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家浙江企业卷入连环担保圈 呼吁政府协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5 16:19 来源: 《浙商》(世界浙商网记者 朱健)“银行一抽贷,资金就吃紧,无奈求助民间借贷吧, 高利贷就像饿狼一口一口地吞噬企业,我们这家企业给逼上绝路了。”杭州的R集团董事长难掩悲愤,“我现在是欲哭无泪。刚刚听说,杭州余杭的三位企业家,因为不堪银行抽贷,集体服用安眠药自杀,还好在医院被抢救过来了。”
谁也没有想到,总部位于杭州,主营分别是办公家具、管道、化工材料的R集团、X集团、J集团同时因为远在浙江东阳T建筑公司的破产而深陷危机。这三家的担保危机再连环扩散开来,有更多杭州本地的企业牵扯其中,给自身经营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据悉,杭州市政府曾于5月31日召集牵涉这一连环担保圈的七八家代表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讨论政府救市及企业自救方案,R集团、X集团、J集团等企业以及银行分管风控的领导悉数出席。然而会上并未形成一致方案。“甚至半个多月过去了,我们连会议纪要都还没看到。”J集团董事长有些忿忿。
1家企业破产引发的“连坐”效应
看似没有直接关联的几家企业,却被错综复杂的互保、联保贷款关系串在了同一根绳上。
前述T建筑公司,在某银行贷款1.4亿元,其中由J集团与之互保9000万元。T建筑公司又与R集团、X集团、G集团、Y公司、Z集团等多家公司存在4000万元至1.5亿元不等的互保行为。
这几乎是企业间互保、联保关系的一个缩影。“只要在银行融资的企业,90%参与互保、联保,且平均每家企业的互保、联保单位都有5至7家。”某商业银行信贷部工作人员告诉世界浙商网记者。
保证贷款一般由企业之间对等承担,简称为“互保”。而所谓联保贷款,就是三家或三家以上中小企业,自愿组成担保联合体,其中某一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后,联保体所有成员都需承担还款连带责任。
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模式曾在推动当地信贷市场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铁索连舟、如履平地”本是联保贷款制度设计的美好愿景。然而当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风向掉转,银行抽贷频频,参与互保、联保的诸多企业都因“连坐”恶法陷入泥沼。
2011年底,T建筑公司因经营不善,正式向东阳市法院提交破产申请,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开始被正式推倒,这一庞大的连环担保圈即一步步走向断裂,其中企业均难以脱身。
首遭卷进去的是J集团。受T建筑公司的影响,J集团在某银行的9000万元贷款脱保,银行遂对J集团收贷5000万元。J集团及其关联企业H集团亦因此被集中收贷1.15亿元,同时出现近1.2亿元的贷款逾期。为应对资金危机,J集团无奈向民间借贷,目前高达2亿元。
“T建筑公司的贷款总额不高,且其中大部分是与J集团互保,其破产本不足为惧。但是,被这根导火索点燃的J集团,却是一颗大地雷。”
600多家企业卷进同一连环担保圈
除了T建筑公司与J集团互保,前述R集团、G集团、Y公司、Z集团之间,亦存在数量可观的互保贷款。银行对之抽贷,势必会进一步引发这些企业连锁爆发资金危机。
更令人担忧的是,以J集团、R集团、X集团这3家公司的三角互保关系为主线,还衍生牵连出40多家企业,皆不同程度地参与互保、联保。
“这只是1家商业银行的互保、联保网络,如果把每家银行的情况都列出,估计至少有600多家企业涉入这一连环担保圈。”X集团董事长估测,可以想见,但凡任何一家银行对其中任何一家企业抽贷,都如T建筑公司一般,将引发一系列危机。
以R集团为例,今年以来,与公司有过合作的多家银行屡次抽贷,总额数千万元。据X集团董事长初步测算,参与这一连环担保圈的600多家企业,被银行抽贷总额超过700亿元。
“其实,公司目前的市场拓展还不错。大飞机办公家具项目、某省图书馆办公家具项目,订单均在2000万元以上;宜家家居给我们一年的订单,也超过2亿元。”R集团董事长说,“目前企业的危机,主要源于互保企业带来的危机,公司主业还行却频遭银行抽贷。我想不通,银行是非要把我们逼到没钱生产、工人解散、设备生锈的绝地才肯罢休吗?”
而J集团也有着相似的窘境。公司在西北某省承揽了多个市政输水工程。“市政工程多要求企业垫资,流动资金就是我们企业的血液。银行把我们的血都抽干了,工程停下来了。企业生产经营受损不谈,还会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用水。”J集团董事长无奈地表示。
另一个互保、联保危机深入的表现则是,不仅大部分银行已经暂停了互保、联保贷款业务,连小贷公司对参与了互保、联保的企业都是避之不及。
“我们急切地呼吁,政府部门能够高度关注当前互保、联保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尽快出面协调,趁危机尚未全面爆发,尽早斩断互保、联保链条,进行债务重组,让生产经营良好的企业有一条活路。”X集团董事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