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000万美元摆平唯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本报记者 黄烨
7月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http://weibo.com)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昨日向国家工商总局送达了将涉案“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同时,美国苹果公司已按调解书的要求向广东省高院指定的账户汇入6000万美元。“这意味着,苹果与深圳唯冠‘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圆满解决。”广东省高院表示。
“双方此次民事和解,是针对内地市场多起与‘IPAD’有关诉讼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唯冠一方的代理律师、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马东晓昨日下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同时,这6000万美元就是苹果支付给唯冠的商标和解金。”
庭审细节披露
据广东省高院昨日在官方微博中披露的细节,2009年8月,IP发展公司(苹果2008年在英国成立的公司)向英国唯冠公司提出收购唯冠在各国登记注册的所有IPAD商标的意愿,“后经多次辗转,谈判主体变成IP发展公司与台湾唯冠公司。双方于同年12月23日签署商标转让协议,约定转让标的为10个IPAD商标,其中包括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的涉案的2个IPAD商标,转让对价为3.5万英镑”。
“2010年2月,IP发展公司又以10英镑的价格将上述10个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之后苹果要求深圳唯冠变更涉案两个商标权属的注册登记时遭到拒绝。深圳唯冠公司称,台湾唯冠公司无权处分深圳唯冠公司商标,其从未将涉案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广东省高院称,“双方遂引发争议。”
之后,经过了2011年2月、8月和10月的三次开庭,深圳中院一审驳回了苹果的诉讼请求,认定“IPAD”商标转让的签名盖章均与深圳唯冠无关。对于该结果,苹果并不服气,向广东省高院提起诉讼,并于今年2月29日进行了二审。
和解“利好双方”
双方的纠纷在今年5月迎来转机。当时,唯冠的另一位代理律师谢湘辉曾对《国际金融报》确认,双方确实在商谈和解的细节,且“谈了一段时间了”,“但双方存在金额上的差距确实是事实,这需要看双方今后在谈判中的努力了”。
“实际上,唯冠和苹果上周就商谈好了,现在只是正式对外界公布这个消息。”马东晓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
“和解是最好的选择,利好两家企业。”飞象网CEO项立刚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一方面,走司法流程进行宣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欠债累累的深圳唯冠来说,并没有太多好处,尤其是,一旦债务到期,更会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对苹果来说,时间拖得越久,可能会逐渐丧失中国市场对‘iPad’产品的黏稠度,新产品‘New Pad’也可能在中国市场中落后其他竞争对手。”
对于6000万美元的和解金额,项立刚认为“比较合理”,“以深圳唯冠目前的实力,很难再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收益了。另外,比对苹果目前的实力,及在中国市场可能的收益,6000万美元对苹果而言,算不上太大的数目。”
值得注意的是,与唯冠和解的6000万美元可能创下了苹果因商标案纠纷支付给中国企业的最高纪录,甚至是全球纪录。
唯冠仍难偿债
但对于唯冠来说,6000万美元不能缓解其对资金的饥渴。据唯冠科技此前的公告,其流动负债净额28.7亿港元,并有38亿港元贷款逾期未还。
“相比于负债的数目,上述和解金额仅是‘杯水车薪’。”马东晓对本报表示,寄希望通过商标来偿债,“几乎不可能”。
对此,项立刚亦表示认同。“不光是债务问题,想东山再起,也没什么机会了。”项立刚认为。
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吴俊锋律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破产重组,可能是唯冠下一个步骤。
不过,与苹果的官司结束后,唯冠还将面临另一场官司——6月20日下午,广东省高院对富邦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上诉一案进行公开庭审,截至目前,并未对外公布最终的结果。
“我们也没有最新消息,也不知道最终结果。”对此,马东晓对记者回复说。但分析人士认为,双方和解的可能性同样存在,因为据此前相关部门的判决,唯冠须向富邦支付867.97万美元,“对于拿到6000万美元和解金的唯冠来说,这相对而言是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