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下行风险有增无减 结构失衡日益严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16:13 来源: 《环球财经》杂志■ 环球财经记者 郑涵 林鹰/整理
现在看来,判断全球经济是一件困难的事情。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曾有三个流行的预测:1,全球经济2至3年内回到危机前的水平;2,美元危机或崩溃或地位大幅度下降;3,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系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即将“脱节”。然而,危机之后的发展完全否决了主流经济理论的预测。
与2010年相比,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之GDP增速略有放缓,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亦开始回落。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14.5%大幅度下降至6.5%左右,反映世界经济整体增速放缓。西方称2008年以来的这场危机为大衰退或大萧条,目前来看这次大萧条至少持续到2013年,甚至有可能至2015年。
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有增无减
观察和总结各国目前各项数据,有4个重要特征。
第一,全球失业严重,西方发达国家尤甚,高失业率成为普遍现象。新兴市场国家维持就业之任务也异常艰巨。造成失业率高企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周期性失业,因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周期性裁员。二是结构性失业,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结构步入调整,某些行业消失而造成失业。三是制度性失业,表现在西方国家及一些新兴国家对薪酬、社会福利等标准逐步制度化后,某些雇主不愿意或减少雇佣员工而造成的失业。
第二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首先是宏观经济的失衡。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50%,政府普遍高赤字,也就意味着高债务。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影响全球金融货币稳定最主要的威胁。
其次是流动性过剩与低增长之间的背离,表明全球实体和虚拟经济严重失衡。目前实体经济增长很低,失业率很高,但金融炒作、股市、债市水平已经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甚至更高。外汇、衍生工具等虚拟经济的交易量也已超过危机前的水平。美联储前主席、白宫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认为,在过去40年里,银行、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6大银行的50%收入靠交易业务。
再次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失衡,发达国家出现负增长,平均为-2%;发展中国家高增长,平均增速在5%左右。从2000年开始,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从2008年后这一现象更加突出。
再一个失衡体现在以中国和美国之间为代表的贸易逆差上。美国长期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经常项目赤字,中国则是巨额贸易顺差。其实质是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融资。
第三,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未富先老,劳动力能否承担日后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等国家未来几十年发展所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另据机构研究结论,20年后非洲劳动力资源最充裕,其次是美国,欧洲最差。最后一个失衡是资源矛盾突出。以全球计,拥有70%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不到40%的资源,普遍缺乏水、粮食、金属等资源;而拥有30%人口的发达国家国家却占据着60%以上的资源,这就牵涉到上面提到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失衡是否会持续下去的问题。
第四,全球通胀严重。目前欧洲的通胀率已突破欧元区规定的2%,这也是欧洲央行7月7日宣布加息的主要原因。通胀主要体现在虚拟经济快速扩张、全球资产价格泡沫、大宗商品持续上涨三个方面。2010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惊人:如棉花涨92%,咖啡涨77%,玉米涨52%,钯金涨80%,白银涨100%,镍和铜的涨幅也均在30%以上。据世界银行报告,2010年全球粮价平均上涨29%,2011年全球将有4400万人缺粮。同时,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预计今年原油将突破每桶140美元(目前,伦敦布伦特原油117美元/桶;西德克萨斯轻油为97.5美元/桶);煤炭价格的涨幅将在25%以上;铂金、黄金、钯、银也将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中预计黄金将达到每盎司 1750美元,目前突破1600美元;粮食价格也持续上涨,预计今年大米价格的涨幅在30%以上。全球通胀的态势有增无减。原油和铁矿石价格是决定新兴市场国家通胀水平最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仍有强烈的动机来制造通胀
而按照美联储的预测,2011年美国经济名义增长率为2.5%,明年为2.7%。过去多年,美国经济的名义增长率在扣除通胀率后,实际增长率往往在3%左右。而目前美国、欧元区通胀水平已经突破原定标准,甚至更高。扣除通胀率,实际增长速度几乎为零。就通胀而言,目前发达经济体尽管出现通胀隐忧,但通胀形势仍不明显,因此预计未来全球货币市场利率依然维持“零利率”水平。
最引人关注的是美国经济前景。各种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依然疲弱,GDP增长率将维持在3%以下(长期增长率应当是4.5%~5.0%);失业率将维持9%以上。尽管货币供应量扩张迅速,实体经济之信用增长却依然疲弱,而信用才是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量。以住宅市场为例,美联储副主席Janet Yellen在6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称:“目前,房屋销售萎靡、止赎率居高不下、负资产和破产率高、抵押贷款环境严峻。住宅市场复苏将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银行流动性异常宽松,信用增长却照样疲软,表明美国经济“去杠杆化过程”远远没有结束。危机以来,美国M3的增长从危机之前的平均12%急速下降到-5%,M3衡量的就是社会融资总量和信用总量。
同时,由于两党之争,美国债务危机被推到世界政治经济舞台最前面。美国究竟可以承受多大规模外债?借助一个简单公式c= n×g我们可以观其大概。其中C是经常账户逆差与GDP之比; n 是净外债总量与GDP之比;g是名义GDP增长率。假若名义GDP增长5%(3%真实增长,2%通胀率),c=2.5%,n可以维持50%。是美国目前外债与GDP之比的一倍。假若名义GDP增长10%(真实增长率3%,通胀率7%),c=5%,则n也可以维持50%。假若名义GDP增长5%,c=5%,则n将高达100%。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重要结论:继续维持高赤字和高负债,意味着美国必然有强烈的动机制造通胀(增加美元钞票发行)来降低外债与GDP之比。全球性通胀阴影愈加浓厚。
为什么经济政策目标与实际结果完全背离?
