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化妆品频现汞超标凸显监管缺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6 22:0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武文静报道

  近日有媒体曝光,一些美白祛斑的化妆品汞含量超标6万倍,导致使用者汞中毒,甚至患上肾病综合征。事实上,近年来化妆品中汞等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现象屡见不鲜。专家表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监管不当。中国化妆品企业进入门槛高,但在进入之后对其监管执行却不够。我国应该不断完善化妆品行业的监管,加强对不合格产品和不良商家的追惩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问题频现

  “很多汞超标的祛斑美白产品都是小作坊生产的,没有任何质量保证。但和正规护肤产品相比,加违禁品汞的祛斑美白效果确实来得更快速更明显。”一位有着多年化妆品销售经验的王芳女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美丽是以健康为筹码,这样的代价似乎也太大了。据了解,铅、汞、砷是化妆品超标中最常见的几种重金属。按照国家标准,铅的含量不得超过40毫克/千克,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砷含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千克。

  然而,面对严格的“国标”,近年来化妆品中汞等重金属严重超标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化妆品,仍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在去年底国家食药监部门对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抽检结果中显示,18种不合格产品有16种为汞超标。

  “首先,说明部分不良化妆品企业为追求短暂高利润而无视消费者安全;其次,也说明我国相关部门监管部门对市场监管不到位,在执法过程中往往让不法企业以缴纳罚款了事,而这种‘以罚代治理’的监管模式,往往使不良商家利用降低产品成本来弥补罚款,最终受损害的依然是消费者;最后,消费者对化妆品质量问题维权意识不强,正是因为这种意识不强,才导致不良商家敢如此违规生产产品。”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监管缺失

  “最根本的是监管环节出现严重的监管不当问题。”李加楠表示,化妆品从原料采集、研发设计、投入生产、加工包装、再到上架销售,都需要严格检测,而往往就是在这些检测环节中,部分相关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且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众多漏洞,使得相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疏漏。

  不可否认,中国化妆品企业是进入门槛高,但是在进入之后对其的监管执行却不够。事实上,在目前的体制中,开办化妆品生产企业需办理多种许可证,而许多企业往往送检合格的产品,送审后却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物质。

  “国家质监局也只是采取每年不定时的抽检方式,并且抽检的渠道一般是一二三线城市,其实很多超标产品基本在四五线城市。此外,抽检的产品很多都在街边的商店及百货超市,但是超标产品潜伏的重要渠道美容院却很难抽检,而这些地方正是超标化妆品的重地之一。”李加楠说。

  在李加楠看来,我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化妆品重金属超标问题。首先,我国应该出台更加明细,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化妆品行业的监管准则;其次,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化妆品进行检测,对不合格产品和不良商家进行严格的惩罚及追究其他相应责任;最后,相关部门对消费者的维权行为要加大重视和及时受理。

  此外,在化妆品安全监管方面有何国外经验可以借鉴?李加楠表示,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专门靠举报问题化妆品生存的人,我国政府应该借鉴,采取一系列奖励及保护措施,让消费者成为产品安全的监管者,同时利用法律手段,对不合格产品及不良商家进行全面清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