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企业家比乔布斯少什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11:31 来源: 法治周末企业家对企业的成长自然有痴迷,当这种痴迷大于对结果的痴迷时,就有可能成为乔布斯。当你做到了这点,你就是你心中的乔布斯
任俊正
乔布斯去世以来,我一直想写篇文章来说说他,但几次下笔却不能成稿。这期间,各方面的评论如潮涌来。打开电视、报刊,都可以看见有人在那里头头是道地点评着。
在一定程度上,乔布斯为某些人提供了可以发表言论的机会。但是,听着那些人的评论,我一直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可当我试图评论的时候,也感到自己的评论同样如此。或许,这说明,乔布斯的内容太丰富了。
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家与乔布斯相比缺乏什么。这个问题特别难回答。这期间,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潮涌现。在观察企业时,我不断回想着我思考的问题。这时答案似乎开始涌现了:中国企业家不缺乏对成功的痴迷,但缺乏对成长的痴迷。
这个说法有点像绕口令,解释起来可能会有点咬文嚼字。下面就回到问题的本身来讨论,或许结论更易理解。
我们先拿中国目前常见的那些企业家,与乔布斯分别比一下,看一下感觉上缺少什么。企业家不好排序,要排序,别人非把我这篇小文给毙了,我就凭我的感觉来说。
第一类是知名度较高,声音较大,如任志强、潘石屹等地产商代表。这类企业家绝对是成功的,但我们总感到他们不可能与乔布斯相比,理由当然有千千万万,我认为都与他们所经营的产业有关。用《天下无贼》里的一句话说,技术含量不高。这类企业成功的结果太明显了,就是赚钱,而企业成长的过程,譬如产品、市场、人才等,往往却不那么明显。
第二类是史玉柱、牛根生之类的民营企业家,和宁高宁之类体制内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也是成功的,与乔布斯相比有些类似的地方,都通过某种明显的创新将企业带向成功。史玉柱的脑白金、脑黄金、网游、金融都很赚钱,但还是成功的结果太明显,赚钱之外的东西就少了很多。如果史玉柱当初沿着他的汉卡做电脑产业而发财发到现在的程度,我们可能将他与乔布斯相比。
第三类是马云、柳传志等企业家。这类企业家实际上与我们感觉中的乔布斯离的更近,譬如谈起马云我们总会谈起淘宝模式之类,但与乔布斯相比还缺点什么。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仔细琢磨,发现至少在大众心里,企业是分层次的。凭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社会贡献越大,企业层次越高。本质是企业都是做生意的,但人们感觉上就是不一样。有些行业或有些企业注定成不了乔布斯的,再痴迷也没有用,这一点是前提。
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咬文嚼字地解释了。对企业成长的痴迷,就是从企业存在的最根本价值出发,关注企业各个活动的各个细节。
举个例子来说,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是一贯反对迈克尔·波特的。波特的战略理论更强调捕捉外部的机会,一般认为捕捉到了外部的机会,企业就有可能成功。这一理论中国在很多时候是蛮适用的。
然而,明茨伯格却不这样认为,他的比喻很有意思,他说,战略就像手工艺人在制作陶器,他小心翼翼敏锐地感受每个细微的变化,然后敏锐地调整。
我理解,手工艺人痴迷于艺术的制作时,那种痴迷才是制作出优美艺术品的根本,也就是乔布斯制作出苹果的根本。对企业成长的痴迷,核心在于心中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一定书面化到为人类奋斗终身什么,但必然心中有一个使命。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说,他心中必然有一个道。这一个道,最低层次是赚钱,而最高层次则是类似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没有这种热爱,即便有了苹果的技术也不会有苹果的企业。
对成长的痴迷大于对成功的痴迷,是我对乔布斯的理解。他至少给我们一种感觉,他真心醉心于苹果产品每个细节的进步,醉心于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最终价值,醉心于互联网变革所带来的乐趣。他似乎有好多醉心。举些例子进一步阐述我想说的,那种醉心于成长,就像是父母醉心于孩子的成长一样,就像是作家醉心于自己的文字,在“推”与“敲”之间徘徊。
企业家对企业的成长自然有痴迷,当这种痴迷大于对结果的痴迷时,就有可能成为乔布斯。当你做到了这点,你就是你心中的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