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人民币联系汇率最佳改革时机出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6:49 来源: 财经网

  【财经网专稿】徐斌/文 长期以来,人民币联系汇率机制转型为市场浮动汇率机制的改革难点,在于决策层一直认为,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管制机制,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结果损害中国出口增长,最终削弱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然而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贬值现象和市场强烈的贬值预期,决定了人民币联系汇率机制改革契机来临,能否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最佳时机,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考验中国经济决策层的智慧和魄力。

  12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午盘走弱,盘中并为连续第5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现在市场买入美元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部分银行担忧美元头寸不足,因此选择在早盘完成全天大部分购汇任务,造成早盘几度跌停。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也撰文指出,当前NDF越来越受香港离岸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影响,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由国际投资者的套利活动所决定。“在国内利率较高而人民币汇率不能充分升值的情况下,国际投资机构有意唱衰并‘做空’中国,是导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走低的一大诱因。”。余永定进一步指出,境外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反过来会使投机资本进入中国的积极性进一步下降,甚至不排除一定时期内的资本净流出。

  其实外资净流出,可能是中国央行乐见的事实。不是吗?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提及的“热钱池”理论,现在不正是派上用场么?近十年来,急剧膨胀的外储,一直是国内基础货币过多供给的根源。央行一直以来为管理日益增多的外储保值增值而焦头烂额,为对冲国内日益增多的基础货币,今年前七月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实际上是挤压商业银行的利润去维稳人民币联系汇率机制。现在,热钱狂流出中国,相信中国央行也长吁一口气,压力轻松不少。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实在有利无害。但市场预期一旦反转,到时中国货币当局又何以自处?

  汇率浮动,究其根本,在于背后的生产率变动幅度大小而已。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长期升值的实质,在于中国生产率的增速快于美国。今年中美贸易顺差大幅缩水,可能意着中国生产率增速相较美国而言,慢下来了——当然这也是猜测而已,人民币升值趋势是否逆转,还得进一步观察。但就人民币联系汇率机制改革而言,目前却是最佳时机。

  因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伤害中国出口竞争力,最终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不管这是否属实,毕竟这是人民币联系汇率机制转为完全浮动机制的主要障碍。现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连续跌停,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如此强烈,与此同时,中国外贸顺差也急剧缩水,这正是人民币斩断美元之锚的最佳契机。

  一旦人民币汇率机制理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系统内资源向出口部门过多倾斜的局面将会得以扭转,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才有望落实。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