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重组股遭滑铁卢数量大增 有自炒概念嫌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1 07:01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张琨)在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不确定性也在大幅增加。记者昨日统计显示,在近一个月以来,宣布暂停重大资产重组或控股股权转让的公司就多达10家。而从终止重组的理由来看,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影响最为明显。

  终止重组频率加大

  根据相关券商统计,目前A股市场中重组概念一直是具有可持续性的炒作概念。平均每周约有15~20家上市公司宣布启动包括购买资产、项目融资、股权转让等不同类型的重大资产重组。而根据记者统计,在近一个月以来,宣布暂停重大资产重组或控股股权转让的公司就多达11家(见附表)。发布终止重组公告的数量不仅远远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每月约5家的数量,与前几个月相比,也呈现显著提升的趋势。

  “这意味着重组的成功率正在下降,而不确定性正在提高。”一名券商研究员表示。而安信证券分析师则指出,投资者在炒作重组概念时,对ST板块维持以规避为主的观点,并选择基本完成重组的股票为投资标的。

  终止原因各有不同

  记者发现,对于一些涉及产能过剩的行业来说,拟注入资产在重组期间陷入亏损,进而无法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要求,是这些公司终止重组的主要因素。在近期终止重组的个股中,建投能源、*ST远东和九鼎新材最是典型。

  以建投能源为例,该公司在6月16日发出公告,宣布筹备长达两年的母公司资产注入就此终止。对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建投能源在相关公告中称,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主要是因为受火电行业经营形势影响,标的资产业绩难以达到预期。

  此外,因为价格、协议谈不拢而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也很多。在5月底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长春高新、银轮股份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两家公司在终止重组公告中均声称,终止的原因是和另一方的交易价格仍然存在分歧。

  有“自炒概念”嫌疑

  记者在统计中发现,有一些上市公司近年来频繁出现“筹备重组——终止重组”的公告,而其股价也和相关公告紧密相关频繁波动,相关公司存在“炒重组”的嫌疑。

  一些私募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一些上市公司在一年内往往可以通过“炒重组”维持股票人气和股价,此外一些上市公司也可能和游资结合,产生内幕交易。

  而根据6 月 8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股票异常交易监管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惩戒力度显然明显加大:由“上市公司主动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处置将适用于“6 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惩戒措施;如果发现有内幕交易的迹象,更可能被处于12个月甚至36个月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处罚。

  “新规实施后,将建立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二级市场股票交易核查机制,这意味着未来‘炒重组’将会越来越难。”银河证券分析师马勇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