长期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只有两个:稳定增长与充分就业,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我们现在看到,财政政策的效果表现在赤字和债务,货币政策则体现在流动性过剩上。稳定增长无从谈起,高失业率有目共睹。出现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为了稳定增长、充分就业就必须实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扩张型货币政策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导致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以及全球货币通胀。
(3)流通性过剩会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和一般性通胀。
(4)货币市场长期低利率和负利率导致资产价格的暴涨和虚拟经济的恶性膨胀,导致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严重脱节。为什么如今虚拟经济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主要是人为创造的货币太多。1971年至今,全球货币储备在40年内从380亿美元扩张至10万亿美元,全球金融资产与GDP之比例达到惊人的380%,仅债券市场规模就达到90万亿美元,绝大部分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全球性购买力。而如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还将加剧。
(5)货币政策导致汇率动荡,导致各国持续进行汇率干预,累积大量外汇储备。很多国家为了控制汇率动荡和资本流动,开始实行资本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也无能为力。
(6)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赤字的攀升和债务规模的扩大。最终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会发生作用,债务价格会下降,收益率会上升,长期通胀预期会恶化。
(7)资产价格暴涨,虚拟经济膨胀,导致经济体系资源大量流入资产市场、金融和虚拟体系。为什么“沃尔克原则”(Volcker Rule)禁止银行业自营交易为主,将自营交易与商业银行业务分离?核心就是把投行和商业银行分开,切断商业银行向投行输入资金炒作。
(8)在扩张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3个两极分化:一是实体与虚拟经济两极分化,二是全球信用分配的两极分化,三是真实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全球绝大多数货币信用掌握在5%的富人、大企业手里,但真正的经济增长是由95%的普罗大众创造的。富人对实体经济的需求已经很小,导致资本进一步淤积在虚拟市场。
(9)两极分化最终导致真实经济增长长期萎靡,失业持续居高不下。
然而危机爆发以后,全世界人民又不愿意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或者说政治上也不允许。结果导致更大规模的扩张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结果就是危机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应对三策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20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是6000多亿美元,此后6年增加了2.5万亿美元。当年人民币升值主要是想解决三个问题:降低中美贸易逆差、产业升级换代,以及控制通胀。目前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上世纪60至70年代德国面对的焦点问题就是马克是否升值;到了70至80年代,这一难题转到了日本政府手里。结果日元升值后,本国需要和出口锐减,工人失业,经济放缓。为抵消经济下降,政府实行财政扩张政策。中央银行因此采取了零利率政策,放松货币。但结果是失去了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
我认为,中国应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关键在于:1,坚决稳定汇率;2,大力推行人民币国际化;3,实现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人民币国际化有七项重要目的:纠正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避免中国陷入“贫困性增长困境”;降低金融风险,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削弱美元霸权,争夺国际货币话语权;参与国际金融竞争,争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促进国内金融进一步放开,推动国内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将经历贸易结算货币、国际金融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人民币实现真正国际化至少还需要30年。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为中心,加速建立亚洲人民币货币区尤其是大中华人民币货币区,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战略步骤。
人民币的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引发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机遇和挑战、收益和风险并存。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中国必须制定总体金融战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本文根据向松祚在7月18日《环球财经》编委会上的发言及7月21日在中投公司的演讲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