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喻信息业绩变脸程度惊人 上市前财务数据遭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11:41 来源: CCTV《交易时间》前言:今年年初上映的美国影片《碟中谍4》。在这部影片里,展现了很多高科技的谍战手段,“人脸识别”就是其中之一。只可惜啊,高科技再高,也只能识别人脸,它无法预测一家公司的“业绩变脸”。我们今天要讲的变脸故事,就涉及一家高科技企业,它的主打产品是我们大家并不陌生的新玩意——智能卡,科技含量不低。它叫“天喻信息”,在武汉。
记者 王冰莹:我们刚来武汉的时候,这里还是晴空万里,但是一夜之间就变得阴云密布,下起了小雨。这样变化无常的天气,让我想到了去年上市的一家公司,上市时间之短,但是三季度业绩快速下滑,这让很多投资者非常不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位于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天喻信息公司,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这座三层的白色大楼就是公司的总部的所在地,在整个东湖开发区里,这样的建筑并不显眼,但是去年业绩的快速下滑,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暂且不表,先来说天喻上市之前的事儿。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没有哪家公司像它这样,没上市就惹来了那么多的麻烦:一场股权纠纷的法律诉讼,两封涉嫌财务造假的举报函。而且这两封举报函来自一家律师事务所。
周爱文 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律师:大概是2011年1月中旬,在无意中就看到了,在证监会网站,看到天喻信息公开披露的招股书里的信息,我们主要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从它的应收账款减少来分析的。因为它当时披露了一个保理回款,我们就觉得,如果保理将近4800多万,如果保理回款存在的话,因为当时它的应收账款存在2800万的差异。
这里有两个专业问题,需要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一个是财务报表。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利润和现金流量三张表,它们之间有着极强的逻辑关系,各种会计科目下的数据相互勾连,有增必有减。周律师所说的2800万的差异,就是根据这些数据,对比、分析出来的。
第二是保理回款。简单说,保理业务就是企业将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银行,提前拿到一定比例的资金,实质上是一种融资方式。那么,企业从银行拿到钱之后该怎么入账呢?问题来了。按照现在的规定,一是可以计入短期借款,二是可以冲减应收账款,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样就变成了利润。当初,天喻信息采取的就是后一种做法。而律师们显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样做会虚构利润。
2011年2月,李国机律师事务所以书面形式,向中国证监会举报天喻信息存在的问题,请求依法查实并做出处理。3月7日,中国证监会给予了书面答复。答复说:反映天喻信息有关问题的来信收到。天喻信息现为在审企业,对反映的问题会予以关注,并按照相关程序规定办理。落款还加盖了“中国证监会人民来信来访专用章”。
答复有了,结果也出来了。2011年3月31号,天喻信息通过了发审委的IPO审核。第二天,也就是4月1号,在天喻发布的招股意向书中,有30几个数据进行了“改正”。我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所提到的“保理回款”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被搬到了“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数据修改了,但修改的原因、依据,甚至改了哪些地方,天喻信息至今没有对外披露。4月6日,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向证监会发出了第二封举报函,请求暂停天喻信息的发行上市工作。
周爱文 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律师:我觉得,它为了上市,收入一个标准,净利润一个标准。虽然他有他的标准,很可能有些东西已经虚报,失真了。鉴于财务报表,三个报表严格的逻辑关系,实际上一个报表动了,所有的报表全部都统一不了了,我觉得,他就是在这方面,他们存在一些失真的嫌疑。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留意。按照现在的审核程序,发审委在审核新股发行时,看的是招股说明书;而审核通过后公司发布的招股意向书,是在交易所发布的,两者在发布时间和审核主体上有所不同。所以,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在上市过程中,有不少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意向书并不一致。
不管怎么说,几经折腾,一个月之后,天喻信息还是带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议,在创业板上市了。法律诉讼也好、举报函也好,都成了天喻信息上市前的“插曲”。那么,这些“插曲”与日后天喻信息的业绩变脸,是不是存在某种联系呢?
