消费成本回落的抉择

  比起消费结构升级所带来的便利,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成本,这迫切要求加快流通效率的提升。

  在自身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而消费者又对价格因素比较敏感的情况下,流通企业只有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商品成本,进而降低销售价格,才能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中国物流成本去年和前年占GDP的比重都比较高,达18%左右,相比起大部分发达国家8%-10%的比重,中国贵一倍。

  他还表示,促消费在我国流通业具有很大的空间,物流成本至少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降下来。

  但目前由于我国流通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高物流成本直接“卡”了民生的脖子。

  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物流平台相对数量较少、水平较低。因此,加强联系、互相协作,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迫在眉睫。先进的流通基础设施和现代流通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在实现现代流通企业规模经济的同时,还将有效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成本,降低流通费用,为其形成价格优势、规模优势和网络优势创造条件。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说外资零售企业在华的发展速度不如以前,但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企业可以看出,以品牌、技术和管理作为支撑的外资商企在运营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依然不能忽视。

  从商流时代向现代物流时代转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流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应力求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流通行业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流通行业正显示出“技术密集型”的特征。现如今我们必须在流通环节“动刀子”了。

  消费新模式的需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倡导现代消费观念,增加消费的文化内涵,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引导居民时尚消费成为重要内容。

  一些新兴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出现顺应消费趋势,丰富了消费选择,并发挥出创造消费的巨大潜力,促进消费总量的增长。

  从去年的“双11、双12”开始,到今年春节、情人节再到三八妇女节,各电商平台间的争斗如火如荼,纷纷绞尽脑汁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实惠”,诸如低价促销、满百返现、秒杀、团购、免运费等形式花样百出。各种新型消费模式对流通的快速发展提出更高、更快的要求。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以信息丰富、成本低廉、方便购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为特点的网上消费,对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种消费模式本身就是流通创新的结果,它要求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市场环境。只有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条件下进行公平、公正的交易,才能真正发挥网上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

  同时消费模式的变革催生物流服务方式创新,建设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成为现代流通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现如今电子商务在我国仍不成熟,我国正面临商业网点布局缺乏规划,结构失衡现象严重,影响消费需求的实现,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将会是巨大的挑战。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说,流通上连着生产,下连着消费,只有三者协同起来,才能真正让流通“通”起来。所以,在流通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将流通放在生产、物流、零售等整个产业链的基础上考虑。也只有这样,流通改革才会长远、有效。

  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零售商都采用联营、引厂进店及向供应商收取各种“进场费”的“食利型”盈利模式,这种模式在推动我国百货店、连锁超市等业态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所造成的零供矛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弊害也不断显现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号称“天天低价”的大型超市并没有使消费者感到商品价格的低廉。

  如果不改变国内零售商长期养成的不是通过商品“盈利”而是“食利”的经营模式,这种特有的的二元结构必然会长期存在下去,零售商所承担的扩大内需和刺激居民消费的重任将难以实现。

  扩大内需,流通先行;贸易强国,渠道为本。流通业能否完成这场艰苦卓绝的突围战,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