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别一遇电荒就想着涨价

2011年05月09日 13:52 来源:深圳晚报

  《2010年度电力监管年度报告》日前发布,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表示,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用电紧张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战略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卫斌则表示,解决“电荒”的根本措施是上调电价。

  “电荒”是因“僧多粥少”,电煤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跟上需求,最终造成发电量减少,如此分析从逻辑上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上调电价,又从何谈起?

  客观上,与提高水价一样,上调电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并减少一定的电能消耗。但上调电价显然不是解决“电荒”的根本措施。电能是社会基本资源之一,就广大百姓而言,电能是一个需求弹性几乎为零的产品,没有很好的替代品。专家总不会天真地以为,提高电价之后,部分居民转而回归原始点蜡烛、用油灯吧?正是因此,上调电价在减少用电需求上的作用相当有限,但却很容易加重普通居民的生活生产成本。这恰恰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还该注意的是,电不是简单的市场产品,它在相当程度上是民生产品。通过合理的电价体现出公平负担与节约资源,是区分电企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标尺。因此,上调电价必须充分考虑广大居民的承受能力,如果只知道通过涨价让部分居民用不起电来解决“电荒”,那政府和国企负责任的形象何在?

  此外,此观点的盲目性在于不问成本地跟着利益集团跑。即便发电量少是因成本太高,就是否意味着就该拿普通居民“开刀”呢?显然,就算居民能接受提高电价,但其前提是公布电价成本,并且砍掉不合理的成本,然后公平负担。而这一点,或许才是需要专家关注和重视的。

  而电企在成本损耗上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且不说远去的山东某地电企员工13岁在编24岁享内退,单单是日前媒体爆出的安徽电力花3761万为300名干部配备公务自驾车,并筹建低价房,就足够让人们质疑,如此消耗群众的电费,成本不高才怪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