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楼市小三原配负心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18:01 来源: 《东地产》

  2012楼市小三、原配、负心汉

  专栏撰稿  安哥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2011年算是过去了,我们的生活掀开了新篇章。

  人们急匆匆地行走在2012年的各条道路上,就像郭美美、高铁、民主、股市和温州人跑路从来没有被自己关注过一样。房地产行业的各路精英、专家、炒家和买家们心情变得淡定而友好,以各种姿势参加春运,充满期待地盼着2012年的春天早点到来。

  2011年下半年的楼市如此之荒凉,以至于安哥连写篇专栏的素材都找不到。但2012年就是不一样,我几乎嗅到了开发商和买房者如同火山喷发前的岩浆一样咕嘟嘟地冒着泡的荷尔蒙在激荡。

  各位读者们一定想要我亲口说出:房价要涨啦!

  其实安哥跟所有人一样,不知道房价是涨还是跌,但可以肯定地说:2012年,中国楼市要热闹了。

  插播一下: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时节,无所不能的微博(http://weibo.com)还是给热情的博友们献上了一份新年礼物。据我被动关注,大意是说前些日子在杭州发生了一起小三和负心汉逼得原配夫人自杀的新闻,并且有原配夫人留下的遗书。这个狗血的故事在大街小巷被满怀正义感的人们热情洋溢地反复传诵,续集很快就出来了,说是小三和负心汉纷纷写下遗书,也自绝于微博了。祖国各地的负心汉们、小三们惶惶不可终日,走在马路上都在为自己的遗书打着腹稿,无法面对无处不在的原配气场。说时迟、那时快,平地一声春雷响:这桩千古绝唱以原配夫人的诈尸收场了。

  安哥像各种专家一样,事后马上英明地宣布,我早就知道这是一次炒作。但安哥不得不私下里暗赞一句:这是个多么高明的创意啊。心有灵犀的是,在遥远的北京,有一个人跟我发出了同样的感叹。他的名字叫潘石屹。

  多年来,安哥对潘总的各种言论并不十分赞同,当然,这并没有妨碍潘总一直屹立在中国楼市的前沿。2012年元月某天,潘总对中国楼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表了一小段评价。意思是说,中国楼市经过了十几年闪闪发光的黄金期,即使是个250,只要你这十几年是干这一行的,都发了财。但是,潘说:接下来,中国楼市就不是250能够混饭的场子了。这个行当里需要创意!

  杭州三角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安哥同意潘总对中国楼市需要创意的论断,并且安哥补充说:中国楼市需要像杭州三角戏这样伟大的创意。

  就这样,2012年中国楼市将迎来一个春情荡漾的局面,热闹非凡。

  像潘总这样傲立潮头的开发商们将会导演楼市的杭州三角戏,潘总们并兼任男一号,买房者就是苦大仇深的原配夫人,小三由无处不在精力充沛的炒房者出演。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银行、专家、安哥等分别友情客串各种家长、岳母、长舌妇和路人甲的角色。

  2012年春天某个淫雨霏霏的下午,微博消息:老实巴脚的买房者王老六留下三万言遗书自杀了。在这篇将会流传千古的遗书中,六哥声泪俱下,历数自己买房后的艰辛生活,他甚至回忆了某个细节,说自从买房之后,就再也没有跟糠糟之妻周末看过电影,一家人的娱乐只能是在家里下跳棋。本来想若干年之后还完贷款,一定要携妻契子去崇明旅游。但是房价暴跌,他的房子变成了负资产。王老六最后深情地对这个世界说:再见了,中国的楼市!

  人们(包括安哥在内)立即对这个事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强烈深度谴责以潘石屹为首的开发商、炒房者、银行、政府等等。

  剧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潘总们、炒房者们、以及部分失控的银行家们不堪人民群众强大的舆论压力,也写下了长短不一,但各自煽情的遗书,也自杀了。

  房价暴跌的连锁效应如此之大,但凡跟中国楼市沾边的,都已经产生了自杀倾向。这一出中国楼市的杭州三角戏将如何收场?

  曾经在2011年下半年自编自演过“愤怒的一期业主”怒砸售楼处的黑色幽默剧的开发商们会想,政府会像往年一样顿生恻隐之心,放开楼市各禁令,于是楼市又山呼海啸着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自杀”了的王老六、潘石屹和炒房者们一夜之间全复活了。

  安哥冷静地认为,这出戏的结局还有很多很多的变数。所以,在此给杭州三角戏和中国楼市的男男女女主角们送上一句箴言:当激情开始的时候,你们都是手忙脚乱花言巧语温情脉脉地脱掉了对方的衣服,也被对方扒光了自己。但完事之后,你只能默默地自己穿上衣服。

  最后,不管怎么样,安哥祝各位新春快乐……

  春运

  专栏撰稿  黄春申

  有些事情听起来很夸张,不幸却是事实。

  一农产品科技企业,要拍一部企业宣传片。而制片组为一个“秋收”的场景伤透了脑筋,现在正值冬日,在4个月交片期限内赶上“秋收”基本没有任何可能。正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制片人想到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方案——到南半球拍摄。于是大家开始联系去澳大利亚的机票,并开始筹备预算方案,夸张的事情出现了,制片组发现,由于住宿、交通、器材租借等费用在南半球某国都低于我国,所以到南半球去拍个片,费用要比在国内拍低很多。

  另一个类似的故事发生在深圳,一昆明小伙要买机票回家过年,缺连2300元的全价票都买不上,情急之下,他买了一张到曼谷的机票,并从那里转机回昆明。整个旅程合算下来,竟然只有2200的机票开销,比直飞昆明还便宜了100块。

  这两个故事一个是企业消费,一个是个人消费。无外乎都体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是如何起了“飞智”曲线救国,仔细想来,都未免有点可歌可泣。

  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成为了消费如此之高的地方?我想故事的开头应该是一年一度的春运。春运一直是这片土地上经久不衰的话题,而且每年必要出现一次,一年比一年更加轰轰烈烈。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组织(铁道部)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负责解决如此多的人进行往返两次大迁徙。在计划经济下,这个负责的组织其实挺苦催的,但在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下,这门生意是如此让人艳羡。

  据说今年铁道部实行“网络购票”后,其购票网站在一夜之间排入了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热门网站的前250位。这事估计能把马云同学气得半死。如果我是他,干脆就退出地球球籍了——你们地球上竟然还有那么赖皮的部门。事实是,即使铁道部的网络购票制度再烂,大家也只能屁颠屁颠的在上面受虐。

  春运的故事还在继续着,被塞进高铁、动车、绿皮车的人头一年比一年增加着。春运如同一次集体的苦修,让我们去赎还上一代“光荣妈妈”与体制遗留问题的深重罪孽,当然还包括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拙劣融合带来的尴尬。这些东西本不应该由人类来承受的。

  有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意欲解决“春运”的问题,以笔者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方式靠铁道部,航空公司之流,基本是无法搞定的,大体方式只有两个。

  一是移民,当然,有很多有钱人,已经身体力行的开始实践这个方式,来解救很多没钱的中国人了,只是以目前的速度,要从根本上解决春运问题还需要等上几个世纪。

  另一种方式比较极端——将所有省会城市房价调平,消除城乡经济剪刀差。这个方法本来更不可能,在一个不太讲道理的国度,看来还是比较容易实施的,现在不正有人想着手那么干么?等“共产主义”到来了,一切就OK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