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破发潮退 机构重返一级市场觅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10:56 来源: 新金融观察

  作者:新金融记者 游敏常

  上半年,破发一度是新股的主旋律。然而,进入下半年,新股的调子骤然变得激昂,7月以来上市的股票,已很难寻到破发股的身影。

  新金融记者发现,截至9月16日,7月以来挂牌的54只新股,除了蒙发利、隆华传热外,其余均在上市当天录得不同程度的上涨。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超过三成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

  显然,此前A股市场一度涌动的破发潮,在不经意间已经退去,到底是谁阻退这股吓人的潮流?

  大盘向下 新股向上

  9月16日,巴安水务、隆华传热、佳创视讯、通光线缆携手登陆创业板。其中,除了隆华传热未能保住发行价以外,其余均以阳线收盘。

  对投资者来说,破发似乎已是久远的记忆。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三季度以来,截至9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54只新股挂牌上市,仅得蒙发利和隆华传热在挂牌首日破发。

  破发的阴霾逐渐消散,新股齐齐响起上涨奏鸣曲,不少个股上市首日便涨势惊人,令市场侧目。7月至今新上市的股票中,26只上市当日股价涨幅超过50%,约占总数的一半。

  其中,又数东宝生物涨幅最为惊人。该股7月6日登陆中小板,当日股价便翻了一番,成为今年以来上市当日表现最为抢眼的新股。江粉磁材、冠昊生物、山东章鼓也不遑多让,挂牌首日涨幅均超过100%。

  即便8月初,大盘步步低走,陷入持久的调整后,市场对新股的热情照样不改。除了少数个股以外,8月8日以来挂牌的新股在上市当天,全部红盘收尾。

  “毫无疑问,6月底以来,新股发行的形势已逐渐变好,4、5月份一度涌动的破发潮已经退去。”南京某券商分析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除了蒙发利等少数个股,新股再未出现首日破发。蒙发利质地一般,企业本身又缺乏亮点,加上发行市盈率偏高,破发也在情理之中。”

  更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对新股的热情更蔓延至次新股。下半年以来上市的股票,截至9月16日,除了蒙发利、林洋电子和世纪华通等6只股票外,其余个股均未败给发行价。

  之前一度败走的打新资金开始重新入场。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7、8月份,分别有22579亿元、14484亿元参与打新。

  这样的好形势在上半年简直难以想象。今年上半年,多数新股深陷破发泥沼。统计显示,上半年挂牌的167只新股中,63只上市首日便告破发。

  至今,这股破发大潮依旧不曾完全消退。新金融记者发现,截至9月16日,上半年发行的新股中,逾半数仍挣扎在发行价以下。而华锐风电等11只个股,至今与发行价仍有30%以上的距离。

  遍地的破发股,让一向热衷打新的A股投资者们望而却步。市场的打新热情一度降至冰点。5、6月份,打新最为低迷的时候,两月仅有6015亿元、7736亿元加入新股申购的队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1月份,新股发行高潮之时,当月超过2万亿资金进入到一级市场,追逐新股。

  新股告别高PE  逆转破发潮

  而今,新股不败的神话似乎正被重新演绎。一度被破发大潮裹挟的新股因何扭转破发命运呢?

  “发行市盈率下降是关键。”前述南京券商分析人士称。“从今年5、6月份开始,新股发行定价便开始走低,逐渐缩小与同类上市公司的估值差距。定价降低,破发概率自然降低。”

  新金融记者也发现,自破发潮涌动之后,新股发行市盈率开始步下高台。截至9月16日,今年下半年挂牌的新股,其平均发行市盈率(摊薄,下同)已降低至37.84倍,较上半年下降将近两成。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事实上,今年IPO市盈率自年初达到高点后,才开始逐月下行。Wind数据显示,2011年1月,当月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一度接近73倍,当月发行的新研股份、雷曼光电和先锋新材的市盈率更突破百倍,分别高达150倍、131倍和123倍。

  尽管市盈率高企,但当时为新股捧场的资金不在少数。广州证券分析师张广文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市场打新热情在今年1月份达到高潮。据统计,当月,超过2万亿资金参与打新。

