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第三方支付深化细分市场竞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07:37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戴磊像“卓悦”这样的美容保健产品店是内地游客去香港时经常光顾的地方。港澳自由行已开放多年,大陆人一年去“扫货”一次的不在少数。不过,如今再想逛“卓悦”,还有一个更方便的选择———坐在家中。

  至今年5月27日,人民银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已满一周年,累计上百家公司获颁牌照。当牌照再不是紧俏资源时,推出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成为各家公司的关注点。于是,随着智能手机的风行、移动支付愈见火热,“海购”量激增,谋划细分市场中的跨境支付又成了业界的共识。

  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大城市消费者开始热衷从海外购物,即所谓的“海购”。产品种类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服装、奶粉等等。淘宝上有众多卖家从国外采购商品转卖给国内客户。这种方式简单易行,省去了货币兑换的麻烦,但货品难辨真假。消费者亦可直接上国外网站购物,使用信用卡支付美元、欧元等外币。若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要承担汇率成本,另一方面还要防范各类欺诈网站和链接,有一定风险。

  即便存在各类麻烦,“海购”的火爆趋势仍是无法改变的。据淘宝网发布的一份《网购奢侈品行业解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海外代购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预计2012年全国奢侈品电子商务市场成交额将超过200亿元。在海外代购的用户群体中,上海、北京、杭州3个城市买家最多,而北京市民的购买力最强。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从海外淘货,无疑是个一举多得的选择:免去货币兑换的烦恼,商品品质有保障,资金安全更无需担心。据财付通公司介绍,将来用户在香港卓悦等网站上购买化妆品,可通过财付通直接使用人民币购买外币标价的商品,其支付步骤就和境内网购一样,便捷且质量有保证。

  今年年初,支付宝已经将快捷支付应用到消费者进行海外购物上。所谓快捷支付是支付宝2010年底推出的支付方案,采用支付密码与手机动态验证码的方式实现支付操作,现已拥有4000多万用户。眼下,包括莎莎、草莓以及日韩大部分服装品牌网站支持了该服务。

  据悉,支付宝的这项服务在服务前期主要面向亚太商家,应用范围主要针对在实物与航空跨境在线交易。目前为600家海外商家提供跨境支付服务,覆盖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能支持包括英镑、美元、瑞士法郎、欧元在内的10多种海外货币结算。

  另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钱则将目光瞄准了从事外贸的电子商务企业。目前,快钱已经支持VISA、万事达卡等国际卡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覆盖四大国际卡组织的近15亿张信用卡,可满足外贸电商拓展更多目标市场的需求。此外,快钱还提供一体化结汇服务;同时通过与全球最大的跨境汇款机构———西联汇款的合作,该公司能够提供自动化的汇款支付处理。据介绍,这两项举措可以帮助外贸电商消除繁琐的结汇流程与合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帮助境内客户“淘海外”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着手让境外客户“淘中国”,因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对境外客户的吸引力正在日渐增强。今年5月,支付宝宣布联合中银信用卡在香港、澳门地区首次推出针对港澳用户的快捷支付服务,香港、澳门用户在境内的淘宝网及天猫购物将能享受和境内用户完全一致的便捷付款体验。

  据悉,此前境外用户在境内电子商务网站购物时,主要通过VISA或万事达卡等传统的外卡在线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需要用户事先开通在线支付功能。而借助支付宝和中银信用卡公司的合作,港澳地区的买家无需事先开通在线支付功能,只需拥有合作公司的信用卡,支付时通过手机验证即可。

  根据研究机构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776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12.6%。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产品类似,主要集中在购物、航空售票、手机和游戏充值等领域。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是这类公司当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看来,支付行业全球化趋势已是日益明显———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及对多元化支付方式的需求将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而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消费者对跨国支付需求的日益增长,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向国际市场需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万事达卡的预测,2012年,中国跨境网购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18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在2015年可能会接近500亿元。在这样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将跨境支付业务打造成自己的一项拳头产品。

  不过,这一市场毕竟还处在起步阶段,各种未知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淘宝曾在2010与日本雅虎共同推出了日本商品购物网“淘日本”,销售日本产品,但受到网站翻译差、两国相关商贸规定甚至是地震等各种因素影响,该网站反响平平,最后于今年4月关闭。

  记者了解到,针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跨境支付业务,监管部门尚未出台相关规定,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数据统计,行业规范有待健全。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必然趋势,而在这一进程中,跨境支付行业的发展也会值得期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