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制假笔记揭开毒百叶加工黑幕 黑心老板月进数万

2011年06月02日 11:40 来源:燕赵都市报

  这是一本错别字连篇的“制假笔记”,歪歪扭扭的字迹触目惊心。只有初中学历的制假者,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茄参、毛肚等食品,协助老板非法获取暴利的全过程。

  不久前,沈阳市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根据半个月的摸排、暗访,在沈北新区兴隆台镇捣毁了一家日销售千余斤有毒、有害水发制品的黑加工点。在这起案件卷宗中,记者发现了工人张强(化名)的一本“制假笔记”,其中记录了他一年两个月制假生涯的技术要领和心得体会。

  翻开“制假笔记”,展现了这位25岁年轻人一段被毒百叶染黑的贪婪、恐惧的人生。

  一个人的黑作坊,日产千斤有毒食品

  “要达到一级水发货计师(技师)”、“劳动创造财富,目标成就人生”、“先吃苦,后想福(享福)”这是张强“制假笔记”扉页上的几句话。

  25岁的沈阳新民市人张强只有初中文化,16岁便开始在社会上打工,先后干过家具组装工、电焊工和海鲜搬运工。2010年初,他开始在这个水发制品加工点当工人。

  在沈阳市某看守所内,记者见到了已被刑事拘留的张强。他说:“我的工作就是用煮、晾、泡等工艺制作百叶、茄参、毛肚等水发食品。制作过程中会加入起增重作用的工业碱,起漂白、防腐作用的双氧水和起中和酸碱作用的盐酸。平时厂房里就我一个人负责食品制作,货好了会有专人运到市场。”

  张强工作的黑加工点位于沈阳城区外几十公里的沈北新区兴隆台镇,记者驱车近一个小时才赶到这里。在百余平方米的厂房内,记者看到,十几个一米见方的大铁桶内装满了已经发好的、又大又白的百叶和黄喉。而分别加入工业碱、双氧水和盐酸的三根大管子竖立在厂房的一面墙上。

  据黑加工点业主范大贤供认,他们每天生产1000斤左右的水发制品,都发往沈阳北大营海鲜市场。

  据办案人员介绍,这个黑窝点自己有加工点、运货车和批发点,有毒、有害的水发制品从生产到销售只需要两天时间。

  侦破此案的沈阳市公安局东山派出所所长周思源介绍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利用工业碱、双氧水等非法食品添加剂,制作有毒、有害的百叶等水发产品,在这个行业不是少数。

  张强也承认,不加工业碱的百叶不大、不重,不加双氧水的黄喉不白,那样发制的产品在市场上都没有销路。

  害了消费者,黑心老板月进数万元

  “2011年1月1日,煮茄参60斤,2日200斤,3日90斤......27日100斤,31日150斤。”在张强“制假笔记”的背面,详细记录着他每天发制各种产品所用原料的数量。

  2011年1月,仅茄参一项,他就用了原料2900斤。

  张强说,20斤茄参加不到四两工业碱,经过煮、晾、泡等流程,两天时间就可以发制出180斤茄参送到市场上卖,也就是1斤茄参原料可以出9斤货。

  据办案人员介绍,黑加工点1斤茄参原料的进货价70元,而由它发制出9斤“假茄参”的市场批发价格共计108元。

  根据张强的“制假笔记”,2011年1月,黑加工点销售“假茄参”26000斤,销售额30余万元,去掉2900斤原料的成本价20万元,黑心老板仅茄参一种产品的毛利润就达到10万元。

  据张强介绍,除了茄参是九倍的出货量外,百叶、黄喉的出货量大都在3倍多。一年多来,自己每天加工各种产品的成品量约1000斤,每天凌晨三四点钟,都会有专门的运货车将成品运到北大营海鲜市场出售。

  在张强的“制假笔记”中,除了发货的技术要领和用料详单外,还有很多制假中积累的“经验”

  在2010年7月9日的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于洪的毛肚和262的黄喉不能要,质量都不好。”“EQ2的毛肚虽然薄不好发,但色折(色泽)好而且不影响出货量。”

  正是由于这份“细心”和“努力”,张强越来越得到老板的信任。他说,入行以来,自己的工资从1300元逐渐涨到1500元、1800元,直到案发前的2300元。

  百叶漂白了,他的人生却黑了

  “货要白里透亮,要达到货滑水不滑、水滑货不滑,不能水货同滑,都滑了就是货有不好的可能。”张强的“制假笔记”中,对自己的产品有着较高的要求。

  但在违法漂白食品的过程中,张强年轻的人生却被“毒百叶”染黑了。

  在“制假笔记”的中段,记者看到“战胜恐惧有胆量”的字样。张强说,那时已经开始知道所做的工作是违法的,整日生活在恐惧中。

  张强说,随着工作逐渐熟练,他通过各种渠道发现自己每天投入大量精力干的活儿竟是违法的生意。干还是不干,张强的内心一直在挣扎纠结,“我非常害怕,一度也有不能再干的想法。”张强说,我几次向老板提出辞职,但老板总说找到人再说。

  而当老板将张强的薪水涨到2300元时,贪婪在和恐惧的较量中,又一次占了上风。

  张强说:“看着老板不断地加薪,我的心又开始活动了,我从心里也在说服我自己,不就是加点添加剂,吃的时候用高温水烫一下也就没事了。况且干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人管。”

  薪水、无知、自甘堕落成为张强很难割舍制假黑暗人生的重要原因。“手到易,心到难”,在“制假笔记”的一页,只空空地写了这六个字,特别显眼。

  张强说,这是技术还不是很熟练时写的,当时特别想用心做好这件事。但现在看来,如果没走对路,越用心,犯的错越大。

  隔着冰冷的铁窗,记者看到张强充满懊悔的眼睛。“我现在特别怀念以前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做木匠时难闻的油漆味,还是做电焊工刺眼的火花,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很快乐,不像造假时天天生活在恐惧中,至今落得这样的下场。” (新华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