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美继续一场双赢的博弈

2011年05月12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赵民望

  与海外一些舆论所预测的空谈结果大不同,刚刚结束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颇丰。引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评价就是,“本轮对话取得圆满成功”。

  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中,中美两国讨论了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的重大问题,取得了48项具体成果。我们以为,此次圆满成功的对话结果,既包含在战略层面的确切规划上,也体现在战术层面的具体安排中。从《2011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成果清单》来看,对话涉及了能源,科技、环境、交通、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从中国的一贯立场和强烈诉求来看,此次对话的收获显而易见:首先是,美方承诺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其次是,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全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仅就以上两个要点来说,早先那些“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判断显然失准,再加上“中美双方还决定在今明两年举行一系列高层互访与双边会议”的后续动作,中美双方通过对话走向合作的密集程度由此将出现一种十分罕见的景象。更何况,在中美对话促成的一系列具体成果中,《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无疑将推进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原因是,这一框架表明两国将开展更大规模、更加紧密、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

  中美两国成为互利的经济伙伴已经是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一个乐观的远景值得期待。

  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个结论已由中美双方经过持续艰难地地保持对话本身所证明。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指出:中美双方在对话上的这个突破来得有点晚,由此造成的不必要损耗,导致了两国互利共赢、建设性的双边关系多数情形下只是停留在各自表述的纸面上。

  长期以来,中美关系受制于种种非经济因素的牵制,经济贸易问题常常被泛政治化,共同利益由此大大受损。戴着有色眼镜的美国,一直把“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和“全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当作政治筹码。此次美方的相关承诺,意味着美国看清了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中国分量,回到了尊重对方、充分对话的正确途径上。这是值得欣慰的,这也是“市场力量”的一次胜利。

  对于正在开始经济转型的中国,这次从对话桌上收获的成果只是解决了某些外部因素,市场经济核心体系的建设远没有完成,需要以更加改革开放的胸怀,认真审视阻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种种内部因素,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因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使我们保持一个良性竞争者的资格,从而积极参与一场合作共赢的持久博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