在前面,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天喻信息上市前的“插曲”,与它日后的业绩变脸,有没有联系?理论上,好象没有什么联系。那么,天喻上市当年,就发生业绩变脸,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几天前我和栏目记者一起到公司进行了调查。
经过登记,记者进入天喻公司。在大楼一层,费了半天劲,记者才见到了公司董事办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由于公司高管都在外出差,又赶上年报尚未披露,因此无法接受记者的采访,只能到生产车间去看看。由于涉及商业秘密,所以公司的核心车间是不对外开放的,记者只被允许进入印刷车间。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天喻信息的主导产品——智能卡。
记者 王冰莹:我手里是一张银行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这样的银行卡您见过吗?我现在是在天喻信息制作金融IC卡的生产车间。在这个车间里,这张大卡将被反反复复的印刷和切割,最后变成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这种小卡片。金融IC卡是天喻信息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样就是这样一张小小的卡片,将直接决定着天喻信息的利润变化。
目前很多人正在使用的银行卡,它的信息都被储存在这个磁条里。这种磁条卡有一个缺点,容易被人复制、破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从2015年开始,银行卡将全部使用像刚才大家看到的,天喻信息正在生产的那种金融IC卡,这是未来银行卡发展的一个方向。
正是凭借着这种发展趋势,经营规模不算太大的天喻信息,曾经创造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所以上市时,它才敢以40块钱,66.89倍的高市盈率来发行。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天喻的业绩变脸,可比它的业绩增长,来得快多了。上市当年的三季报显示,天喻信息当季亏损721万;2011年的净利润不足3000万元,如果扣除政府补助,它的净利润只有1870万,同比降幅超过60%。上市一年,天喻信息一下子退回到了四年前。
就在记者到达天喻的第二天,原说出差在外的董事长,突然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啥也别说啦,直奔主题吧。
记者 王冰莹:我们是2011年4月份上市,在三季度业绩出来的时候就出现了下滑,很多投资者就有这样的疑问,上市时间非常短,但是净利润下滑非常快,您能解释一下这个原因吗?
张新访 天喻信息董事长:它这个也有一些国外、国内的企业都在一起竞争嘛。那么我们去年之所以业绩下降了,它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市场环境、主要的价格因素,有巨大的波动。
张新访所说的“巨大波动”,到底有多巨大呢?采访中,张新访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本来,天喻信息是工商银行最大的金融IC卡供应商,但是在此前的一次招标中,天喻竟然没有中标。原来,天喻的报价是每张卡20块钱,但有一家公司报出的价格只有14块钱,整整比天喻低了30%,天喻傻眼了。
张新访 天喻信息董事长:大家都看到一个很大的市场,那么你要进入到这个市场来,首先你就要获得这个资本,资格就是你的入场券。那么这些个企业为了获得这个入场券,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他基本就不考虑利润,这些东西都不考虑,先要获得这个入场券。
后来,虽然经过做工作,天喻最终进入了采购名单,但只能按14块钱来供货。由于其它银行的金融IC卡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工行招标价的大跌,让天喻很受伤。更可怕的是,这价格还在下跌。
记者 王冰莹:现在的下滑趋势是不是还在继续?
张新访 天喻信息董事长:这个下滑的摆尾趋势,当然也可能会持续一点点时间,如果说还是固守在传统的产品形态上,在同一个领域的重复应用的话,我个人认为,价格恶性的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挤压了利润空间,这就是天喻对业绩变脸的解释。坦率地讲,天喻并不是那种很烂的公司,他们的解释也客观成立。但是,“主观不故意”并不能改变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天喻信息上市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然后一路下行,截至目前,跌掉了52%。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天喻上市前颇受争议的“插曲”,也就是过高的应收账款,不仅没有改善,反倒增加了54.25%:2010年是1.85亿,2011年,2.85亿,比它上市前的净资产还要多。这么多的应收账款,一旦出了问题,那么,天喻又将做何解释呢? 记者调查,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