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放缓符合调控预期 “硬着陆”之忧依据不足

2011年06月25日 03:23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谢利

  随着4、5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走低,有关“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声音不断传出,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屡创新高,也引发各方对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的担忧。

  “硬着陆”非空穴来风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PMI由4月份的52.9下降至52.0,而3月份为53.4,表明制造业活动增速不断放缓。汇丰随后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览”也显示,5月PMI初值降至51.1,为自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产出指数创10个月新低,也验证了抗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已有所削弱。此外,银行信贷收紧、各地电荒频现以及其它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担忧。而实际上,相对于经济放缓这一共识,市场对紧缩政策下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一直存在巨大分歧。

  目前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主要判别依据是经济增速——当GDP达到7%以上且通胀率和就业率维持在相对合理水平,即意味着经济实现平稳着陆。反之,经济增速大幅回落而物价持续高位,则意味着“硬着陆”与“滞胀”的发生,其结果将带来失业率大幅增加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不久前,巴克莱资本曾对超过1000家机构投资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27%的投资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的风险对市场威胁最大,其威胁性超过中东和北非政局动荡引发的恐惧以及主权债务和通胀飙升风险引发的担忧。

  在“硬着陆”阵营中,国际资本大鳄索罗斯最具代表性。前不久,他公开发表讲话说:“中国经济存在些许泡沫,有迹象显示正在走向失控。”虽然该言论一出,很快遭到很多机构和学者的反驳,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确存在不少授人以柄的不利因素。比如,房地产市场泡沫随时有破灭的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情况恶化,信贷紧缩下企业和银行流动性趋紧等。此外,一些外资机构也表示出对目前在汇率与通胀双重调控目标下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否实现的疑虑。

  经济放缓符合预期

  虽然近来多有分析机构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但并不认同“硬着陆”之说。巴克莱资本中国研究发布报告认为,工业活动放缓速度符合之前预期,而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长强劲,年初至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新高,为25.8%,这些指标显示经济仍有望在2011年达到约9%的增长,即软着陆情形。同时,该报告认为,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放缓增长是必要的,该机构已将2012年中国GDP增长预期降低到8.7%。

  持相似看法的还有野村证券。该机构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阶段性疲软,但并非发生“硬着陆”。预计二季度和2011年全年GDP增速仍将达到9.2%和9.4%。尽管比之前预期有所下调,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无论是从企业亏损数同比和占比变化来看,还是从亏损金额占比和利润同比来看,当前企业的日子的确比2009年和2010年难过一些,但仍处于景气区间,根本看不到“硬着陆”的端倪。他还预计,第二季度GDP增速仍会和第一季度相差无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其原因是: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仍较有力,消费因刚性需求很难大幅走低。即使增长走缓也难以降至季度8%以下,当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调控的结果,下半年增长有望回升。

  不久前,瑞信在其中国投资年会上发布的报告,将2012年中国GDP的增长预期从8.9%降至8.5%,并认为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段长时间的增速减缓,但仍在缓着陆范围内。

  日前,已有消息称,财政部、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将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部近日公布了今年首批地方债代理发行计划,总计504亿元地方债将优先用于保障房。这意味着困扰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专家称,保障房建设一旦上马,将抵消一部分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发债投向保障房,'硬着陆'说可以休矣。”鲁政委说。

  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相对于“硬着陆”的担忧,很多专家认为,通胀风险要高于经济增速下滑风险。

  连平认为,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收入增长和流动性宽松条件下,“硬着陆”风险并不大,即使有只要稍加调控即可奏效。需要担心的倒是通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尤其是在货币、输入、成本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调控通胀远非易事。此起彼伏,波浪上行往往是常态。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6月份CPI将突破6%。对于下半年物价走势,机构普遍认为将呈回落趋势。巴克莱资本中国研究认为,CPI将在9月份降至5%以下,年底还将继续降至3.5%,但全年仍有高于4.6%的风险。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近日也表示,近期物价上涨受翘尾因素影响较大,而反映新涨价影响的环比涨幅已从1、2月份的1%和1.2%回落到-0.2%和0.1%,这表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因此,预计CPI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此外,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新增信贷较去年同期少增1005亿元,5月末M2增速也已回落至15.1%的合理水平。这无疑为抑制通胀提供了货币条件。不过,或许是担心前期政策滞后效应以及超调带来的风险,市场普遍预计的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央行将再次动用利率工具并没有如期发生。对此,有专家认为,相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负利率对于控制通胀更为有效,因此,应尽快实现真实合理的资本利得水平,抑制资源错配的投资和资产泡沫发生。

  鲁政委表示,目前的经济减速,正是2010年以来政策持续紧缩逐渐显效带来的结果,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和需要,有利于未来物价水平回落。至于一些企业在此过程中感觉压力不断增大,则是控制通胀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