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融资浮盈税风传 PE或告别“野蛮成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8 23:17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16日,清科研究中心推出《2012年VC/PE助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研究报告》报告,归纳了VC/PE行业政策环境的演变过程,并从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VC/PE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该报告称,随着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中活跃机构数量逐年锐增,项目竞争正日渐激烈。

   与此同时,近日,证监会监管之剑直刺“PE腐败”这一股市毒瘤,开始对PE机构重磅核查:监管层对IPO前一年内入股的PE机构,要求在终级追溯的核查背景下,再进行“完全式”信息披露,包括PE基金基本情况、财务状况、投资项目列表等,也包括追溯核查的GP、LP(有限合伙)中法人、自然人的背景简历、财务状况等。

   此外,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本月一则关于“征收PE融资浮盈税”的传闻,也在业界引发不小震动。种种迹象来看,“高增长、高回报”的PE行业,或告别“野蛮成长”时代。

  中小PE融资举步维艰

   “现阶段,活跃于中国市场中的私募股权基金呈现出同质化特点,各基金在投资地域、行业、阶段等方面存在交叉,所面临的项目竞争压力随之加剧。”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林婉婷对导报记者表示。

   不仅如此,PE面临的压力还来自融资低迷。经过持续数月的融资下滑,1月份PE融资活动已经降到冰点。据统计,今年1月仅有5只基金完成募资。2月,中国PE融资市场持续年初以来的低迷,新募集基金数量虽有所上升,但募资规模却呈下降态势。从去年全年看,当年基金募资规模28.7%的增长幅度,远低于2010年超100%的增速,“全民PE”的狂热似乎在退烧。

     国家发改委的一纸新规,对中小PE的融资打击也颇大。去年12月8日,发改委出台了首个全国性股权投资企业管理规定,除了将强制备案推广至全国范围,还指出“单个投资者对股权投资企业的最低出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对于中小PE机构,1000万元的门槛让原本就不丰富的LP(有限合伙人)队伍变得更加稀疏。“许多中小PE机构再融资更是举步维艰,有的名存实亡,成为大浪淘沙中的牺牲品。”北京某投资公司项目经理郝国庆对导报记者坦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策略失误或没有历史业绩的机构已难以融到资金。”

  “PE腐败”愈演愈烈

    2月初,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上,软银赛富总裁阎焱言辞激烈地批评说,“目前国内90%的PE靠套利,最典型的是用高干子弟拉项目,靠特权获得项目和资源。”这是近两年来,首次有PE大佬直言业内生态,也掀起大众对PE腐败的讨论热潮。

   “这在圈内并非秘密。把LP的子女或者一些有政府背景的人拉来公司,负责资金募集或者项目承揽,已经成为业界常态化运营的方式。”山东一家创投机构内部人士对导报记者说。

   来自清科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国内PE退出案例超过九成是通过IPO上市。“要完成这个关键的‘惊险一跃’,证监会发审委是绕不过的关口。拥有放行权力的发审委,显然存有巨大寻租空间。至少在PE圈里,‘搞定’发审委成为笼络企业、突击入股的重要一招。”上述创投业人士说。

  事实上,国内PE腐败由来已久,从主板市场到创业板不断隐秘上演。平安银行副行长王燕辉曾表示,涉案“PE腐败”的投资机构往往是“伪PE”。但无论如何,PE腐败的泛滥直接危害着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国信证券PE腐败案撕开其神秘面纱之后,业内又相继曝出易联众、立思辰涉嫌PE腐败的消息,PE腐败已然愈演愈烈。如今,证监会开始重磅核查PE机构,其对PE腐败的打击效果还有待观察。

  “浮盈税”刺激PE神经

   在郝国庆看来,未来PE不仅面临内部恶斗,日益趋紧的外部环境亦将使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并将倒逼PE行业提前进入深度调整。

   汉理资本CEO钱学锋不久前发微博(http://weibo.com)称,“和北京来的人聊天,发现北京税务部门开始追缴PE投资企业因PE溢价投资而使公司创始人在账面上(注册资本)出现浮盈部分的所得税。”

    随后有媒体称,北京、山东、深圳都确有此类实例发生。由此,关于征收“PE融资浮盈税”的传闻,一时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据介绍,所谓PE融资浮盈,是指企业引入PE投资时,原始股东产生的账面浮盈。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引入PE融资时,原股东股份不动,而是将注册资本根据PE出资和取得的股份额度调整,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通常情况下,变动后原始股东所持股份对应的资本会有增长。“PE融资浮盈税”,便是针对原始股东因为融资行为所增长的账面资本。比如一家公司老股东股份账面值8亿元,假设初始投资成本2000万元,账面浮盈为7.8亿元,按20%计税,税金将高达1.56亿元。显然,这一税种如果被推广实施,将成为PE“难以承受之重”。

    此外,市场和学界普遍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充满期待。如果取消审批制,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以信息披露为重点的“程序性审核”。改革后,上市企业的数量将爆发式增长,二级市场估值率势必降低,与市值直接利益挂钩的PE、投行等,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