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最爱第一股 大禹节水主力市场遭蚕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13 03:0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徐亦姗
繁华能几时?
尽管一季度流通股股东榜单中仍吸引了中邮核心成长、华夏红利、中海量化、易方达创业板交易指数四只基金、对外经贸新股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的停驻,大禹节水却似乎再难重演昔日盛景。
2009年10月,头顶“灌溉第一股”和“创业板排头兵”两道光环上市的大禹节水,以53.85倍的发行市盈率登陆资本市场,超募资金达7217.19万元。
一片繁荣背后,则是公司上市后业绩大幅低于预期。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2.15%,但净利润仅增长2.23%,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反而较同比减少1.86%。
尽管如此,凭借稀缺的A股灌溉概念,大禹节水迅速获得各路机构的热捧,在其流通股东榜单上,华夏系、中邮系、海富通系、建信系基金都曾留下踪影。仅2011年到公司实地调研的机构投资者就高达15家。不过,伴随股价的一再下挫,停留至股东榜单的机构投资者往往无“利”而返。
截至7月12日,大禹节水报收9.12元,虽然期间曾有两次除权除息,但较其上市两个月后最高的57.09元的价格,亦已跌去84.02 %。由于一季度大禹节水平均股价约为10.68元,相较9.12元的最新收盘价,一季度新近持有的两位机构股东——中海量化策略基金和易方达创业板指数基金若坚持持有,则持股浮亏已经达到73.92万元和66.01万元。
主力市场遭蚕食
黯淡的营业数据背后,是公司最为核心的西北市场遭受竞争对手大口蚕食的残酷现实。上市前的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大禹节水凭借大力掘金新疆市场,为投资者呈现出一幅完美的业绩高成长曲线图。
上述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新疆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9.32%、26.61%、34.86%和56.02%,逐步提升至收入来源的半壁江山。
针对新疆市场,大禹节水认为它是“相对较成熟的、广阔的”,并在招股意向书中为投资者描述了下述广阔蓝图,“‘十一五’期间,新疆自治区围绕区内四大基地,将新建高效节水面积700万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以每年70 万亩的速度、地方将以每年50万亩的速度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未来五到十年,新疆节水产品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
不过在美丽蓝图背后,大禹节水似乎刻意规避对新疆市场竞争情况的详细披露,仅在描述各地区产品毛利率时提及称,“新疆地区由于农业节水产业起步早,市场成熟度高,竞争趋于激烈,招投标时亩造价报价相对较低。”而对于新疆地区所属的北方节水灌溉市场上,大禹节水则认为自己“具有市场区位规模优势。”
为了尽快抢占新疆市场占有率,大禹节水更提出快速扩张策略,投资6126万元,以新疆子公司为基地,年产2.6 亿米滴灌管(带)及配套过滤节水器材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大禹节水预计该项目2011、2012、201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20万元、12560万元和15700万元,净利润689万元、1077万元、2039万元。
2009年10月,大禹节水以创业板排头兵身份如期登陆资本市场,潜心开展募投项目。与此同时,新疆市场的竞争情况则越发呈白热化,大禹节水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遭受竞争对手蚕食。
2009、2010年两年,大禹节水新疆市场收入分别为8608.24万元、6361.04万元,逐年下滑且均低于2008年的11851.13万元,而新疆市场收入占比则由2008年的34.86%进一步下滑至31.57%、19.44%。对此,大禹节水解释称,“由于新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销售价格较低,毛利率相对较低,公司通过协调、调度,将新疆等地生产的部分产品投放到内蒙等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市场,故报告期内甘肃、新疆地区的销售额及占比有所下降,而内蒙、宁夏等市场增长较快。”
及至2011年,大禹节水甚至未披露新疆地区营收情况,仅称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和甘肃等地区)营收为23549.59万元,但其同比3.7%的增长率亦可反过来证明新疆市场仍未有明显起色。
令人诧异的是,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禹节水招股书提及的业绩“利器”——年产2.6亿米滴灌管(带)及配套过滤节水器材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却较预期计划延迟近一年。
根据招股书,上述募投项目本应于2010年完成建设,2011年实现9420万元的营业收入和689万元的利润,但实际上,大禹节水新疆募投项目于2012年年初才开始组织生产。对此,大禹节水解释为“由于受气候影响及施工许可证审批手续延迟,故未达到计划进度。”
同样迟于计划进度的还有天津高新滴灌管(带)及配套节水器材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其原因则为“实施地点变更,建设规模增大,追加投资。”
大禹节水主力市场遭蚕食
一面是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一面是募投产能迟迟无法释放,大禹节水只得选择被动防守,勉强保住上市前新疆地区的市场地位,并加速对东北、内蒙、广西、云南等其他地区的市场开拓力度。
但市场拓展要担负的大额销售、管理费用无疑进一步吞噬了大禹节水既有利润。2010至2011年,大禹节水销售费用分别达1456.92万元、3272.94万元,较同期大幅增长30.20%和124.65%。
“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主要系本期开拓新市场,增设营销网点,增加人员及市场开拓费用所致。”大禹节水对于2011年销售费用的进一步大幅攀升解释称。
“新兴市场开拓增速较快、但传统西北市场增速不到5%,且部分募投项目偏慢,导致收入增速低于预期。”海通证券公共事业分析师陆凤鸣总结道。
恶性循环的是,由于东部扩张而产生的大笔费用直接吞噬掉利润,而收入和订单大幅增长又需先行投入大量资本,如此情况下,尽管大禹节水2009年10月创业板登陆至今尚不足三年,但流动现金却再度开始吃紧。
相关年报财务数据显示,2010、2011年,大禹节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584.89万元和-4839.47万元,远远高出2009年上市当年的-3147.02万元。
而现金流吃紧的重负下,大禹节水被迫大幅提高贷款规模防止经营现金流断裂,2011年公司支出财务费用1844.97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37.42%。受此影响,资产负债率亦由2010年度的47.71%大幅攀升14.2个百分点至61.91%,甚至一举超越上市前2008年资产负债率56.28%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