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免税商品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1年05月09日 13:50 来源:深圳晚报

  根据环球退税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约合61.3亿元人民币),蝉联法国购物王的称号。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的人均购买金额,即同一天在同一家商店的消费金额,高达1300欧元(约合1.23万元人民币)。2005年中国游客的人均购买金额为650欧元(约合6127元人民币)。  我国高收入群体不仅在国外购物疯狂,在国内也有上乘表现。在4月20日三亚免税店开张的首日,就迎来如潮的抢购客,有的商品10分钟就被抢断货。

  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法国的购物天堂,还是海南最近全面实施的“离岛免税”,都是面对中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连张机票都买不起,更遑论跑到异国他乡或不远万里去购买免税商品。如此一来,所谓的免税商品,只是少数中高收入群体独享的盛宴,基本上与低收入人群绝缘。

  从目前国情来看,消费不足、内需不振,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央行3月份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调查报告显示,仅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这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消费出现了近十多年来的低潮。究其根源,除通胀、收入低和社会保障滞后原因外,更有普通商品税负重的因素。

  我国2010年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5项间接税的税额高达63679亿元,占税收总额的87%。普通老百姓可能没感到自己在交这些税,其实企业早就替你把这些税款交给了国家,然后把税款附加在商品价格上转嫁给消费者。譬如,在商场购一套500元的衣服,其中就涵盖了17%的增值税和13%的营业税;每斤2元的食盐中,就有0.29元的增值税和0.03元的城建税;40元一张的电影票含营业税12元,三口之家看场电影缴税就达到了36元……

  正是因为国内商品税负重,才导致商品价格畸高。现实中,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奶粉等日常用品,都比国外价格高一截,以至于出现很多中国人到国外购买中国商品的独特奇观。有鉴于此,我们不妨将借鉴免税商品的制度安排,凭借国内雄厚的财力,减税让利,使商品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