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岩:人民币升值会加速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4:32 来源: 《当代金融家》文/ 韩立岩
在对美债危机的口诛笔伐中,美元兑人民币终于跌破了6.40,公众重新热议人民币升值会加速吗?
从均衡汇率的理论出发,人民币仍然要继续升值,问题在于升值的速度会有多快?笔者认为,人民币仍将缓慢升值。
回顾汇改6年之路,升值幅度高达28.13%,年均升值4.22%。依此速度,达到5.0的关口,还要6年光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复利折算。
历史不是一个计算器,但比较历史,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路。当年,德国马克兑美元主动缓慢升值,1961~1973年,走了12年的时间。12年间,马克总计升值44.81%,年均升值3.13%。在此期间,德国的制造业比重和出口能力持续稳步攀升,经济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升值启动之初,德国因出口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是英国的两倍;出口的依存度过高,内需不足,国际资本快速流入;输入型通胀成为经济稳定的主要威胁。德国央行以主动的态势将爬行盯住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结合,通过货币升值抵御通胀。
中国今天的经济形势和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何其相似。当然,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激励机制不如当时的德国,并且面临着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美元疲软和国际投机资本不断抬高大宗商品价格的困扰。但是,中国有排在世界第二位的经济体量,有显著的区域消费水平差异,在城镇化进程中,内需上升的势头已经形成。从治理通胀的角度看,目前中国的通胀主要来自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大宗商品的输入性因素和高额的外汇占款。因此,从经济内部而言,要求人民币保持爬行盯住的升值态势。
那么,美债危机和欧债危机会对人民币升值造成什么影响呢?
首先美债危机是可控的,不会造成美元急剧贬值。而维持国际市场上美国政府债券的信誉和需求水平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不会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此外,美国已经面临与欧洲的技术出口竞争。人民币的快速升值非但不能促进美国对华出口,反而增加消费者支出,引发通胀。通胀对于美国的经济复苏将是致命的。
两年来,欧债危机的演化已经被市场所预期,当前意大利和法国的状态并无出乎预料的冲击。无论欧猪五国还是法国,必然要通过减少行政开支和社会福利走出危机。值得注意的是,中欧贸易和相互投资水平在2008年危机后得到空前的提升,中国经济和欧洲经济具有更高的互补性。欧洲对华技术出口的强劲增长和中国对欧洲投资的持续增加,都是缓解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压力的主要因素。
2011年初以来,人民币指数稳定在114~115,在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的态势下,代表人民币综合汇率水平的人民币指数能保持稳定,这完全归功于欧元的相对坚挺。
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美元和欧元几乎就是全部储备货币,在经济走出危机的大局与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欧美各国政府必然要用国家信誉担保债务的可控性和长期解决方案。因此,美元与欧元的大幅度同时贬值是不可能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人口红利已经见顶的条件下,决定未来人民币走势的根本性因素是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更深层次的动力在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创新环境的改善。从当前的战略态势和政策取向看,中国劳动工资率的继续提高和欧美战略性支出与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都是不可避免的。
6年的缓慢升值,中美双方都认可和接受了这个事实,市场的反应是平和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否定今后6年的缓慢升值。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