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力争十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0:09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十二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出炉贯彻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2月22日,2012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工作会议召开,对今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工作提出了要求。上海市副市长、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组长屠光绍在会上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更是是上海市2012年的重点工作。
201年1月30日,龙年春节刚过,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定价中心地位,到2020年,把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
根据《规划》的战略目标要求,上海要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力争到2015 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到2020年,把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据了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十二五”时期,金融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到2015 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额达到1000 万亿元左右;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
其中,债券托管余额进入全球前3 位,黄金市场现货交易量保持全球第1 位,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进入全球前5 位,保险市场原保费规模达1400 亿元左右,银行卡跨行交易额达25 万亿元左右,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批发性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的比例达50%左右,票据市场和信贷转让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规划》发布正当时,从形态、业态、状态、心态与姿态上看,上海这几个方面都保持良好。”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从形态上看,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完善,硬软件基础设施健全;业态上,上海能够体现要素市场的产品,特别是核心基础产品与标准已发挥作用。
至于其他“三态”,陆红军认为,在状态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上海从经济发展、信心与人气等方面在当前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体系中属最好的;心态上,国家政策的扶植充分调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活力,上海正充满自信站到国际金融中心新的起点;而在姿态方面,当老牌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士气低落、甚至出现保护主义倾向时,上海却以全面开放的态度来应对世界经济的转型。
面临市场机制和创新等多方挑战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上海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国家战略。”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分析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实力仍不匹配,存在一定差距,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这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紧迫性所在。
业内人士分析,受市场机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开放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陆红军认为,从目前来看,上海的机构投资者种类和数量不足,金融产品和工具不够丰富,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金融法制、税收、信用、监管、人才服务等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央行首发资本开放路径图,指出加快资本账户开放三阶段。其中,长期安排(5~10年),是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由于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之一。”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毕子男2月27日在其微博(http://weibo.com)上公开表示,“按此进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估计要5~10年后,才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
陈学彬亦认同上述观点,认为要实现2015年目标并不轻松,时间很紧迫,困难也不少,如果全球经济的大环境没有改善的话,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度也可能被延后。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加以解决。
金融中心建设分三类推进
“《规划》中提到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非常有必要。一个地区能被称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创新产品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赵欣舸表示,目前中国正是缺乏很多基本的金融产品,上海应抓住机会,补上金融创新产品不足的“短板”,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分析人士指出,应该在完善制度上先行先试,例如,上海可将试点金融产品上市试运行的机制,一些没有得到审批回复的金融新产品,可以先上线试运行。
在今年2月20日召开的上海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屠光绍曾表示,为加快“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今年有100项左右的重点推进工作。其中,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机构集聚、金融创新、进一步营造金融发展环境、对外开放、吸引人才等都是今年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上,屠光绍在今年上海市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涵盖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已有的在沪国家级金融市场,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市场等,今年亟须做大规模并要推出新的金融产品。
另一类是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上海正在积极筹备一批新的服务于国家的市场组织,比如保险交易所、信托登记服务体系、票据交易中心等。
再次则是不一定由金融管理部门管理、但服务于全国的全国性市场组织,比如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
此外,在金融机构发展方面,上海银行A股发行已获银监会批准,目前正在证监会审核过程中,上海农商银行、东方证券也在积极筹备上市相关工作。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多家企业的股权也在整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