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软着陆”与“硬着陆”

2011年07月15日 04:43 来源:深圳商报

  □ 刘 伟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由于GDP同比增长9.5%,超过预期,虽然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各家机构和经济学家纷纷就此发表评论,多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经济“着陆”,再分以“软”、“硬”,究竟有多大意思?

  先交代背景,这次机构纷纷纠缠于中国经济着陆软硬话题,据说是因为国际上存在“做空”中国的强大力量。这股力量从做空在美国上市民营企业开始,到做空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再到唱空中国宏观经济,其中,一个最让人担心的预测是“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在这个背景下,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笼后,各家火力集中于软硬之辩就好理解了。

  经济“着陆”,乃至着陆之“软硬”,并非一个严谨概念,而是一种描述经济起伏状态的形象说法。着陆者,从漂浮水面或飞行在空中,回归到地面上的意思,大致指经济运行总体上符合某种规律,或沿着某个轨道发展,但某些时候总会偏离轨道跑得过快过猛,于是,一段时间后,需要“拉回”地面,即回到合理轨道上。

  有了“着陆”的概念,才衍生出“软”、“硬”的说法。“硬”当然就是生硬、硬碰硬的意思,就是牺牲国民收入增长,将通胀拉回正常水平。但这种“急刹车”的手段往往招致诟病,因为会使得实体经济产生强烈震荡,人民生活短期内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各国调控经济都倾向于“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软”似乎比“硬”好,恐怕是个错觉。经济体生病之后,猛药急攻,缩短疗程,或许病体感到疼痛,但好处也很明显,见效飞快,忍忍就得到康复。“软”则意味着,虽然不至于很疼,但病体见好慢,无非是延长疗程,将痛苦程度减弱,换之以痛苦时间延长的代价罢了。

  历史上,各种各样的“软”、“硬”着陆告诉人们,简单区分“软硬”,并以此为衡器度量宏观调控得失,意义不大,甚至没有意思。

  以普遍推崇的“软”着陆案例看,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但并无大规模破产现象,虽然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趋向于零,但国民整体生活水准仍保持较高水准。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日本经济是史上最漫长的软着陆。

  这样的软着陆恐怕没多少人喜欢,多数时候,日本经济是教科书里的失败案例。但是,1998年,中国在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避免经济“硬着陆”,同时,借鉴东南亚国家教训,大力进行结构改革,削减国有部门规模,推动商品房改革,加入WTO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基础。同样是“软”着陆,得失好坏相差巨大。

  即便是“硬”也未必不好。1998年东南亚硬着陆,GDP出现两位数下滑,货币贬值30%至50%。但这场风暴促进该地区加快改革,并为今日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韩国,危机之后果断切断企业集团同银行之间的暗箱操作,使得其经济体系更加健康。结合上述两则“软”着陆案例,可以知道,“软”未必好,“硬”未必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