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蔓延的“页岩气革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6 21:11 来源: 新产经文/张天舒
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国际能源市场又起风波。2011年中东北非事件之后全球油价一路攀升,日本核泄漏引发人们对核能源的担忧,新兴市场国家对能源需求徒增,伊朗宣布对欧盟禁运原油……能源市场的情况实在是糟糕透了!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兴起了一股力量试图“静悄悄地”改变目前的状况,人们相信它会重塑未来世界能源结构和格局。
“十年来最大的能源创新”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和砂岩气、煤层气一起并称为三大“非常规天然气”。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由于页岩是淤泥沉积形成的岩石,质地坚硬,开采难度很高。但如今随着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不断飙升,同时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改善使成本不断降低,页岩气的经济效益逐渐突显。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中东、拉美、北非和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年度能源展望2011》报告预测,美国页岩气远景储量为23.42万亿立方米,远高于2010年预测的10万亿立方米,较美国天然气资源委员会(PGC)预测的18.72万亿立方米高出25%。2009年,美国已探明页岩气储量占天然气资源储量的14%,预计203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可以预期的是,由于页岩气的成功开发,美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中将不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天然气。
早在19世纪美国就已开始在页岩带上钻井寻找天然气,其第一口页岩气生产井钻于1821年,位于纽约州附近的弗雷德尼亚镇(Fredonia)附近的泥盆系页岩。真正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候美国一直面临着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大公司从国际市场上大规模进口液化天然气,然而远水不能解近渴。国内一些中小公司借助其自身灵活性及政策的优势,开始聚焦于开采非常规天然气的先进技术。乔治?米歇尔就是代表之一,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投身于页岩气的开发事业,并将实验室设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盆地,他的公司米歇尔(Mitchell)能源公司先后钻探了30多口实验井,耗费17年时间,耗资数十亿美元,终于在1997年,米歇尔公司在巴涅特(Barnett)页岩带作业中首次使用清水压裂。清水压裂使巴涅特页岩最终采收率提高了20%以上,作业费用减少了65%。
进入21世纪,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开始成熟并得到推广应用,这使得页岩气得到了更为迅速地发展,改变了美国国内常规天然气产量逐渐下降的趋势。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2003年,采用水平井开发技术后,页岩气产量达200亿立方米;2008年,美国页岩气产量首次超过煤层气,达520亿立方米;2009年,产量超过878亿立方米,首次超过俄罗斯的5277亿立方米,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并从进口国变为出口国。剑桥能源研究公司主席丹尼尔?耶金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盛赞这一技术是“十年来最大的能源创新”。
美国的页岩气发展对国际天然气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美国对天然气进口需求大幅度下降,进口量减少了一半。过去,美国主要依靠中东供应天然气,在失去美国市场后,中东国家必需立即转向另一个天然气大用户——欧洲,为了解决销售问题,不惜倾销贱卖。如卡塔尔在2009年向欧洲出售液化气的价格是70-90美元/千立方米,结果导致欧洲天然气市场价格的下滑。欧洲天然气市场的这一变化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公司”因价格毫无竞争力,蒙受了巨大损失:2009年,俄罗斯的天然气长期合同价不得不降低50-70美元/千立方米。由于对欧洲出口需求下跌,原来与土库曼签署的购买天然气转而出口欧洲的合同也不得不停止执行。由此,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将促进国际天然气市场朝着更多元化、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美国页岩气为什么会成功?
这场“页岩气革命”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促成的,综合来看,有两大助推力不可忽视,第一是美国政府对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支持和保护,第二是开采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及相关配套设备和设施。
美国政府为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而页岩气开发的政策包含于鼓励“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总体政策之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能源储备、替代能源发展、替代燃料技术商业化等方面的税收激励或补贴政策,这些税收补贴源于1978年的《能源税收法案》,后来在1980年的《原油意外获利法》中得以扩展。1990年《税收分配的综合协调法案》和1992年《能源税收法案》均扩展了非常规能源的补贴范围。1997年《纳税人减负法案》中延续了替代能源的税收补贴政策,2004年《美国能源法案》规定10年内政府每年投资4500万美元用于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研发。
美国土地的地表权和矿业权分开,有利于开发商获取页岩气上游资源。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钻井勘探到页岩气生产,到废水处理,再到气井的遗弃与封存,法律法规的严密与细致,有效地保障了页岩气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规范的市场监管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美国政府采取天然气开采和管道运输业务垂直分离模式,对天然气开发商和管道运输商进行不同的政策监督,在监管管道输送费用的同时放开天然气价格,保证天然气生产商和用户对管道拥有无歧视准入条件,这样不仅改善管输市场的效率,同时有效促进了美国天然气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提高天然气运输市场的效率,保护了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在政府营造出的公平、开放、高效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下为页岩气的发展提供飞跃的机会,尤其是中小公司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据统计,目前美国85%的页岩气由中小公司生产,迫于低回报、高成本的压力,这些公司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行动极其快捷;而大公司则在长期性和财务稳定性上给予更多保证。同时,民间金融资本也积极参与促进产业链的完善。
中国何时开启“页岩气时代”?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和能源消费快速增长,面临比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提高非常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对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很有必要。同样是页岩气资源大国,中国页岩气开发工作刚刚起步,对比美国的成功经验,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盲目复制美国的成功经验是不可取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脚踏实地至关重要。
美国气藏条件非常优越。据专家介绍,美国页岩压力大,岩层厚,有机质成熟度高,这都是开采页岩气这种低渗透率吸附气的有利条件。页岩气开发,技术是第一位的。即使与美国技术成熟的公司合作,我国页岩气开发也很难一帆风顺。因为,我国与美国的页岩气存在地质上、藏储层上的差异,美国技术是否适合我国页岩气开发还需验证。
除了技术限制外,体制也亟待突破。首先是政策缺位,尽管国内已经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等的减免,但是这些政策力度不够、操作性不强。页岩气开采需要国家明确开采补贴、税收优惠、矿权管理机制、各方协调机制等政策,这些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的协调。其次是油气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垄断体制制约资源开发的市场竞争,三大油企和五大电企在油气资源行业跑马圈地,控制了全国油气矿业权,垄断上游市场,严重阻碍了其他公司的进入和发展。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行业发展。当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为政府定价制,没有反映实际供需关系,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天然气价格和替代能源产品价格,从而抑制开发商的参与热情。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已经蔓延到全世界各国,中国也将页岩气开发列为“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我国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潜力将被释放。虽然面临重重考验,但前景依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