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网民议北京公费医疗改革:应推而广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北京市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提出,2012年1月1日起,北京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全部并入职工医疗保险。这一政策涉及市属 公 务 员 、 事 业 单 位 、 公 立 医院、高校教职工共22万人。并入医保后,他们将和职工一样,缴纳医保费,持社保卡就医。

  对此,不少网民认为,北京市公费医疗改革为破除社会保障双轨制、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成效和经验在全国具有标本意义。也有网民表示,期待在财政体制、监管体制等方面落实相应配套改革,确保好政策取得预期成效。

  具有示范意义

  署 名 “ 堂 吉 伟 德 ” 的 博 客说,我国在医疗保险方面一直执行的“医疗政策双轨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加剧了财政供养 人 员 的 社 会 优 越 感 , 另 一 方面,公费医疗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全额保障”,不但会浪费资源,也会使“裙带关系”在医疗上日渐严重。更关键的是,制度性的缺陷,人为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使社会群体未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署名“毛建国”的博客称,公众如鲠在喉多年的公费医疗,在北京正式结束了。在医疗制度改革,特别是推进医疗福利均等化上,北京毫无疑问地跑到了全国的前列。虽然说这只是“未来时”,在执行的道路上还会面临诸 多 挑 战 。 比 如 说 , 缴 保 的 标准、报销的比例等等,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一切还是未知数。但不管如何,改革者能够自我开刀,终止公费医疗,这种情怀值得称道。

  署名“金海燕”的博客也表示 , 取 消 公 职 人 员 公 费 医 疗 待遇,至少有三大好处。首先是一个看得见的好处:可以大大减少浪费,节省公费开支。其次是一个看不见的好处:减少公务员头脑里的特权思想,和职工医保、城市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保一样都需自己缴纳参保费。第三是一个大家都能感受到的好处:创造了社会的公平。“取消公职人员公费医疗待遇”值得期待,因为这项措施具有示范意义,不仅北京市可行,而且全国各地都可以仿效。

  改革仍存“盲点”

  不少网民表示,以北京为代表的公费医疗改革,也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虽然,公费医疗并轨后,缴费比例将和目前的职工医保保持一致,并按照职工医保待遇进行相关报销。但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公费医疗人员并入职工医保后,还可享受财政出资的补充医疗保险。

  署 名 “ 马 涤 明 ” 的 博 客 指出,中央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那么首先要减税减负,其次就是缩小各阶层在公共福利待遇上的差距。缩小差距注定存在一定的阻力,一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让自己的红利机制缩水,二是必然存在继续提升群体福利的冲动。那么,先行试点的北京会确定怎样一种运行与监管机制,非常重要。如果因为既有福利缩水或与社会逐步均等化,体制内便以“津补贴”等方式实施“二次福利”,公共福利均等化的推进可能就失败了一半。

  公共福利应均等化

  不少网民认为,公费医疗改革需要总体性的设计和推进,破除体制性根源,在财政体制、监管体制等方面落实相应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农村人员的福利保障水平。

  也有网民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消除基于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公共服务分配差异,取消不公正、不合理的特权待遇。

  署名“天天向上”的微博(http://weibo.com)指出,中国下一步医保改革必须未雨绸缪,通盘考虑。如何以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改变当前模式各异、待遇悬殊、碎片化严重的医保体系,实现医保待遇的均等化是当务之急。

  署名“夏天”的微博表示,公平与公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大的课题之一,实现包括公共福利均等化的社会公平目标刻不容缓。公平医疗、养老、安居等等,一是应当有一些看得见的时间表,二是不仅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平等,城乡、各行业间的差距的缩小也应提上日程。

  (记者 夏保强 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