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廖水南:粮食产后损失不容忽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16:16 来源: 重庆商报

  本报评论员 廖水南

  据《新京报》报道,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3日透露,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超过20%,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

  年损失500亿斤粮食是个什么概念?折算成经济损失,可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如果说这样的数据已然让人触目心惊,那么,夹杂着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正以每年1200万亩的速度减少,已逼近18亿亩“红线”,甚至有突破之趋势,粮食单产的增速也出现明显减缓,增幅趋于变小等等旧闻,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的严重性和节约粮食的紧迫性呼之欲出。 

  现实是,我们每年都要三令五申耕地保护政策,也在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并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对粮食产后的保存和流通却明显重视不够。而实际上,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节约粮食,显然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另一重要抓手。所以,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必须开源节流并举,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粮食减损。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发达国家粮食产后损失率一般在3%以下,发展中国家一般在5%左右,我国则高于5%,其中农民家庭储粮损失高达8%,而分散在全国2.4亿多农户储存的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 

  从这一角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和干制设施,无疑将有力改善农户储粮环境,实现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但这也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加大仓储设施投入,重视农户储粮的技术开发及指导同样重要的是,相关方面必须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加速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将粮食储藏工作纳入更加规范的轨道,进一步树立绿色生态储粮理念,走“生态储粮”、“绿色储粮”之路。 

  此外,前文已经说过,减少粮食浪费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题中之义。2010年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就专门发布了《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全民重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因此,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全民参与爱粮、节粮也应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保障粮食安全不仅关系着军需民食,也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此前有论者就说过,粮食主要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少一点只会涨价,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因此,在狠抓有形粮田生产的同时,确保储藏和流通上“无形粮田”不荒芜也不容忽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