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地方政府违规为楼市松绑乃无奈之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10:19 来源: 法治周末

  地方政府为何屡踩楼市调控红线

  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时期出台任何形式的救市措施,都将引发连锁反应,并将直接导致调控政策无果而终 

  李长安 

  龙年伊始,安徽省芜湖就打响了楼市松绑的“第一枪”。不过,面对劈头盖脸的连串质疑,这项救市政策仅仅经过短暂的“三日游”之后就宣告暂缓执行。这是继去年广东佛山试探放松“限购令”未果之后的又一贸然尝试,虽然两次都以被迫终止而告终,但地方政府为楼市松绑的冲动却是暗流涌动。

  自前年开始实行紧缩性的楼市调控政策以来,一二线城市大都按照中央的要求,纷纷出台了以限价、限购、限贷“三管齐下”的调控措施,一些房价涨幅过大的三线城市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房价进行了适度的调控。

  应该说,在紧缩性的调控政策打压下,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但是离房价下降到合理区域、出现全国性的价格“拐点”仍言之尚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仍然有16个城市去年12月的房价与前一个月持平,甚至还有两个城市环比出现微幅上涨。

  这说明,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成效并不十分显著,房地产调控的目标远未实现。不难想象,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时期出台任何形式的救市措施,都将引发连锁反应,并将直接导致调控政策无果而终。这也就是为何地方政府一踩红线社会各界均反响强烈的根源所在。

  但不可否认,在持续性的紧缩政策下,楼市低迷对地方政府的冲击开始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减缓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不少城市,房地产投资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在固定资产总投资中的比重占到20%。据估算,房地产投资在整个GDP增长中的贡献率要超过10%。如果再算上对建材、家居产品的需求,中国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甚至会更高。

  另一方面是冲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税费收入,是不少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9052.3亿元,同比减少11%。芜湖作为一个中型城市,地方财政同样受到紧缩政策的巨大冲击,数据显示,2010年芜湖土地出让金为116.3亿元,2011年则缩减至83.69亿元,下降了30多亿元。

  在经济面临减速和财政缩水的同时,地方政府的各项任务却并未减轻,反而出现层层加码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各项支出必须逐年增长外,诸如保障房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以及民生建设等接踵而来。而许多重大投资项目均出自卖地收入。比如按照相关文件规定,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必须达到4%的硬性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地方政府必须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在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要求地方政府应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而2009年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出台的政策也规定,土地出让金中的10%必须用于保障房建设。

  其实,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用于这些公共事业建设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不断地向土地要收入、持续地向土地施加收入压力,将使得本已受到紧缩性调控政策重压的土地财政更为捉襟见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了保增长、保投入,就不得不冒着被问责的风险,屡屡踩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红线。从此次芜湖救市的措施来看,无论在力度上还是在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了佛山的救市政策,涵盖了购房补贴、人才优惠和买房落户等多个方面。为了激活房地产市场,芜湖甚至不惜“剜疮补肉”,动用本来就稀缺的财政资金对购房者进行补贴,其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重压之下的无奈之举。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违规为房地产松绑,固然有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内在动力,也与我国财政体制中事权和财权不对等有直接关系。如果不改变现行的财政分配体制,不改变片面向土地财政层层加码的做法,那么地方政府为房地产松绑的冲动就不可能得到遏制,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也无法顺利实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