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关注:红牛事件是否是一场乌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3:02 来源: 法治周末

  红牛事件只是一场"乌龙"?

  此次,红牛再次因为配方问题被卷入舆论的洪流。不禁令人质疑,究竟是不幸被人抓着"小辫子"不放,还是可怜之"牛"必有可恨之处?

  法治周末记者 李 飞

  “蒙牛的眼泪”流下不到两个月,“红牛的怒吼”又再次传来。

  2月9日,黑龙江电视台法制频道的特别节目《“红牛”真相》,让红牛集团着实捏了把冷汗。

  该报道称,通过查询红牛饮料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的生产批文发现,“红牛饮料存在标注成分与国家批文严重不符、执行标准(果味型饮料)和产品本身(维生素)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之后,红牛样品被送往黑龙江省质检中心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消息一经披露,社会各界对红牛饮料的质疑之声迅速蔓延,红牛是否是又一个蒙牛?

  随后数日,全国各地超市陆续曝出红牛饮料被下架的新闻。截至2月13日,仅北京市内就有近半超市难觅红牛饮料身影。

  销售终端的这种强烈反应,让红牛集团如芒在背,只能迅速作出回应,在其官网上登出《最新声明》。而国家食品质检中心与哈尔滨药监局的两份说明则让红牛有了“底气”。

  依然是下架,依然是声明,但这一次,红牛显得比蒙牛“牛气”得多。

  添加物之争

  虽然红牛已经发出声明表示自己很无辜,但是否返架还得等红牛样品的检验结果出炉

  红牛的自信或许不无道理。

  根据法治周末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各大型超市内,红牛旗下的两种相关饮料已基本撤架。京客隆超市销售人员对法治周末记者证实,近期媒体报道“红牛”饮料含有违规添加物,市场出于安全考虑才予以下架。虽然红牛已经发出声明表示自己很无辜,但是否返架还得等红牛样品的检验结果出炉。

  与大型超市不同的是,在生活区的中小型超市中、“红牛”产品大部分仍在销售,店主多持观望态度。

  针对北京、上海等地部分超市已对红牛饮料采取了下架处理措施,中国红牛消费者服务中负责人梁洪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相关机关作出因红牛产品存在安全或标签标识违规问题而下架处理的决定,对于个别超市和卖场自行下架的举措,红牛公司会尽快出示相关证明材料予以澄清,以保证红牛产品正常的销售。

  而在报道中提到的违法添加剂究竟为何物,对人体又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后发现,在红牛维生素饮料罐体上标注,其所含有的柠檬酸钠、咖啡因、苯甲酸铵等数种添加剂,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却并未显示,上述配方也不未曾出现在红牛饮料的批文中,所以红牛涉嫌违规添加。

  在每100克红牛饮料中,含有苯甲酸钠0.188克、咖啡因0.192克,其配比接近1比1。而法治周末记者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后得知,虽然苯甲酸钠和咖啡因单独使用并无危害,但当这两种药物的配比接近1比1时,苯甲酸钠会较为强烈地促进咖啡因吸收,产生兴奋作用,形成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该药物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类药物。

  对此,梁洪表示,要生成安钠咖需要有足够高的浓度,生成安钠咖所需的浓度是我们添加标准的700倍;此外还需要碱性环境,PH值在7.5至8.5之间,但红牛饮料的PH值低于4。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钟青萍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甲酸钠、咖啡因混合后,两者有可能产生安钠咖。在饮料这种酸度环境中,具体是否产生安钠咖目前没有材料说明,应通过一系列科学检测来确认有无这种可能。”

  屡遭诟病

  事实上,这并非是红牛首次遭遇信任危机。早在2009年6月,奥地利产红牛可乐及红牛能量饮料就分别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被检出含有微量可卡因,并已在德国部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受到禁售处理

  对于罐体上标注的添加物未出现在生产批文中,“红牛”的解释是,标注中只表明主要原料,这符合注册时的规定。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后发现,红牛R维生素功能饮料是卫生部1997年7月4日批准的保健食品,根据当时规定,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及说明书中可只载明主要原料。这一做法直到2005年国家药监局接手负责保健食品领域后才予以废止,此后的批准证书及说明书要求必须标注全部原料。因此红牛生产批文中并未包括苯甲酸钠等物质。

  那么,时隔15年的过期规定为何仍在生效?产品成分与批文不符是谁之过?

  梁洪称,红牛早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换证申请,但由于《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还没有颁布,因此对原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换证事宜没有作出明确规定,造成了目前红牛成分与生产批文不符的情况。

  事实上,这并非是红牛首次遭遇信任危机。

  早在2009年6月,奥地利产红牛可乐及红牛能量饮料就分别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被检出含有微量可卡因,并已在德国部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受到禁售处理。随后,香港媒体也报出,香港市面上出售的红牛产品,有三款被检出含有可卡因,且含量比台湾地区的检测结果高10倍。但当时国内的红牛公司发表声明称:“内地与中国台湾和奥地利生产的红牛维生素饮料配方相同,但内地红牛产品绝不含可卡因,市场上的红牛维生素饮料,与被怀疑含有可卡因的同名产品并不是同一种产品。”才涉险过关。

  而此次,红牛再次因为配方问题被卷入舆论的洪流。不禁令人质疑,究竟是不幸被人抓着“小辫子”不放,还是可怜之“牛”必有可恨之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虽然红牛曾经涉险过关,但原料公布不明确始终是诚信隐患,让大众难以放心。而监管部门也应该及时更新行业标准,以防多次出现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民众恐慌。”

  迟到的监管者

  这次风波暴露出的问题依然是社会公众对食品行业整体的不信任。这其中既有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又与食品生产的负责人们脱不了干系

  在此次“红牛”添加剂被曝光后,市场反应可谓神速。不管添加剂是否违法,都先将产品下架处理,这与蒙牛“致癌物事件”时截然不同。

  一边是蒙牛被查明含有致癌物质,却以未流入市场为由,继续销售,引起消费者反感;而另一边,虽然红牛样品检测结果尚未得出,但市场迅速下架的免疫反应已经提前为消费者打好了预防针。短期内红牛利益或将受损,但如果能证明自己的“清白”,重拾消费者信心,此次事件无疑会再次成为红牛危机公关的成功案例。

  “但说到底,红牛此次应付的只是某媒体的曝光,如果想真正取得媒体、公众的信任和舆论的支持,还得回归到产品质量上。”范志红认为,“这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公开透明化的时代,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日益彰显。如果企业能更多的注重产品质量与信息公开,学会以合理合法的手段适时处理信任危机,必将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而相关监管部门,却又一次走在了舆论的身后。超市下架了,公司声明了,民众恐慌了,监管部门却只能表示需要十多天才能得到检测结果。而这期间,购买或饮用过相关产品的消费者权益却无人关心。

  “食品安全无小事。”这句话,已经被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印证。可惜的是,印证的多是反面事例。而红牛在连续发布声明之后,部分城市市场已经开始重新上架红牛产品,风波似乎趋于平息。“但是,这次风波暴露出的问题依然是社会公众对食品行业整体的不信任。这其中既有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又与食品生产的负责人脱不了干系。”钟青萍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