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经济不会对“摩天大楼魔咒”免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5 09:53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转冷的时候,摩天大楼的大量涌现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中国的高楼建筑正在以大跃进的速度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中有87%在中国。截至目前,我国在建的摩天大楼总数已经超过200座(仅计算写字楼与酒店),相当于美国拥有总量。预计未来3年,中国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封顶。按此趋势测算,5年后中国将拥有800座摩天高楼,相当于目前美国魔天大楼数量的4倍,而其中80%将建在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

  动辄500米以上的高楼建筑已然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南京建设了450米的紫峰大厦,广州东塔的高度也达到了530米,武汉绿地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两座高楼的高度分别达到了606米、660米。在并非一线城市的苏州市,已建和在建的200米以上的超高建筑就达6座,最高的高度将达到450米。更有甚者,今年6月5日,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与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协议,计划用7个月的时间,规划建设一座220层,高838米的综合大楼,预计建成后比迪拜塔还高10米,号称世界第一高楼。

  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转冷的时候,摩天大楼的大量涌现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国际分析界曾用“摩天大楼指数”(Skyscraper Index)来描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与摩天大楼落成的关系,许多经济历史现象都符合这一指数描述的规律:大厦建成,经济衰退。长期跟踪摩天大楼指数研究的安邦研究团队曾多次提示摩天大楼指数的重要性,因为它是观察世界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每当各地摩天大楼封顶之日,也是经济繁荣到顶之日,因此,大楼封顶之时往往也是各国央行开始信用收缩之日,如果任由信用无限制地膨胀下去,整个信用体系将全部崩溃。安邦研究人员强调,摩天大楼属于房地产业资金密度最高的项目,只有在经济最繁荣,信用扩张最高峰,利率最低的时候,才被考虑到商业计划当中。

  既然摩天大楼指数是反映经济周期和信用转折的魔咒,为什么中国各地仍乐此不疲呢?它在中国会起作用吗?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中国经济并不会在摩天大楼指数魔咒前免疫。有人会反问:摩天大楼指数并不是第一次在中国提起,为什么中国至今并未表现出经济周期转折后的市场崩盘呢?贺军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推动摩天大楼浪潮的除了市场因素,还有极强的政府因素。由于中国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经济资源,它们推动的摩天大楼泡沫,往往会比市场状态下的泡沫破灭周期更加滞后,持续时间也更长。

  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转冷的时候,摩天大楼的大量涌现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中国房地产商也承认了中国摩天大楼浪潮后的政府因素。有“摩天楼专业户”之称的绿地集团曾坦承:“做地标性建筑不是我们想做的,而是政府想做。”地方政府对摩天大楼项目给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如超高层项目拿地很便宜,还能获得地方政府的多种优惠,包括土地出让金等值金额奖励性补助,建成营业之日起5-8年内所交纳的营业税、所得税等值金额奖励性补助等。据了解,目前中国的高楼主要分布一些城市新区、开发区,在省、市一级开发新区,特别是一些二线城市申请国家新区计划中,都涉及到地标性建筑的内容,一般由政府牵头,有一级土地开发资质的公司参与,然后招商。通常是政府规划好项目,找企业来签约合作,建成后给企业一定的收益。既然摩天大楼项目有如此多的政府优惠,房地产商何乐而不为?

  然而,摩天大楼的建设浪潮在中国还能“安全”地持续多久?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这一泡沫的破灭已经为时不远了!

  首先,中国经济处在大的结构调整之中。过去,中国经济长期维持高速增长,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之下的投资扩张是主要模式,粗放的规模扩张、负债扩张是其重要特点。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主动降速、调整结构的过程中,经济增速放缓会伴随货币、财政政策的变化,信用扩张将会收缩,市场流动性也会出现逆转。

  其次,“土地经济”模式的繁荣期已到了尽头。中国的“土地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相伴随,又因为“土地财政”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在经济转型之下,中央强力调控房地产,一切在土地上做文章的“土地财政”游戏已经快玩不下去了。摩天大楼就是土地经济泡沫上最顶端的那一簇泡沫,一旦形势逆转,最先破裂的就是摩天大楼。

  第三,地方负债规模已不可能大幅扩张。过去,土地经济的繁荣与地方负债扩张有很大关系。此前央行披露的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已超过10万亿人民币,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整顿地方平台负债。今年虽然中央政府已同意对地方负债展期,但地方负债扩张的模式今后必须得到调整。

  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转冷的时候,摩天大楼的大量涌现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此轮全球经济的调整不是短期就能结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中国政府的资源投入和推动,也许能使得中国的摩天大楼泡沫维持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规模、更长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对“摩天大楼魔咒”免疫。在我们看来,如果再不刹车,这个泡沫的破灭很可能为时不远了。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