  然而,好时光一去不复返。2月以后,IPO市盈率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4月份,当破发潮还未肆虐A股,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依旧在55倍以上徘徊。

  4月下旬,股指重心不断下移,新股破发蔚然成风,在现实面前,新股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5月份,新股发行市盈率已降低至40倍以下,6月份更进一步降低至28倍左右。

  南京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新股发行价格也会随行就市,保荐商主要是紧盯大盘为新股定价,当大盘低迷,加上之前新股屡有破发,IPO发行市盈率自然会随之下降。

  实际上,当破发潮最为凶猛的时候,20倍以下的发行市盈率开始闪现。今年5月18日登陆沪市的桐昆股份,发行PE为12.22倍,创下2009年IPO重启以来的新低。

  即便如此,已被破发潮吓倒的投资者,对桐昆股份仍然兴趣索然。当时该股网上配售冻结资金320亿元,中签率为8.09%,网下配售冻结资金约87亿元,认购倍数为5倍。

  作为对比,2009年IPO重启至今,网上发行中签率仅为1.37%,网下配售认购倍数为61倍左右。

  此外,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中,发行PE在20倍以下的还包括了舜天船舶、万安科技、美晨科技、旗滨集团、方正证券和海南瑞泽,它们均是6月后,才陆续登陆A股。

  喜新厌旧  资金集结一级市场

  新股重新走强当然少不了资金捧场。实际上,随着市盈率下降、新股告别破发,投资者对新股的信心也随之恢复,打新热情逐渐高涨。

  入场打新的资金开始增多。新金融记者对比后发现,特别是8月份以后,进入一级市场的资金明显增多。据统计,8月份,共有22579亿元进入一级市场打新,环比7月大增56%,为年内最高水平。

  如此高昂的打新热情,与二级市场上屡屡创出的成交地量形成鲜明对比。据统计,8月以来沪深两市日成交量加起来不到1600亿元,而8月全月A股的总成交金额也不过3.67万亿元。

  “二级市场普跌,连风格轮动也难以见到,投资者要获取收益实非易事,投资信心受到打击,成交量当然萎缩。”张广文谈到。“相较而言,唯有新股这边风景独好,大家自然会进入一级市场套利。”

  打新的赚钱效应在弱市中骤然放大。据统计,7月挂牌的20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接近76%,到了8月份,新股仍然保持了48%的盈利。

  张广文认为,新股走势之所以如此凌厉,机构功不可没。“从部分新股首发当天的炒作情况来看,唯有机构才有那样的资金实力助其强劲拉升。”他强调。

  事实上,7月以来,55只新股因挂牌当日被爆炒,而登上了沪深两市交易龙虎榜,其中屡有机构魅影出现。

  如8月10日刚登陆A股的方正证券,挂牌当天股价便大幅上扬近44%。龙虎榜数据显示,成交量居前的营业部中出现了两个机构席位,一进一出,合计成交超过两亿元。

  值得深究的是,下半年,机构打新的热情也有所恢复。7月以来挂牌的新股中,有29只个股的网下配售对象在50家机构以上,江河幕墙和京运通的网下配售对象均超过百家,分别达170家、118家。

  除了机构以外,分析人士相信,游资和私募等资金也参与了新股炒作。“游资和私募对新股的炒作,也是导致破发减少的原因。”南京券商分析人士强调。

  当新股晋升为次新股后,各路游资仍然不愿松手。如东宝生物,该股7月初在创业板挂牌,当天便上涨近200%,此后一路被爆炒。该股上市不过两月左右,竟然有38次登上交易所龙虎榜,无人能出其右。有私募人士认为,该股之所以多次异动,应是游资所为。

  显然,在弱市中,新股已经俨然成为各路资金躲避系统风险并伺机套利的最佳去处。然而,这一“避风塘”还能远离风浪多久?

  对此,张广文表示,这出新股神话距离落幕可能已不再遥远。“市场对新股上市后高开低走、打新资金套现离场,已经形成预期;加上最近新股的质量有所下降,上市后表现已不如往日,破发再现市场,相信投资者打新和炒新的热情会逐渐冷却。”张广文称。

  但愿,在这出新股大戏落幕之前,打新资金已寻到了其他好去处,继续其逐利生涯。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