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数据疲软收窄中国经常账户顺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19:37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习惯用中国外贸顺差说事的西方人士该另找借口了。
5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080.8亿美元,增长2.7%。其中,出口实现1632.5亿美元,增长4.9%,环比减少1.5%,经调整后同比增速实为7.2%,远低于10%的市场预期和一季度9.8%的水平。
“国际市场消纳能力有限,成为影响我国出口的最大因素,将对我国今年外贸‘保十’目标构成挑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国际市场是影响我国4月份出口的最大因素。”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升表示,欧盟经济持续衰退,4月份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微乎其微;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对美国出口表现较好。
按照这种趋势,美国将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加之,国内工人工资、原材料价格等综合成本上升,以及汇率总体上呈现的上升趋势,也是我国出口增幅下滑的重要因素。
在进口方面,4月进口总值实现1448亿元,环比下降9.7%,同比增长4.9%。分品种看,原油和铁矿石进口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受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影响,进口下滑也存在“价格因素”。具体而言,铁矿石价格在前4个月同比下滑了13.4%,而大豆价格则同比下滑了7.6%。
高盛高华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进口增速疲软是进口价格下跌、去库存或实际内需增速疲软所致。他还表示,出口价格下跌和去库存这两个因素在2009年年初时也出现过,但是由于当时国内需求的恢复非常强劲,因此这两种因素在当时也未能抵挡进口的整体上升。而现在内需并没那么强劲,这两种因素对进口的影响便开始凸显。
同样,被视为我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也佐证了当前进出口形势不理想的事实。刚刚结束的第111届广交会成交额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首次出现下降。
对于未来外贸形势,尽管商务部多次表态年初制定的10%增长目标可以实现。但有机构认为,在欧、美这两大中国贸易伙伴经济状况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今年外贸10%增长的目标实现起来将面临较大困难。
然而,与外贸形势不乐观相伴相随的是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迅速收窄。
5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司马喆(Murtaza Syed)表示,2012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约为2.3%,为2002年以来最低点,但之后几年会小幅上升至4%~4.5%,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已大为改善。这或许是对西方人士倡导的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最好回敬。
按照国际惯例,通常将经常账户顺差控制在GDP的4%以内视为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已经大幅度下降,从2007年的超过10%,降至2011年的2.8%。
而这五年中外贸最显著的特点是,出进口比例(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例)迅速缩小。根据测算,若将2004年6月定为基数100,2010年贸易条件下降到92,去年则继续下降至88.5。“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对顺差占比下降的贡献在1/5到2/5。”司马喆称。
导致进口大增的条件就是,过去三年来国内的大举投资,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房地产投资,均导致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进口满足,导致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IMF估计,这一因素对顺差占比下降的贡献约在1/4到1/3。
加之,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外部需求的低迷双重因素的叠加,在前对出口价格构成压力同时,以欧美国家为代表后者的需求的大幅下滑。“二者的叠加因素对顺差占比下降的贡献几乎接近了1/3。”司马喆预计。
就在外贸数据疲软和经常性账户顺差收窄的同时,市场对未来政策放松的预期正在加强。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从政策端来看,由于贸易数据逊于预期,政策放松是应是意料之中的。
尽管近期的逆回购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降准”的时间点,但刘利刚仍认为,央行很有可能在本月降低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幅度为50个基点。考虑到未来数月公开市场到期量很小,“央行会在6月或者7月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他这样预计。
“进出口数据低于预期意味着未来政策将更加积极,稳外贸,稳增长政策加码迫在眉睫。”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同时,他还预计,国家将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率、稳定汇率、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等政策来稳定出口。通过加快实施水利、电力、环保、高铁、轨交、电信、保障性住房、中西部等投资来稳定增长。
“内外需疲软的确会促使政策放松预期更为强烈。”魏建国说,虽然在宏观调控方面,稳增长仍将是我国今年第一位目标。但是,政策放松不是稳增长唯一手段。他认为,加大政府性投资、推进民间资本投资将是政策手段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