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重利润薄企业主难给员工涨工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20:21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物价涨,企业职工涨薪呼声渐起,但老板们也有苦衷:到哪去找这一笔钱呢?
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各部门难以达成一致,被职工期盼已久的《工资条例》再次被搁浅。知情人士直言,至少年内无望。据悉,《工资条例》难产的原因是立法涉及到的诸多矛盾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参加立法的各方意见很难统一。设定最低工资、建立工资增长机制,以及同工同酬是目前各方争议不下的焦点。
给职工发工资的是企业主。能不能如实提高工资,最终的决定权在企业主。这似乎也意味着,《工资条例》的难产是企业主在从中阻挠。
其实,企业主也有自己的苦衷。尤其是承担了近80%就业人口的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不能太快,否则中小企业会面临生存难题。”东莞市外资投资企业协会道滘分会秘书长、泰富服装有限公司的行政经理梁国红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广东省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工资倍增计划,力争全省职工工资每年递增14%以上,2012年工资水平要比2000年翻两番。在此推动下,东莞市的劳动力成本在以每年近20%的速度激增。这给当地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东莞很多企业都是代加工,利润本就不高。工资倍增计划的出台直接砍掉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再加上原材料成本的上涨等因素,泰富今年上半年的利润能达到2%就谢天谢地了。”梁国红说,在巨大的压力下,东莞一些外资开始打算撤离,转到越南等地开厂。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时红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的话,很容易对我国吸引跨国资本投资、市场要素调节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更为严重的是,职工工资上涨过快可能会对劳动者就业率产生影响。企业主可能会选择退出实体经济,潜在创业者不再进行创业。最终甚至造成多败局面。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甚至质疑《工资条例》的可操作性。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劳动力市场已经逐渐走向了市场化。薪金水平只能由市场说了算,行政命令效果有限。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曾明确指出,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不能把中小企业当作税收的主要来源。政府要下决心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减税减费,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使其留出更多利润空间用于员工加薪。
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也同样缓慢。备受企业期待的增值税改革依然举步维艰,出口退税优惠措施反而在不断回调。中小企业创造出的“蛋糕”被政府狠狠地咬了一大口。从财政部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增速高达31.2%,是同期GDP增速的3倍。其中,企业交纳的各种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0%。
时红秀指出,我国应该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实行差别性征税。在美国税法典的S分章中明确指出,中小企业的营业所得税等税种都明显低于大型企业。以此来缓解中小企业的压力。虽然我国一直再提税制改革,但更多地停留在税制结构的调整上,如节能环保等,并没有涉及差别税率。即使在理论界,也忽略了这一问题,“今后这项研究要提上日程。”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不宜过快,政府更不能依靠行政命令强行往上拉。即使《工资条例》出台也不应出现更多的强制性条款。工资上涨进程应交给市场自我调节,更多地利用劳资协商办法解决。政府只需要进行工资指导,例如设立最低工资等。同时,政府的开支也要更多地倾向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以保障劳动者利益。”时红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